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丝綢之路手工棉的传播和使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和纺织设备科技革新,手工棉纺织业因为效率低、手工成本高已经逐渐淡出了现代纺织市场,曾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辉煌的手工亚洲棉生产逐渐落下了帷幕。在亚洲棉的发源地,南亚大陆印度河流域只有少数纺织工人还坚持棉手工织作的工艺,产量低,消费市场低迷。而中国只有偏远地区还能见到手工纺织工具和制作工艺,手工织造基本上只能保存在各级各类博物馆,成为一种历史。而手工纺织工艺又没有进人非遗传承项目,如何发展一直困扰纺织面料和设计行业,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视野对手工亚洲棉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并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一、亚洲棉的传播是丝绸之路上一部互惠互利的民族史歌
印度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这里适宜的气候土壤和阳光成为了亚洲棉最早的种植和纺织地。公元前一千多年古印度的〈傑俱吠蛇)〉中,就有关于棉的文献记载,考古也发现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棉籽,在印度河流域摩亨佐达罗遗址甚至还出土了公元前紫色的棉纺织品残片,这都说明古印度是亚洲棉的发源地,印度人很早就掌握了棉纺织技术。在世界六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最早使用丝和麻纤维,美索不达米亚以羊毛为主、埃及主要是亚麻纤维,印度则主要是棉花,棉纺织业是印度中世纪最著名的手工产业,古印度棉花及棉织品通过战争和贸易声名远扬。中国古代所用的木本植物“木棉”,不同于从印度传来的亚洲棉,不是真正的棉花。比较中国原产的麻和丝,棉花所纺织的棉布虽不如麻布耐磨,但更舒适,且比丝绸价格低廉、耐磨损、产量高。棉布的舒适、保暖、轻便、耐磨、廉价成为了老百姓首选的衣被袜履的原料,需求量非常之大。公元/、世纪左右印度棉花的种植开始从新疆传入中国,两宋时期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明代丘濱伏学衍义补》记载了宋元时期因为关陕等地区邻近西域,亚洲棉从这些地区开始传人中国,关陕闽广等地区首先种植并获得了好的收获。元朝蒲道源斋闲居丛稿)卷十栖乡宣差立帖木儿遗爱揭》记载:西乡人原不知棉花的好处,维吾尔族的燕立帖木儿从兴元找来棉花籽给当地农户,并亲自教授种植的方法。1273年,即元代至圣十年司农司编撰的〈浓桑辑要》卷二《论苎麻、木棉》中记载棉花本是西域所产,在陕西地区多年种植,长得繁茂丰产,和本土没有差别,当地老百姓从中得到很好的收益。明代丘濬伏学衍义补》记载到了明代棉花的种植已经遍布天下,无论南北土地皆适宜种植,百姓无论穷富都离不开使用棉布。明万历年间棉花的种植在大江南北都繁荣起来,公元十六世纪棉花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种椬,从遗留下来的民间纺织工艺中仍可探寻到这种文化交流的痕记,这简直就是一部中国与西域各民族友好往来互惠互利的民族史。
二、中国手工棉外销是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部分
中国纺织业至少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手工纺织历史,商朝已经有了较完备的普通织布(麻布)技术,发明了提花织布技术,战国时期已经能够织造工艺极为复杂和美观的纹锦。以麻类为原料发展起来的织布工艺,成为了从古印度传人的亚洲棉布纺织的技术基础,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很快得到了推广。明代黄道婆在松江进行技术变革,棉纺织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棉纺织业得到较大的发展。清朝中后期出现了社会分工,棉花的生产和棉花纺织逐步分开,从家庭为中心的副业转型至以商品为中心的副业,由原来的纺车提升为作坊生产的多锭式。清代后期的中国棉纺织业已经相对成熟,中国的棉纺织品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宋元时期棉纺织业就成为了中国工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棉纺织手工业发展迅猛,为出口奠定了基础。《岛夷志略》中记载中国当时输送到海外的棉织品达三十多种,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曾提到当时中国输送到印度的商品以丝绸和棉布为主要的大宗,可见元朝时期棉纺织品的贸易中国已经成为了外销大国,并输送到了亚洲棉的原产地-印度。明中期以来外销商路主要是通过丹江水运经商洛直达西安,还有陕西北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地区建立的商路,草原运输称之为“马路”,中国手工棉的外销已经成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历代政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棉纺织管理文化
在农耕文明时期,因为棉产品关系到社会民生中最重要的温饱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元朝初年政府颁布了饿喿辑要》,1289年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专门设置了“木棉提举司”,负责棉花种植和管理事宜。明朝政府多次下令倡导种植棉花,明朝初年明太祖就下令凡是老百姓拥有五亩到十亩田地的,需要种植桑树麻苗、棉花各半亩,拥有十亩土地以上的需要种植桑树麻苗、棉花一倍以上。老百姓种植桑麻苗需要征收税,税率为每亩麻征收八两麻,每亩棉花征收四两棉花,桑树种植四年后开始征收税课。政府还定下如果没有种桑树,需要交绡一匹,如果没有种植棉花和麻,需要缴纳麻布和棉布各一匹的惩罚政策。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政府又下令“命天下种桑枣又令益种棉花,率其税,税终具数以闻。”为鼓励民间种棉,政府折收棉花与粮食之间的比价,“棉花一斤,相当于大米二斗”。清朝统治者虽然是女真族人,一个游牧民族,但入关后迅速接受汉族文化,政府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和劝农耕织,实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的基本国策,恢复了棉布贸易,这些都构成了中国棉纺织业管理文化的一部分。
四、以文化创意促进手工棉产业再兴起
1、文化创意产品研发。随着机械化大生产,现代纺织厂兴起,手工纺织行业日渐萎缩,但亚洲棉传播和贸易以及所形成的文化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不仅印证了“一带一路”不同文明之间的互惠互利的民族史,也昭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棉纺织业管理文化,这些抹不去的记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手工亚洲棉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就是把文化通过创新创意设计成为适应现代生活的产品。通过丝绸之路手工棉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我们可以把古老的丝绸之路手工棉丰富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设计成为新的手工亚洲棉文化创意产品,增加其附加值,开拓高端服装和软装定制等新的市场,进人新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地方产业以及文化产业,以多样的产品丰富人们的生活。2、非遗传承。手工亚洲棉有着不同于机械化生产的手工温度和质朴无华的纹样质感,从古印度到中国再到南亚各国,其制作工艺丰富多样,织机等设备及其制作工艺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工艺发展史的见证。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各地手工织布的技艺正逐渐消亡,需要及时记录和保存。所以与亚洲棉手工制作相关的制作工艺都应该及时作为非物质文化予以保护,进行全面记录和保存,这是在亚洲手工棉织作还没有完全消失前我们应该积极去争取的。总之,中国和古印度都有着非常悠久的染织历史,都是丝绸之路重要国家。公元前138年中国汉朝宫廷侍从官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中亚,发现了“中亚各国无漆、丝”。丝绸之路一开始是从中国输出丝绸从印度进口棉布,自公元八世纪左右印度棉花传人中国以来,对中国棉纺织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中国商品经济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棉花的种植和棉纺织品的生产贸易,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宋元时期中国棉产品又通过丝绸之路外销到印度,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贸易交流发挥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激发和运用手工亚洲棉的文化价值,手工亚洲棉的文创产业必将再度兴起。
作者:田燕 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