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场总线技术在纺织机械上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场总线技术在纺织机械上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场总线技术在纺织机械上应用

【摘要】我国纺织机械的发展对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纺织机械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在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现场总线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纺织机械发展的格局,利用系统开放性优势、分散性等优势,可为纺织机械的高效低耗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现场总线技术纺织机械;应用

0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纺织机械也呈现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应用现场总线技术能够使纺织机械处于开放式的系统之内,将现场控制器、智能设备和智能仪表等进行相互连接,对于通信网络进行实时控制,建立数字化生产系统,发挥其优越性,为纺织机械的发展开辟了全新通道。

1现场总线技术概说

1.1现场总线技术

在20世纪的80年代,现场总线技术逐渐得到发展,到了21世纪,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通过自动化技术连接现场设备、仪表,完成现场、控制系统间关联,打造开放式的通信网络,实现多点通信和实时控制。网络系统由智能仪表、智能设备组成,并且设备具备通信能力和数字计算能力,能够与上层管理和监控相互联系,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系统运用公开化和标准化通信协议,使各厂家智能仪表能够连接成网络设备,按照通信协议对设备进行操作。还可利用系统控制功能,对于现场仪表设备进行控制,不但能够保持系统稳定运行,而且还能简化系统结构。应用该系统能够丰富控制内容,保证品质和成本的前提之下,使系统开放性和相互操作性能有了明显提升。系统组成结构包括FCS控制网,能够将不同控制器节点向现场下放,组合成分布式控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是线形,也可以是环形,或者是星形,且通讯介质选择空间更大,既可使用双绞线,也可使用电力线,或者使用红外线。由FCS组合而成的控制网络可与企业内网、全球网络之间相互连通,组合成三级网络体系[1]。

1.2技术分类

具体而言,现场总线就是数字化通信系统,能够对现场仪表、控制室展开过程控制,打造标准化管理系统,在计算机和通讯等技术发展过程,利用全数字类型现场总线可实现互联管理。由于该控制系统的结构较为简单,而且系统的安装费用低,维护相对便利,能够对设备厂商进行自由化选择,通过不同品牌设备的应用,打造集成化现场管理系统。该系统类型相对较多,典型的有德国Profibus系统,由西门子公司开发;还有英国的ERA系统;挪威的CAN系统,由RoberBosch公司设计;日本的CC—Link系统,由三菱公司开发;美国的ControlNet和DeviceNet等系统。

1.3特点分析

将现场总线系统应用在工程、技术等层面,优势明显。系统特点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开放性。利用该系统,无论是总线标准,还是通信协议或者是产品检验流程都是公开化的,能够面向制造商或者用户,高度开放性使得不同厂商生产产品能够统一组态,且信息交换较为便利,利用特定网关即可完成各类产品之间相互通信。第二,设备具有智能化、自治性等特点,且可将设备传感测量、工量处理、控制功能和补偿计算向现场设备当中分散,能够随时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诊断。第三,系统结构表现为分散性。利用FCS系统借助现场仪表实现控制器、输入和输出单元DCS功能,使得不同仪表之间能够相互通信,不但能够简化系统结构,而且还可将控制周期缩短,使系统的可靠性更强。第四,数字化传输。系统抗干扰性能优越,在信号处理和传感测量等方面精度更高,可将多个设备置于同一线上,降低系统使用成本[2]。

2现场总线技术在纺织机械中的应用

我国纺织机械领域当中,现场总线这一技术的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国内多种纺织机械都应用了该技术,具体包括针织机械、纺纱机械、化纤机械、染整机械和服装机械等,纺织机械工作成效属于提高纺织厂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引入现场总线这一技术能够满足纺织工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不但能够保证机械的高质量运行,还能实现小批量生产,生产高效、耗能较低,能够快速响应,满足行业清洁生产现实需求。比如:由郑州、邵阳两个纺机厂共同研发的棉轮丝束生产线,年产量可超过万吨级别,此生产线的研发就是利用现场总线,是由控制系统设计而成的生产线,主机组成结构如下:八辊导丝机,铺丝机,一、四道牵伸机,定型机,叠丝机,切断机,打包机,卷曲机。上述系统装置使用整流装置、变频器和直流母线组成逆变器(回馈式),能够实时传输牵伸机的倒托状态,并将能量向系统回馈。在一、四道牵伸机之间的牵伸比处于恒定控制模式,不但控制模式连续,而且可协调。无论处于哪种状态之下,都能实现同步的升速和降速,可以保证该控制系统控制精度,利用双闭环控制方式完成速度、频率等方面控制。使用工业监控计算机,利用PLC控制系统、变频器、整流装置、远程控制和逆变器等模块相互链接,并且使用现场总线中的通讯技术完成过程控制,可有效保证控制信息实时传输。系统的速度方面控制精度不超过0.1%,停车时间在2s以内,纺丝的速度不但连续,而且可调节,速度处于0~220m/min之间,此系统已经应用在岳阳石化厂的棉轮丝线生产当中。当前,现场总线还广泛应用在直捻机、数控细纱机、双层起毛机和涤纶纺丝等设备中。由德国企业推出的型号为AIRFLOWAFT的匹染机,属于以AIRFLOWAFS型号机器为原型而开发出来的染色机。该设备也使用现场总线(Lonworks)控制网络,组合而成控制系统。系统当中存在大量执行器,像进水和出水阀,气流控制阀和换热器控制阀等,还包括多种类型现场设备,如布料速度传感器、染液温度传感器。上述设备拥有自治功能,能够成为整机控制网络内部节点,并且与上位控制器相连。所以,只需要利用模块集成方式,就能组成控制程序,对于整机进行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结构和安装过程相对简便,而且软件开发的速度较快,成本相对较低[3]。瑞士的SulzerTextile公司推出剑杆织机,型号为G6300,机器当中卷取机构、引纬机构和织边机构都使用伺服电动机,并且处理器结构使用32位作为处理器,使用CAN现场总线对织机设备进行控制,连接而成控制网络,可通过现场设定方式或者远程控制方式,结合织物规格对织机的控制数据和工作条件进行设定。使用此类型织机对于纱线种类、材质和纤度没有限制,因此织物材料的适用范围较广。生产过程能够迅速转换织物品种。此设计能够减小织机的主轴载荷,进而对开车和停车等阶段主轴位置的输出扭矩能够有效控制,还能将开车、停车等密度问题加以改善,有助于纺织机械使用过程的节能。由海安纺织厂、南通工学院共同研发的高速并条机,型号为ASFA-306,使用线程总线CC-Link能够将并条车间设备进行联网构造,完成数字化通信,不但人机界面简洁,而且还能完成数字化通信,实现图示化操作。除此之外,全中文界面的应用还能按照用户需求对软件进行灵活修改,能够适应纺织企业自动化生产需求,提高纺织产品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还能将劳动强度减轻。

3结语

纺织工业不但是我国的传统产业,而且也是支柱型产业,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纺织机械属于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机电一体化方面研究,将计算机网络、智能仪器和通信等技术相互融合,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纺织机械系统性能方面更加优越,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更多先进技术引入其中,能够根据纺织机械实际特点,自主开发出现场总线相关技术,生产出更多机械产品,实现纺织机械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由此可见,现场总线的应用为纺织机械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胡玉才.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化纤纺织机械中的应用[J].产业用纺织品,2012,30(1):32-36.

[2]蒋素芹.纺织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科学与财富,2013(12):329.

[3]王渊.DeviceNet总线通讯系统在转杯纺纱机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4,29(6):56-57.

作者:梁利军 单位:衡水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