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纺织体系对可持续发展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纺织体系对可持续发展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纺织体系对可持续发展影响分析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生态纺织品获得了极大发展,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通过分析生态纺织品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继而对生态纺织的发展与设计、生态纺织体系的推广等展开论述,为生态纺织体系建设与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生态纺织品;可持续;追溯系统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生态环保成为当今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基本需求,并成为现代纺织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更加注重纺织产品的健康、安全、舒适等生态环保属性,这就要求产品设计、工程材料人员进一步贯彻绿色生态理念,研发出更环保、更绿色的生态纺织品,为建设生态纺织体系贡献出一份力量。

2生态纺织品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纺织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生态纺织品获得了极大发展,但是也要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首先,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近几年大部分纺织企业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但个别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上仍然有所欠缺;而且生态纺织品产品开发力度不够,一些符合环保要求的纺织材料,如大豆蛋白纤维、玉米纤维、竹纤维等在市场推广中还需扩大普及面。其次,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不够完善。我国的纺织品生态标准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的相比,在检测项目方面有很大差别,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是我国生态纺织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应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再次,环保技术应用投入不足。由于环保设备、技术投入大,成本高,因此所生产的产品相应的价格要远高于普通产品,而我国环保消费意识尚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因此制约了生态产品的普及。部分纺织企业从原料采集、产品开发、生产、后整理到污物处理等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到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个别企业在逃避环保部门检查后依然肆意排放污物,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

3生态纺织品的发展与设计

3.1生态纺织体系

3.1.1概念“生态纺织品”的概念源于1992年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颁布的“Oeko-TexStandard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建立生态纺织体系是希望把各类产品中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佼佼者选出,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逐渐推动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使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3.1.2生态纺织品的研发对纺织原材料的选择是决定生态纺织品生产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设计生产理念中很少会考虑到整个纺织生产链的统筹,这就需要产品在研发之初,就要把生态环保的理念贯穿到原材料、设计、生产、销售和使用当中,避免一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危害。特别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尚产品时,要兼顾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因为设计师是连接生产工厂与市场销售的重要环节,直接掌握着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市场反馈情况,对产品品质的改进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建设生态纺织品体系的过程中设计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2生态纺织体系的建立

3.2.1生态种植体系棉花种植过程中,农药会对环境造成影响,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药的管理,规范销售渠道,避免假冒伪劣商品扰乱市场,要在相关法规标准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驱虫,避免过度使用农药违反生态标准;结合现有棉花种植技术和技术标准,遵循棉花生长的自然规律进行合理施肥;增加种植技术的科技投入,主要是针对棉花生长期间病虫害的影响,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培育出能够抵抗虫害的棉种,提升棉种的科技含量,逐步实现棉花种植的现代化改良;合理调配水资源的利用,改变原有浇灌方式,增加科技设备的投入,最大化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2.2生态纺织品生产体系首先,改进污水处理机制,纺织品在整加工、设备的清洁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水,致使整废水的排放量很大,而且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物质;其次是预防大气污,在料的配置过程中,一些料制剂会出现挥发性污,整工艺过程中会挥发出一定的气体污物质;最后是对产品污的控制,纺织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采用绿色环保活性料,避免纺织品上的污物残留,消除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增加在环保技术、设备上的投入,也为生态纺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产基础。

3.2.3生态纺织品设计体系设计师研发生态纺织品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相关行业众多的知识,研究范围广,从原料的选取到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利用,以及产品使用后的处理等,都需要详细规划和设计,所以设计师已经不是单纯的为设计而设计,而是需要成为具备综合知识素养的全方位设计人才。除了纺织品生产流程,产品的包装同样需要设计师考虑使用生态、环保的包装原材料,避免使用有害材料;设计师要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如包装的便携性、循环利用性等,在包装显著位置标注怎样合理地使用、处理包装品,有效、合理的利用废弃包装产品;设计师要在设计生产过程中不断吸收、学习新的知识,设计创作更好的生态纺织品设计方案。

3.3生态纺织追溯系统

通过数据的采集、检索、存档和统计,建立生态纺织追溯系统,让消费者能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产品详情,使查询产品信息更简单、方便、准确和快捷。这种追溯系统也是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可以防止假冒产品,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行质量及管理水平。

3.3.1原材料的可追溯性建立一套完备的生态纺织品原材料可追踪体系,是生态纺织产品最直接的环保认证。从棉花种植阶段,可以追踪认证到具体的棉花种类、等级及产地信息,如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先进技术进行了种植改良,是否使用环保驱虫产品代替农药的使用,运用了哪些可循环利用的灌溉技术等等。根据溯源的原材料信息,让生产企业全程掌握原材料的生态成长过程,进行相应的产品调整和生产,同时让设计师和消费者也能了解到产品源头的生态体系。

3.3.2设计研发的可追溯性生态纺织品的研发需要设计师充分地了解产品的特性,这一过程可以通过追溯系统进行了解和认知,同时设计师也可以把产品的设计灵感来源,产品设计思想和理念,相关设计配套搭配的建议等信息录入追溯系统,方便后期生产、销售流程对产品的了解。其中,设计师本人的相关介绍也可以录入追溯系统,让消费者在购买使用生态纺织品的同时,也能够了解设计师,是对生产企业和设计师本人的一种市场营销的宣传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信誉度,同时也提升了设计师的知名度。

3.3.3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生态纺织品可追溯性可以解决产品在流通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从产品生产链的前端开始记录追踪,即从原料种植基地、生产厂商、批发商、运输商、销售商,再到产品使用的消费者手中,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各个环节的了解和认知意愿;与此同时,消费者可以及时反馈所购买产品的质量问题,可以逐级向前进行追溯,最终确定产品问题所在及责任方,便于责任方及时补救生产或流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荣誉保驾护航。

3.4引领流行趋势新潮流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生态纺织品要求的提高和完善,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大环境下,人们对生态纺织品的需求迅速成长,绿色消费理念已经成为国际纺织品贸易和消费的新主张。当今生态纺织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3.4.1生态环保性当前,大众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时,已经开始倾向使用健康、舒适、具有生态环保特性的产品,其中标有“绿色标志”的生态纺织产品成为我国纺织品产品出口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体现了我国现代生态纺织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3.4.2艺术个性化随着现代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消费者的审美趣味也发生变化,对纺织品的消费理念也随之改变,在其基本功能得到满足的同时,更加注重满足内在情感需求及自身个性品位。消费者对那些具有个性化的、创新设计的,并与他们的想法有关的生态纺织品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欲,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的艺术性、情趣性及个性化。

3.4.3功能时尚性当今纺织产品的消费群体结构与诉求已发生本质改变,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生态安全与功能性。从保暖、装饰、耐用等传统功能逐步向卫生、保健、安全、舒适、环保等方面发展,环保性生态纺织品已成为全球性的消费趋势。现代纺织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生态化产品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设计空间,各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为设计师的各种设计理念表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4生态纺织体系的推广

目前,我国与欧美地区的纺织品生态体系的标准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既是我国生态纺织发展面临的机遇,同样也是挑战,生态纺织体系的建立需要具备深厚的环境基础、经济基础和法律基础。因此,应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逐步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及时修订完善我国生态纺织标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国际生态纺织体系认证的贸易市场中,具有生态纺织认证的企业,可以消除相关的“绿色贸易壁垒”,直接对接国际市场,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也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产品档次并赢得广泛的客户群体;有助于企业向消费者宣传其产品的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完善我国生态纺织的标准体系的建设,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促进我国纺织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我国纺织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主要渠道。

参考文献

[1]蔡永东.生态性与功能性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J].纺织导报,2018(08):34-37.

[2]何江星.浅谈我国生态纺织品的发展[J].广西纺织科技,2010,39(01):53-54.

[3]许幸.纺织品的绿色关税壁垒与应对方案[J].产业用纺织品,2003(05):25-29.

[4]何方容.中国纺织品生态安全问题[J].染整技术,2014,36(11):47-50.

[5]江绍栋.生态纺织品环保的要求及趋势解读[J].网印工业,2015(08):52-57.

作者:赵林 单位: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