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探索

摘要:在国家强有力的资助政策下,贫困家庭大学生在物质层面的难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对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却依旧任重而道远,在高校资助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缺乏感恩意识、缺乏诚信的不良现象。文章针对高校资助工作中的部分问题,从加强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为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加强学生感恩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资助工作;感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在国家的全面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帮扶政策使得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得到了帮助,也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儿童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在高校教育的层面上,国家对于各类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当今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对于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主要由“奖、贷、勤、补、免”这五种方式构成,包括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免费师范生教育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诸多资助政策。大量的国家、地方和学校运作的资助项目全面覆盖了需要帮扶的困难学生群体,从经济上为这些困难家庭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让“寒门子弟”可以安心地在高校中接受教育而无后顾之忧,大庇天下寒士,做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是这些沐浴在政府和社会无私关怀中的受资助学生群体,却时有不和谐的现象暴露在公众的视野里:受资助毕业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用助学金进行大额消费,瞒报、虚报家庭情况骗取助学金……在这些让人唏嘘不已的新闻背后,我们似乎可以窥见,在扶助政策不断加强,家庭困难学生不用再为学费而忧愁的今天,很多高校学生在感恩教育上却依旧赤贫如洗。

一、高校资助政策下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行为及现象

在我国强有力的贫困生资助政策下,基本上在高校中的每一名学生都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丧失求学的机会,甚至在部分地区和高校中,国家、地方、学校的补助在满足校内全部特困难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还可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资助名额给予其他困难学生以一定生活上的改善。但是就在国家物质层面的扶困力度不断加强的同时,精神层面扶困的缺失,却在一些高校学生为了获得资助毫无诚信道德的行为中,被揭露在了众人的眼前。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行为伴随在资助的全过程中。首先是在贫困生的认定阶段,一部分的学生和家庭,将国家给予贫困生的补助视作了一顿“免费的午餐”,为了获得一笔对其而言的不义之财,这些学生和家庭不惜踩在法律的边缘弄虚作假,谎报、夸大家庭困难情况,通过谎言蒙蔽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一味地追求私利,甚至挤占了真正需要帮助的特困生名额。在资助对象的评选阶段,缺乏感恩意识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因为评定标准的逐年降低,较低的受助门槛使得许多学生在开具贫困生证明后便认为自己获得国家补助是理所应当的。然而当学校对其家庭随访、评定以及同学的投票后,学校将这些补助名额分配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时,部分没有得到名额的学生就开始质疑学校评定的公正性,对教师和学校产生逆反心理,更有甚者因为没有得到而心生怨恨,化身为了“农夫的蛇”在网络和一些公开的社交媒体上发表恶性言论攻击自己学校和老师同学,全然忘记了学校给予自己的教导和帮助。在完成评定后,很多学生对待助学金的态度也令人失望,在获得资助资格后有些学生就时不时地向学校“催缴”、在班级群中“哭穷”以期早日获得助学金以供其消费,全然没有感恩的态度。他们将国家为了保障学生完成学业的助学金看作了一笔理所当然的“意外之财”,在获得助学金后埋怨金额过少或者出于虚荣心,将这笔来之不易的“爱心钱”花在不合适的地方。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不良观念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来事物的大量涌入,在社会文化日益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也在高校学生的身边悄悄地生根发芽。学生作为青年人思想观念尚未定型,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诱惑,在一些网络和社会不正当的宣传中,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慢慢变得唯利是图。同时,进入高校是很多学生首次进行集体生活的体验,当看见身边同学购买了昂贵的手机、名牌球鞋、服饰箱包时,在虚荣心和社会中消费主义的驱使下,很多家庭困难学生也会不顾家庭物质条件基础,进行冲动消费跟风购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大学生就会将助学金、奖学金用来满足自己一时虚无的优越感。然而用来完成学业的助学金又怎能长期使得学生的虚荣心得到一次次的满足呢?当助学金无法使受助学生过上自己幻想中“优渥生活”候,学生就开始不满于助学金的金额,资助也开始变味,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主要是由出生在90年代和00年代的独生子女构成,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辈对于子女的过度宠爱现象尤为常见,很多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唯我独尊,在于父母长辈的交往过程中长期习惯于索取而缺乏回报、感恩意识,因此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在离开家庭进入高校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快速建立起对于学校和社会的感恩意识。同时,很多受资助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家庭的物质条件差,同时可能伴随着家中欠债、父母失业、离异、适龄就学兄弟姐妹较多的等情况,家中长辈无法给予学生以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恰当的家庭感恩教育,因此在心理上积累了一定的自卑感或焦虑,在升入大学与来自不同家庭条件的同期学生交往过程中,更加剧了心理上的不适感,因此在获得学校和社会帮助时往往会表现得极为冷漠和敏感,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在获得资助后羞于提及,也不具备感恩和回报的想法。

(三)学校感恩教育的滞后

在高校教育中,学校很少会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即使开设也大多局限于主题班会或者讲座的等方式,很少会同如大学生资助项目这种校园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教育缺乏实践性,很难使学生将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内化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同时在评选受助学生时,主要的考量方面也是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成绩,很少会将受助资格与学生是否有感恩意识和回报意愿相挂钩,使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受助不需回报观念。长此以往,滞后的学校感恩教育也直接导致了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和缺失。

三、在高校资助工作中提升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研究

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提升首先要做到破除学生对于资助的错误看法出发,让学生在受资助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正确的受助观念和感恩意愿。在实践中纠正学生“受助不必回报”的想法。建立起以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为基础,学校资助制度为保障的多层次感恩教育培养体系。

(一)创新加强资助政策的规则制定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资助工作对于感恩教育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将德育工作与学生资助的每一个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感恩意识融入高校资助政策的规则制定中,创新和加强学生资助的评定和发放工作。首先是在资助对象的评选阶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高校可以为校内学生建立“学生志愿工作系统”将参加过学校各类义务工作的学生登记在系统中,并记录该生的工作时长。在资助对象评选的过程中,参考候选学生的义务工作时长,优先将资助名额给予义务劳动时长多的学生,使想要得到资助的学生形成一种受资助需要付出的意识,从而打破资助在学生眼中“免费午餐”的不良印象,资助由“天上掉馅饼”变成了学生的“劳动所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拿到资助后的不合理消费。同时在鼓励学生进行义务劳动的过程中,通过实践的方式也可以使学生养成感恩和回馈校园的良好习惯。其次是在补助的发放阶段,很多大额的奖学金通常会以一次性的方式发放给学生,当学生突然拿到几千或者上万元的奖学金时,往往会不知道该如何支配,学生会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如同“中彩票”一般的体验,同时学校往往不会在奖学金发放完毕后对学生的用途进行跟进和监督。如果学生将这些奖学金花在了不恰当的场合,那么反而会对学生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甚至有些学生在多次得到补助之后产生了“享乐适应”的状况,当补助停止后甚至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怨恨,可谓“升米恩,斗米仇”,因此,在补助发放的阶段,学校应该要对受补助学生加强关于资金用途的教育,如发放补助前召集受补助学生开展会议,教导学生要将得到的金钱有规划地使用,不要盲目消费,鼓励学生将助、奖学金使用在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或者回馈社会、家人的事情上。通过在学生得到补助前夕打好“预防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获得补助的感恩意识。

(二)丰富感恩教育的方法和形式

感恩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单纯的理论教育很难在学生中产生影响,只有通过多方面,多手段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学生对于感恩有更深刻的体会,感恩教育才能有很好的实效性。熏陶教育是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手段,加强感恩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更要在校园中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氛围。如在学生经常出入的宿舍楼道,教室走廊等地段,可以适当地设立一些与感恩教育相关联的展板。高校感恩教育的困境大多来源于学生对于老师和家长的逆反心理,通过贫困家庭受资助子弟成才回馈母校和社会的事例展示,日积月累,学生在经过这些展板时下意识的阅读就能在他们的心中留下关于感恩的想法。长此以往,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其进行熏陶,既提高学生对于学校感恩教育的接受度和做到了感恩意识的熏陶培养。榜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为学生树立一个与生活贴近的榜样也同样重要,在接受助学贷款的学生入学和即将毕业的特殊阶段,学校可以邀请曾经接受助学贷款的优秀毕业生进行榜样教育,以他们的切身经历和成才之路为学生进行诚信还贷教育,同时消除申请助学贷款学生对于背负贷款的不安和焦虑感,鼓励他们在校园内好好安心读书学习,等到有工作还贷能力后按时还款做一名诚信守法的好公民。

作者:叶成蹊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