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活力,是如今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钢琴教师必须明确教学培养的核心目标,发现传统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和基本技巧的同时,不断增强对钢琴音乐的领悟与理解能力,真正意义上强化学生的应用素质。音乐表现力培养是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的改进方向,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进行调整,引导学生真正领悟钢琴的动人之处,在夯实基本功的同时,把个人理解与思考融入其中,提升音乐表现力,促进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钢琴;音乐表现力;培养
音乐能够跨越种族与国界,并在跨越时空的过程中实现永恒,因为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巧妙组合的方法抒发情感,触动人的精神以及灵魂的艺术。优秀的音乐作品既有对生活的展现,又有对高于生活的内在情感的表达,能够给听者以愉悦的感受,促进其思想与精神升华[1]。在钢琴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实际上就是要鼓励学生在熟练运用演奏技巧的同时深入品味作品的情感,并把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融入其中,深化对音乐的认知,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钢琴教师应该对钢琴教学进行拓展,明确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的价值与目标,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教学活动,保证培养效果。
一、音乐表现力的内涵
钢琴艺术是拥有独特魅力,同时又具备深层内涵的艺术,兼具技术性以及情感性。在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演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不过钢琴音乐的魅力并不只是体现在通过演奏技巧所带来的听觉享受层面,还体现在借助音乐作品包含的思想情感内涵,让人在心灵、精神、思想等层面受到感染和启发,这就涉及到了音乐表现力的内容。音乐表现力也是音乐美学当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指的是利用乐器的音质音色控制乐曲节奏的起伏变化,来展现作品的风格类型与抒发特定的思想情感。弹奏钢琴音乐不能够只是单纯地强调音乐旋律,而是要把创作者在作品当中融入的思想与情感转化成音符表达出来。富有音乐表现力的钢琴音乐才能够真正给人以触动,并带给人美的享受。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音乐理解与素养,对音乐的认知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常常会在体会相同作品的过程当中收获不同的感悟,而激起听众内心情感与感悟,便是音乐表现力的体现。
二、音乐表现力的基本要素
培养音乐表现力是当前高校在钢琴教学改革过程中高度关注的内容,为了确保实际的培养效果,应该从内在规律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音乐表现力的基本要素,以便在实际培养当中对症下药。首先,音乐特性是音乐表现力的关键。音乐特性包含音乐内容、形象、情绪等,体现出作品局部或是整体的风格。在音乐表现力的提高方面,把握音乐特性是关键,因为特性决定了要使用的演奏技巧以及表演情绪。比方说在演奏抒情类的钢琴作品时,就应该用优美如歌的旋律来传递情感,并在演奏过程中呈现出动人安宁的风格,体现出作品的美感。其次,音乐欣赏与分析是音乐表现力的核心。良好的音乐表现力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想要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水平,必须先从增强学生的欣赏以及分析能力着手,让学生在面对钢琴演奏时不会盲目练习,而是基于作品意境与风格进行充分领悟,学会灵活处理钢琴演奏当中的各个难点,最终实现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内容的统一[2]。
音乐表现力是在呈现音乐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感染力,对于乐器演奏来说,演奏者只有不断发散思维,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巧妙融入演奏技巧,才能够让演奏情感更具张力,并让听者在音乐演奏当中收获情感与心灵的共鸣。所以在如今的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作为重中之重。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可以促进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深度理解。音乐作品之所以富有独特魅力,能够获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对高校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进行培养,可以督促学生从深层次出发,进行音乐作品的研究,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作品本身融合起来,从而大大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促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与演奏方式,促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可以建立学生自身的演奏风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不同的学生在钢琴学习当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在理解相同的作品时,也常常会因为个人领悟不同而出现差别,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音乐表现的多元化,也为学生建立个人独特的演奏风格打下了基础。教师应该积极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鼓励学生融入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在形成个人风格的同时找到个性化发展方向。
四、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的方法
(一)夯实学习基础
扎实的基本功是高校学生顺利投入钢琴演奏,提高音乐表现效果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但是目前不少高校学生因为忽视基础技巧和知识的学习,导致基本功不扎实,因此影响到音乐表现。为了切实解决这样的问题,高校应该提高对学生基本功训练的重视程度,并为夯实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基础而开设有关于演奏技巧的基础课程。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投入钢琴演奏实践的过程中,把不同的基本知识点和技巧连接起来,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及技巧体系,有效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节奏是维持音乐形态的核心元素,增强学生的节奏掌控力是关键。假如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欠缺基本的节奏,会使得曲调不和谐,从而影响音乐表现力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抓好基础的节奏训练,积极开设双钢琴、四手联弹等合奏训练类课程,提高学生对节奏组合的掌握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到了能力进阶阶段,教师可以着重关注演奏训练的细腻性,帮助学生恰当调整演奏活动当中影响音乐表现力的音乐要素[3]。
(二)培养音乐感知
音乐感知,简单来说就是音乐敏感度,这是学生音乐表现力得以建立的基础所在。一些学生在音乐感知方面比较敏感,也有不少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不足,需要通过有效的训练提升持久性以及稳定性。学生只有深入感知音乐作品之后,才能够在情感融入以及演奏呈现过程中显现出应有的表现力。对此,高校钢琴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并重点把握以下内容:一是增强聆听能力。学生在聆听钢琴音乐的过程中,要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真正做到用心感受,在认真聆听当中学会辨别和对比,分析钢琴音色和弹奏轻重的关系,以便在之后的弹奏手法运用当中进行恰当把控。二是培养立体听觉。钢琴演奏的表现力很强,能够同时弹奏不同声部,因此学生也应该拥有识别多声部的立体听觉素养。对此,教师可以精心选择复调作品,对学生开展横向听觉训练,培养学生的立体听觉,使学生学会在演奏当中提高声音的层次感,促进情感的多层次表达。三是增强感受能力。钢琴演奏的流派有很多,在风格与演奏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应该增强学生对不同流派钢琴演奏的辨别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活动当中深度感知钢琴音乐的魅力与灵魂,为自主表现优秀的音乐作品打下基础。
(三)增进音乐理解
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投入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事半功倍,尤其是能够促使学生恰当表现音乐作品的风格以及情感内涵。教师应该在钢琴教学当中加强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训练,提高训练的综合性与全面性,强化学生对音乐作品速度、结构、旋律、调性等多个要素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拓展广度与深度。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当中让学生明确钢琴作品的各个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之上设计自主理解的任务,鼓励学生在全面理解分析的基础之上高水平演奏作品[4]。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秋日的私语》进行充分理解和分析,在给学生讲述作曲者的生活经历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内容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主理解多个音乐基础要素,然后把作品的内在情感融入其中,实现对作品的立体掌握,为之后的音乐演奏和音乐表现打好基础。
(四)提高应变能力
培养高校学生钢琴音乐表现力是钢琴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该目标的达成影响着钢琴教学质量,也关系到学生实践素质与音乐素养的发展。钢琴教学具备鲜明的实践性需求,把钢琴演奏作为重中之重,这就给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在演奏过程当中要避免舞台失误,以免影响到作品表现力。但是如今高校学生在音乐演奏过程中,因为缺少良好的应变能力,常常会出现演奏失误的情况。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生应变能力方面的培养,针对演奏中经常出现的失误和问题,做好针对性训练,同时鼓励学生调整好心理状态,使其在临场发挥中有更为理想的表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舞台演奏环境,或者是通过模拟演奏比赛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应对失误。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类别的钢琴演奏比赛,在更多的锻炼中,训练良好的演奏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并凭借随机应变的能力提升音乐表现力[5]。钢琴演奏具备较强的技术性,对演奏者提出了综合要求。高校学生在钢琴艺术学习当中,不仅要关注演奏技能的发展,还需要提高心理素质,融入深刻的思考与精神感悟,这样才能够在展现作品原有魅力的同时增强音乐表现力,让听众收获共鸣。高校钢琴教师应该综合分析影响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的各个要素,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确定相应的培养方法,提升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把握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娟.论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升[J].黄河之声,2018,(03):99.
[2]刘宁.浅析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2019,(03):30.
[3]赵喆.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J].戏剧之家,2019,(24):188.
[4]邵岚.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艺术研究,2018,(01):136-137.
[5]罗丽娟.论述钢琴演奏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2):55.
作者:吕洋 单位:山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