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管理风险管理论文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管理风险管理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管理风险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

1资料与方法

1.1管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包括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压力,多与患者沟通,对于病房内保持清洁,告知患者经常锻炼及营养的补给等。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有:

①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强调安全,提升风险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影响安全的因素逐渐增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提高法律及安全意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减少护患纠纷,通过提升风险意识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②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住院患者普遍有烦躁、恐惧及焦虑的心理,导致患者的脾气暴躁,对护理人员产生仇视,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加大了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应对与患者沟通,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有关知识,尊重患者的权利。

③完善制度。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在医嘱的处理、配药、注射的过程中,应设置醒目的标志和警示牌,实施2人同时查对制度,在执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认真制定三查七对,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④维护病区的环境安全。对于神智不清的患者在床上加护床档,防止坠床,远离危险物品,以免发生意外伤害,在地面湿滑处放置警示牌,防止摔倒。

⑤补给营养。对于一些长期卧床的患者,因为局部长期受到挤压,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和神经营养紊乱,使得局部组织营养不良且长期缺血,从而出现软组织坏死,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为患者按摩,间隔为2h,若病情严重者可适当缩短按摩时间,并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必要时可给予静脉营养治疗。

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如何观察自身病情变化,注意合理饮食,在功能锻炼时期应注意安全,必须有家属陪护的情况下进行,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丰富知识,正确的指导患者。

1.2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

2结果

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让两组的患者填写该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该表包括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三项,满意度=(基本满意+满意)/总例数×1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8.89%,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实施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希望每个护理人员都具有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重视在工作中出现的容易忽视的和潜在的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对患者的伤害。护理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不同,护理人员应该具备准确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能力,及时的发现问题并报告给医生,及时处理,注意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及真实性[7],均可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另外,为了便于研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各类风险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的护理风险,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室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减少噪音,使患者保持舒畅的心情,可加速病情的好转。另外,加强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及素质教育,实施全面的护理管理,对护理缺陷进行认真地分析,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主动服务患者,让患者有家一般的感觉,提高护理质量,加速患者康复,该研究结果与文献[10]结果一致,说明其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突出,满意度高。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可知: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8.89%,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护理人员的职责就是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水平,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风险,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安静 单位:河南开封市结核病防治所内二病区

第二篇

1资料与方法

1.1管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①对普外科护士进行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加强护士护理操作技术;

②提高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与责任感;

③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安置床档、约束带等,注意约束带松紧程度,避免患者发生坠床危险;

④定期对护士进行操作培训并考核,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并在绩效考核中与奖金、评分相关联,在加强风险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护士对各种风险的重视程度。

1.2疗效评定标准

非常满意:评分≥85分;满意:评分在60~85分之间;不满意:评分<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比较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对两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患者对观察组护士护理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96.85±0.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07±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管理风险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护理质量上有促进作用,可有效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2]。本研究显示,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于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风险管理首先对护士进行风险管理的指导教育,提高护士对各种风险因素的重视,在护理过程中精心护理,避免各种风险因素的发生[3]。提高风险管理中的评估过程,有效评定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经过针对性管理措施,有效消除了危险因素,从而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综上所述,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李春林 曾玲 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掇刀人民医院

第三篇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指标

记录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在患者出院时采用天津市人民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量表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66%(21/274),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3%(9/318),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3,P=0.037。

2.2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风险

管理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610,P=0.000。

3讨论

护理管理风险作为临床不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4],轻则影响患者治疗,重则导致患者死亡[5],因此,积极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病情重、潜在危险因素较多,降低护理风险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6]。而护理风险管理是针对护理风险的一种主动管理,属于预见性护理范畴[7],即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同时,护理风险管理注重提高护理技能,重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的培养。此外,护理风险管理还包含了健康教育及沟通交流,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需求和看法[8],从而有效降低护理缺陷、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天津市人民医院自2012年8月起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取得较好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3%,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的7.66%;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优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表明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护理满意度。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对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来,笔者的体会如下:

(1)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中积极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与常规护理工作模式相比,不仅实现了护理内容的整合,且增强了护理的预见性。风险是不可预测的,但又是可控的。护理风险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可能的护理事故或诱因进行分析,人为的提前设想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2)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必须基于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的提升。目前护理作为风险高、专业性强的行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从天津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以往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来看,多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够有关。鉴于此,在护理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将“人”作为最基本的要素,以提升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为核心,努力打造一支“敬业精神强、业务素质精”的专业队伍,为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提供扎实的人力基础。

(3)护理管理风险管理应注重发挥患者及家属的作用。护理人员是病情变化的发现者、报告者,若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就可能出现责任问题,严重者可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护理人员是各种医疗措施的落实者,且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直接接触的机会最多,其语言行为、沟通技巧随时可能影响患者的病情,因此,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能力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将护理风险管理用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莹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