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军民融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军民融合企业的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如何做好全面风险管理,则成为当前军民融合企业发展中必须面临与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对军民融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做出了简要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军民融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军民融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必要性;管理实践
军工企业向军民融合企业的转变,不仅要求军工企业推动军工专用技术向民用产业领域进行拓展,而且要求军工企业能够对以往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做出改革,通过深化军民融合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军民融合企业需要运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与科学化的企业管理方法开展管理工作,通过做好全面风险管理,为军民融合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此背景下,对军民融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做出清晰认知,对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探索与实践,对于军民融合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军民融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对于逐渐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响应这一号召,许多军工企业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推出了多种军民融合项目,这既能够推动民用行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又可以为军工企业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多方共赢。但在军工企业走向军民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忽略对风险因素的分析以及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则可能导致军民融合企业面临不必要的风险与损失。因此,军民融合企业有必要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做好风险管理规划,通过开展全面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构建风险控制体系,确保企业能够稳定、健康、持续地发展。
2军民融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践
2.1对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做出评价
在军民融合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自身所具有的风险管理能力做出评价是重要的基础。传统的军工企业在走向军民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着从计划指令到与市场接轨,要从产业和经济协同的战略层面来思考军民融合发展的问题。军民融合企业要站在这一高度构建起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实现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已有风险的评估、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以及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等工作。从企业风险管理能力评价与企业风险管理机构的构建意义来看,这项工作以及这一部门能够在帮助企业对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做出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制定长远的风险管理规划、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与风险管理文化,从而在优化风险改进策略的基础上将风险始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忽略风险管理能力评价工作的开展以及风险管理机构的构建,则军民融合企业所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将会流于表面与形式,可能导致军民融合企业难以识别到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风险或者是对风险危害做出错误的评估,不利于推动并保障军民融合企业健康发展,形成军民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2.2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
在军民融合企业构筑全面风险管理防线的过程中,第一道防线为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涉及的业务单位与部门,第二道防线为风险管理结构所设置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第三道防线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从三道防线的关系来看,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涉及的业务单位与部门需要负责对自身所面临的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进行自我检查,并向风险管理结构所设置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定期汇报;风险管理结构所设置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则需要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涉及的业务单位与部门开展风险检查,并对这些部门与单位的自我检查和自主监督成效做出评价;风险管理结构所设置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需要对自身所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进展向审计委员会汇报,而审计委员会则需要监督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风险管理工作并做出评价。对于军民融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而言,第一道防线是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第二道方向则在企业风险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第三道防线则发挥着确保企业管理工作得以科学运行与有效实施的作用。
2.3对企业风险做出评估
在军民融合企业了解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并对自身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做出完善的基础上,则需要对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风险做出评估。具体而言,风险评估工作包含基础工作、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三个方面。从基础工作来看,军民融合企业需要明确风险评估的对象、设置企业风险偏好。风险评估对象即风险评估范围的确定,它既可以是某个生产部门或者管理部门,又可以是整个业务链、管理链或生产链。如企业可以将整个企业作为评估对象,也可以将市场部门、采购部门等作为评估对象。另外,风险评估对象也可以是某项单独的业务,如客户管理业务、原料采购业务等;风险偏好的设置指的是军民融合企业在实现自身生产目标、经营目标过程中所愿意承受的风险量。风险与收益既是共同存在的,又具有着相互平衡的关系。在军民融合企业设置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不同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具有着不同的风险。因此,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的设定中,军民融合企业需要通过开展风险管理,确保企业风险偏好与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性。如果企业风险偏好与企业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不符时,则需要对发展战略做出修正,从而避免企业面临自身所不愿意或者难以承担的风险。从企业风险识别来看,风险识别是军民融合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过程中最为关键和最为困难的环节。之所以关键,是因为风险管理识别是军民融合企业提升自身全面风险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军民融合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具有着多元性且隐蔽性的特征,无论是外部环境因素还是内部管理因素,都可能为军民融合企业发展带来严重打击。也正因为如此,风险识别工作对风险识别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军民融合企业发展目标、业务流程做出明确的了解,掌握风险管理理论知识与工具,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对宏观经济以及企业发展具备前瞻性的认知等。与此同时,风险识别工作者需要构建起风险模型,模型一级指标必须包含环境风险、流程风险以及决策信息三大类。在此基础上,风险识别工作者可以使用现场调查法、列表调查法、财务报表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座谈讨论法、流程图法等方法,对军民融合企业是否面临风险以及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做出确定与识别。从企业风险分析来看,风险分析工作建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即对识别到的风险是否会发生以及影响程度做出判断,继而为风险管理策略的确定提供依据。从风险分析的内容方面来看,风险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力资源风险。如人才流失为企业发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等;其次是财产风险。财产风险不仅包括资金风险,还包括专利权风险、版权风险、商标风险等;再次为法律责任风险。如企业被起诉的情况下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并由赔偿金、辩护费用等产生资金损失。最后为市场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经营风险等。在明确风险内容的基础上,军民融合企业需要对风险做出衡量,即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得出风险发生概率以及所引发的结果。风险大小的确定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和概率论来完成,这些方法包括经济资本、在险价值、贝塔指标分析以及传统概率技术等。最后,军民融合企业可以使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做出评价,在此过程中,军民融合企业需要明确分析内容、构建递阶层次结构以及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过为各个指标赋予权重,明确各个风险的关键性排序。
2.4风险管理策略的确定
在军民融合企业全面管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接受策略、风险规避策略、风险转移策略、风险减轻策略、风险转换策略和风险对冲策略,这些策略在不同的风险管理工作中能够发挥出不同的作用。风险接受策略的适用情况分为两类,即军民融合企业没有识别到风险而不得不承担风险以及风险得以识别并在军民融合企业承受范围之内的情况下主动接受风险;风险规避策略则是通过停止商业活动来避免承受风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如当客户信用出现问题时,军民融合企业可以选择停止与该客户开展商业合作来规避之后的风险;风险转移策略指的是军民融合企业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如通过保险合同将风险转为保险公司承担;风险减轻策略是通过管理与控制风险中的某些元素,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或者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风险减轻策略的适用对象一般为可控风险;风险转换策略则是将一项风险转换为另外的风险,如当军民融合企业面临融资危机时,可以通过放宽合作对象和客户信用标准,实现销售范围与销售额度的扩大;风险对冲策略指的是军民融合企业通过承担多个风险,实现风险之间的相互对冲,从而促使风险影响相互抵消。从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来看,军民融合企业需要根据具体风险所具有的性质以及关键性程度、影响后果等,选择与之相对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首先,军民融合企业需要对风险管理策略实施之后的效果做出考虑,确保风险管理策略所获得的结果与企业所具有的风险承受能力具有一致性,推动企业风险状况能够取得预期效果;其次,军民融合企业在对风险管理策略做出选择时,需要以对风险做出深入分析为基础,并对当前所具有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备选的风险管理策略做出比较,从而决定是否对风险管理策略做出变更;再次,军民融合企业在对风险管理策略做出选择之前,需要明确风险管理的优选顺序,并确保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安排、组织结构设置等能够满足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要求。
3结论
综上所述,军民融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对于军民融合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军民融合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做出评价,而且需要完善企业中的风险管理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并针对风险类型合理选择风险管理策略,从而将风险控制在自身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任勇.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管理机制的构建[J].现代国企研究,2017(4):9.
[2]李晓松,舒绍干,吕彬.军民融合式装备科研生产风险管理研究[J].系统仿真技术,2012(3):175-180.
[3]周显杰,邓晓超.浅谈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风险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1(8):42-44.
[4]曹廷泽,尚喆.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风险防控机制研究[J].军事经济研究,2011(1):5-7.
作者:郝晓健 单位: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