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岗位需求驱动品牌服装设计课程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岗位需求驱动品牌服装设计课程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岗位需求驱动品牌服装设计课程创新

摘要:品牌服装市场快速增长,发展前景广阔,有效促进了品牌服装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迫切需要优秀的品牌服装人才。基于岗位需求驱动品牌服装设计课程创新主要基于教学目标,将课程设计分解成不同工作岗位的教学任务,重点进行岗位需求能力的培养,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和客观综合评价。使学生在“岗位情境”中沉浸式学习,更好地将职业岗位的工作方法、工作准则、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融入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从而实现专业理论学习和工作岗位实践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既有扎实理论知识素养又有基本岗位实践经验的品牌服装策划与设计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关键词:服装设计;岗位需求;课程创新

我国品牌服装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12.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4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5%。品牌服装市场快速增长,发展前景广阔,有效促进了品牌服装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竞争激烈,迫切需要优秀的品牌服装人才。品牌服装设计与策划课程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服装设计系列课程基础上,学习并掌握企业品牌服装设计的策划、运作等知识和能力,引导、培养学生建立热爱服装设计学科的感情和对创新品牌设计事业的责任心[1]。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品牌服装公司的用人要求。为了响应国家协同育人机制,服装专业启动与品牌岗位需求驱动接轨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改革刻不容缓。希望通过课程创新,使学生具备成熟的品牌服装策划与运作能力,更快地适应品牌服装公司岗位需求,缩短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适应期。文章以泰山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品牌服装设计与策划课程为例,通过基于岗位需求驱动的品牌服装设计课程创新,使学生品牌服装设计与策划的专业能力与品牌服装公司的岗位需求达到无缝接轨。

1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拘泥于传统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中心,重视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受制于传统教学手段,不利于培养适应品牌服装设计岗位需求的现代复合型人才。目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专业基础系列课程、服装设计系列课程、结构设计系列课程、服装工艺系列课程和营销管理系列课程五大部分构成[2]。品牌服装策划与设计属于课程体系中交叉型课程,涵盖了之前所学习的服装设计、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市场营销、服饰陈列设计和时装设计风格六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如图1所示。传统教学方法基于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教材分目录、按章节进行讲解。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大而全,教学手段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方式,基本上是宽泛性的讲解和较粗放的练习,重理论而轻实践。即使结合课程内容融入部分课题训练,对实践任务的开展相较品牌服装公司岗位工作要求而言,既不够全面也缺乏深度。

1.2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

品牌服装策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传统设置方式为以教材为核心,任课教师为主导展开教学。虽然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品牌服装设计与运作展开,但是大多仅仅停留在课程或某一章节相关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习得的品牌服装设计运作知识较为琐碎化、片段化,缺乏品牌服装策划与设计工作宏观性、系统性的知识架构。成熟的品牌服装公司组织架构完整,运作流程规范,岗位职责明晰,品牌服装运作流程与岗位的关系如图2所示,各工作岗位环环相扣,保证品牌服装策划和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系统化地针对品牌设计组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手段方式上不进行探索和创新,将无法培养出符合品牌服装市场需求的人才,不能做到与品牌服装设计运作岗位有效接轨。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品牌设计应用中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岗位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使认真、完整地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也不能立刻适应岗位职责,承担起岗位工作,难以达到学习、能力、就业的无缝对接。1.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在课程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下,首先由任课教师依据课程学习内容提出作业要求,然后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完成设计练习提交设计作业,最后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评价标准进行设计作业评价。这样传统的评价方式虽然可以对考核内容进行相应的评价,但是存在一些不足:(1)仅仅依靠一两次课程设计作品评定成绩,方法简单但不全面,不能完整客观地考查学生在品牌服装设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2)虽然制定了课程评分标准,但鉴于品牌服装策划与设计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评价标准较粗放、不具体,从而导致评价结果模糊,存在偏差[3]。

2基于岗位需求驱动的课程创新

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市场观察力,掌握整理信息,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根据品牌风格准确定位,选择流行元素,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掌握主题概念板的制作方法,确定产品类别、方向,制订新季产品开发计划的能力;制定产品架构表,通过系列产品设计掌握设计表达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品牌服装设计与策划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4]。

2.1组建基于品牌服装公司组织架构和岗位细分的团队

为了培养适用于品牌服装公司岗位需求的人才,可以模拟品牌服装公司职场的工作环境组建团队,根据课程总任务量每组6位成员成立品牌策划组。参考团队成员意愿,根据品牌服装公司基本组织架构,依据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模拟进行岗位分工,如图3所示。每组确定1位组长担任总经理职务,其他5位学生分别负责人事部、设计部、生产部、财务部和市场部具体工作的规划与实施。在岗位情景模拟中,各成员既作为部门负责人承担部门工作规划和工作任务分配,又作为部门员工承担工作的具体实施。通过不同身份角色的转化,学生对岗位需求、能力要求有了更形象直观的了解和感受。

2.2重点进行岗位需求能力的培养

以岗位需求驱动为目标、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法,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共同发挥,全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提高。岗位需求驱动主要是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改过去刻板程式化的单纯理论讲授,将课程设计分解成不同工作岗位的教学任务:市场调研—品牌策划—产品策划—产品生产—营销推广等岗位环节任务的完成。梳理、分析品牌服装公司业内通用的岗位设置方式和岗位责任要求,针对品牌服装公司工作流程进行分解,分析不同岗位对专业能力的需求标准,如表1所示。根据课程内容和岗位任务,进行了品牌定位、品牌调研、品牌故事、新季产品企划、新季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营销6个课题训练和实践项目,创新岗位需求驱动课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实施过程注重市场调研和品牌实践相结合。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时间和空间都不再是难题,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如微信、QQ、钉钉、腾讯会议等,聘请业内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建树的服装企业设计总监、设计师进行设计感悟分享、职业生涯规划和课题训练指导;到知名品牌服装企业参观、学习和交流,实地感受职业氛围、就业环境和岗位工作内容。

2.3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岗位需求驱动的考核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品牌服饰设计的实际技能和知识,能否形成进入品牌服装人才市场的能力。因此,既要把好学生完成每个岗位任务的质量关,也要把控学生参与品牌服装设计模拟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学习反馈、设计作品质量等,形成“过程+结果”的考核方式。评价体系主要由对岗位任务的理解、市场方向确定、实施路径及结果调整等要素构成,最终课程成绩由过程40%、任课教师评价20%、企业顾问评价20%、学生互评20%综合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包括品牌市场调研报告与汇报40%、品牌策划案与汇报60%。创新评价体系综合教师、学生、社会、行业、企业等多方评价,形成多元化评价系统。这样的综合、一体的评价方式改变了传统评价体系的“一考定终身”,任课教师“一言堂”的情况,使整个评价过程更细致、全面、具体,课程评价元素构成更多元化,对学校教学效果的反馈更直观。

3结束语

一方面,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新。在保留传统教学精髓部分,由任课教师教授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在岗位需求教学部分,通过实地调研品牌服装设计相关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将其改造为可用于实际教学的项目。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具体岗位与职业标准模拟工作情境。按品牌服装运作流程设置教学过程与内容,使学生在“岗位情境”中沉浸式学习,以便更好地将职业岗位的工作方法、工作准则、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融入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从而实现专业理论学习和工作岗位实践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既有扎实理论知识素养又有基本岗位实践经验的品牌服装策划与设计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魏福红.基于服装流行要素识别的品牌设计企划[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8):116-117.

[2]戴淑娇,曾真.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设计和实践:以《品牌服装商品企划》课程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48(Z1):48-49.

[3]匡迁.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品牌服装设计》项目化教学改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11):109-112.

[4]罗琳.服装设计系列课程现状调查及教学改革探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8,33(1):40-43.

作者:孙珊珊 单位:泰山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