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感恩教育时代价值与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感恩教育时代价值与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感恩教育时代价值与实践

摘要: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高道德感召力、催发情感亲和力和生成社会责任感的时代价值。然而,由于当前高校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不够、感恩思想的教育不足和感恩行为的引导不力,导致出现部分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漠视亲情、在学校生活中漠视恩情、在社会生活中漠视责任的问题。为化解这些问题,高校有必要以传统感恩思想为切入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渠道、以校园文化为实践载体,重新建构并推进感恩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实践路径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着重指出应加强孝悌忠信、孝老爱亲,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原则贯穿于各阶段教育之中。感恩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共同文化价值的社会意识。因此,高校应将大学生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着力点,促进其思想道德的发展,并在感恩教育过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时代价值

感恩在调节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作用。大学生作为高校、家庭和社会中的一员,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诸多恩惠和支持,理应具备感恩思想并努力在行动中回报家庭、学校和社会。感恩教育正是教育者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受教育者提高感恩认识,生成感恩之情,并践履感恩行为的教育形式。在新时代境遇下,大学生感恩教育具有提高道德感召力、催发情感亲和力和生成社会责任感等价值。

1.提高道德感召力。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教育,具有提高道德感召力的价值。一方面,感恩教育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主要是基于晚辈尊敬、赡养长辈的道德事实与伦理观念,并在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延伸至人际纲常伦理之中,产生了特殊的社会属性。感恩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表征为中华民族的伦理思想、行为规范、道德生活乃至礼仪、风俗习惯等。[1]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等感恩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内化为人们共同的道德意识。大学生感恩教育以历史的纵深感和文化的延续性熏染学生,让其置身于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之中,从而能够自觉地认同。另一方面,感恩教育携带着明显的个体性。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感恩,并非出于统一的要求或硬性的规范,而是存在明显的自主性和自发性。感恩是人作为特定主体对给予自身恩惠的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感激,这就决定了任何个体的感恩意识及行为都会与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成长环境、经验感受等紧密相关。因此,大学生感恩教育必然落脚于学生的生活境遇、教育过程、同伴关系、师生交往等。这就意味着感恩教育必须尊重和依据个体性特征,因人而异拟定并实施感恩教育方案,从而唤醒个体的感恩情怀。正是因为对大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尊重,高校感恩教育才具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

2.催发情感亲和力。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以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教育形式,具有催发情感亲和力的价值。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已经证明,大学生的理性和情感发展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水平,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已经达到或接近本质定义的水平,尤其在对社会概念的掌握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并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价值观念,其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的主导作用日趋明显。此时,这种信念是观念、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具有稳定性和长效性特征,在大学生做出感恩行为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因此,高校实施感恩教育不能借由直接的理论灌输,否则只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让学生滋生叛逆心理。大学生感恩教育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做到以动情为主、以说理为辅。当然,在感恩教育过程中,若想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并让后者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必须借助于相应教育情境的搭建。所谓感恩情境指的是对于在某种时空条件下可以借由其内容和意义予以辨别的特定事件,人们觉得应该履行感恩的主观信念与情形。可以说,这种感恩情境既是客观存在的感恩事件,又是经由认知主体甄别和确认的结果。教师可以选择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感恩点”作为教育内容,通过营造良好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并在学生之间相互传递,以感恩之情密切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的情感纽带。[2]这种感恩教育情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进而激发其感恩情绪和情感的生成。以此为基础,高校感恩教育的过程是主体构建感恩环境、感恩情景的过程,实现了情境性和情感性的统一,因此可以催发情感亲和力,真正能够让学生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

3.生成社会责任感。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而责任心则是人之社会性的基本构成要素。人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也无法脱卸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个人若想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不能脱离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当社会共同体得到改观后,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才可能获得全面发展。基于此,大学生必然要生成一种真诚而稳定的社会情感和责任意识,进而外显为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既是由自身的本质决定,也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良序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丰富,从亲友到师生再到社会,具有清晰的逻辑链条,且贴近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实践性,可以促使学生从私己性领域走出,进入社会公共领域,生成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感恩教育虽然从属于高校道德教育的范畴,但与一般的德育活动存在些许差异,其开展过程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经历的过程,是身心投入和切身体验的过程。例如,走进社区、走进企业了解社情、民情,切实感受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状况。同时,由于学生的感恩现象与实践活动、生活事件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感恩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现实,根植于学生的生活日常,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感知、领悟。在此过程中,感恩教育发挥作用的主要心理机制是感受与体验,即在社会活动中深化感恩认识,在亲身体验中滋生情感,进而生成报恩之志和感恩之行。“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P119)在新时代境遇中,大学生感恩教育可以引导受教育者调整人际关系,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从而在共同体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实缺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开始大规模涌入到国内,并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既给高校教育创造了融合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和资源的机会,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价值信仰和道德观念的紊乱,以致在彼此冲突和并存的价值观念中迷失了方向。于是,高校的感恩教育也难以获得稳固的立足点,出现了感恩意识培养不够、感恩思想教育不足与感恩行为引导不力等问题,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漠视亲情、在学校生活中漠视恩情、在社会生活中漠视责任。

1.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漠视亲情。大学生感恩教育一直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并开设了相关课程和活动,但依旧存在目标模糊、内容零散、方法单一、效果甚微等问题。尤其是当前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始终处于家庭生活的中心。为促进其成长,家长为子女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氛围,并尽可能地满足其提出的各种物质方面的要求,然而这种无私的付出也产生了逆反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子女在家庭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不够重视家庭亲情,缺乏应有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由于家庭背景、教养方式和生活经历方面的差别,独生子女在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层面显著弱于非独生子女。[4]加之高校未能对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进行合理的培育和引导,导致大学生的感恩品质虽然整体发展良好,但各维度之间的发展极不均衡,如感恩认知水平相对较高、感恩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相对较低,而感恩行为的缺失情况尤为显著。这说明大学生并非“冷漠自私”“不懂感恩”的群体,而是意味着亟须高校开展针对性的感恩教育。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忽视亲情,缺乏应有的感恩情感体验和感恩行为表达,将难以建立起健康的人格,不利于身心健康有序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不知感恩现象的频发。

2.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漠视恩情。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情境是在高校场域之中,而高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学校中的每堂课都浸润着教师的辛勤劳动,值得学生去学习并抱有感恩之情。然而,不少大学生忽略了学校的培育之恩,对学校意见很大,甚至将师生之情看作是“商品关系”。这种思维和观念直接悬置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掘空了学生的感恩认识和情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稍有不顺就会充满抱怨,甚至对教师采取过激行为,从而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这种缺乏感恩的情况也延及至同学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如部分大学生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友情,对同学的帮助不知感恩,甚至为了攫取利益采取卑劣手段。学校生活是大学生正式步入社会生活之前的过渡,而他们因不知感恩难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不利于自身的社会化进程。

3.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漠视责任。国家、社会是个人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也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对于大学生而言,亦是如此。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教育条件和物质保障,也提供了诸多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学会感恩,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在二者互动中相互成就。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大学生的感恩水平和亲社会行为倾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然而,由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社会思想的冲击,加之高校感恩教育存在感恩意识培养不够、感恩思想教育不足与感恩行为引导不力等问题,导致部分大学生将国家、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较为冷漠。部分大学生有意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不遵守社会公德规范、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关心国家政治活动等。甚至部分大学生片面地看待国家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以社会的问题覆盖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缺乏民族复兴自信,总是将自身拘囿于私人的利益领域,对国家的前途漠不关心,不懂得通过所学回报社会。部分大学生缺乏对国家、社会的感恩之情,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淡薄、责任脱卸,以追逐个人利益取代社会责任。高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教育环节,在他们成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面对部分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和感恩行为的问题,高校有必要将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重新构建具有新时代属性的感恩教育实践路径。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

在新时代境遇下,高校进一步推进感恩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育其感恩情感、引导其感恩行为,具有重要的个人和社会价值。因此,高校有必要从传统感恩思想切入,以思政课程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实践载体,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

1.以传统感恩思想为切入点。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型的感恩文化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反而处于一种空泛的状态,于是一些高校尽管极为重视感恩教育,但具体的教育实践举措不免流于形式化、片面化,难以真正地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该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思想为切入点,在提炼、转化的基础上为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寻找丰富的思想资源、建构合理的氛围。一方面,汲取传统感恩思想的理论资源。在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源自人的仁性,奠立于孝道的基础之中。“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父母对子女有三恩,即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子女应尊敬、感恩自己的父母,报答父母的恩情。“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传统文化以孝道为仁之基点,将感恩父母之仁推及感恩兄弟姐妹之仁,并进一步推及对社会的感恩。这种传统感恩思想延展的思路——从亲友到他人,从他人到众人,不仅顺应了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而且让学生可以在历史的纵深中感受到感恩思想的厚重,从而受到熏陶并获得体验。因此,高校的感恩思想必须有效汲取传统感恩思想的资源,并浸润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渗透到其心灵之中,让其滋生感恩意识、培养感恩情感。另一方面,对传统感恩思想进行现代转化。尽管传统感恩思想资源丰富、内蕴深刻,但毕竟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较远,高校感恩教育必须要对之进行现代性转化。其一,剔除违背时代潮流的传统感恩思想,融合现代感恩思想的内涵。高校感恩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孝亲敬老、尊重师长、回报社会,也要教会他们维护自身权益、尊重他人权利,调整好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其二,改变不恰当的传统感恩方式,赋予新的感恩行为表达形式。新时代的感恩不是让大学生无条件服从父母、师长的要求,而是应该根据长者的教诲反省自身、明见自我,能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合理施恩。高校应以传统感恩思想为起点,培育大学生形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引导其感恩教师和同学,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可以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理论引导。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高校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对感恩教育思想进行总结、转换,并有序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政课学习过程之中,提升大学生对感恩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历史的纵深中把握传统感恩思想的演进脉络,在社会现实中理解现代感恩思想的最新变化,并将之合理渗透到课程之中,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以历史人物、社会事件和生活事实为感恩思想的载体,在教学中强化和充实感恩教育,让大学生的心灵受到冲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大学生对感恩的情感认同。[6]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开发并运行微博、公众号,不断推送传统感恩思想和新时代感恩教育内容,借助这种新颖的教育形式走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帮助他们发现和感悟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感恩现象,引导其在面对社会不良事件时能够作出适切的价值判断,从而学会知恩、感恩、报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校以思政课为感恩教育的主要实施渠道,还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感恩教育应该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以理论思辨为辅。思政课教师应改变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采取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等方法,以引发学生对感恩进行理性思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热点评说、社会调研、实践体验,以调动学生对感恩现象的深入理解。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大学生以与父母、师长的相处过程或对社会的看法为主题,拍摄照片、短视频、微电影,将思政课中的感恩教育化平面为立体,顺应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高校感恩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可以有效保证自身的教育影响,从而培养大学生生成感恩意识、深化感恩认识。

3.以校园文化为实践载体。大学校园文化是师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具有高校特色的一种意识和氛围,是维系大学教学和管理团体的一种稳定的精神力量。[7]大学的校园文化可以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精神氛围和实践境遇。高校开展感恩教育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特点,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搭建校园文化平台,不断丰富感恩教育的活动载体。[8]首先,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载体,具有渗透性和全面性的育人特点,让大学生始终可以处于这种文化氛围之中。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涉及感恩教育的有关主题,利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蕴含的感恩内涵,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感恩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获得积极的感恩体验。例如,在校园精神文化系统中注入孝亲敬老的要素,在相关活动中评选孝亲敬老优秀师生等。其次,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一系列富有历史深度、体现新时代特色、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能够激发大学生兴趣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提升大学生参与感恩活动的积极性。例德育论衡如,从重阳、中秋等具有感恩色彩的传统节日入手,引导大学生孝亲敬老;开放学生观摩和参与教师工作的渠道,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工作之辛苦。此外,高校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就业实习、社会服务工作等社会实践活动,体会不同工作岗位的辛苦,促使其理解家长、教师和社会的付出,形成稳定而深刻的感恩之心。通过三种实施方式的结合,高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才可以植根于校园文化、立足于社会现实,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感恩的体认感,促使其主动做出感恩行为,避免感恩教育失之于空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理应吸收传统感恩思想,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作者:黄冠 黄国辅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