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文化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从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文化中包含的品德修养以及传统文化的主要哲学思想与内涵。结合新时代与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与要求,从传统文化视角对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出了新解读与认识。最后对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大学是传播“文化”与“思想”的殿堂,大学教师应是道德与修养的楷模与标杆,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文化”与“道德修养”的本源关系?其次是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哲学内涵。最后从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涵来剖析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结合“教学道德”与“科研道德”的分析,来尝试提出新的建议。
一、文化与道德修养
“文”的本意是错画,也解读为“花纹”;因为花纹总是需要画在一定的载体上,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在古代汉语里“文”进一步引申为后天所形成的“品德与修养”,与其对应的是代表先天素质的“质”[1]。《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很好地诠释了一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修养的关系。在政治领域,“文”代表“文治教化”,现代简称“文教”则与当代的高等教育紧密相关;“文治”也解读为“礼治”,主张通过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安定国家,与诉诸武力而平天下的“武功”相对应。古代对“文”的认识还进一步引申为“天文”,俗称为天空、自然界的现象(花纹)。《易经》云:“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则进一步引申为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界现象规律;“人文”则指刻在“人”这个载体上的花纹(品德修养)的状况,进一步引申为由“人”构成社会的现象规律。“化”的本意是改易,既包含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含宇宙诞生后的“演化”和“分化”。《说文解字》中对“一”的解释为:“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道是世界的本原,世间万物包括物质和思想都起源追溯于“道”,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是对“道”的演化、化生中走入歧途,世间(与出世)不好的、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与事物可归结于“魔”,是对“道”的演化没有遵从“德”的标准与要求。在宇宙诞生与“人”出现之后,代表“造分”与“化成”的“化”,又可分为“自然之演化”与“人的教化”。自然的演化如《易经》“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人的教化如《荀子》:“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化又谓迁善也,又云“驯至于善谓之化”。“文”与“化”包含中国古代对自然与人文世界有所区别又辩证统一的观察方法,其中的内涵要比当代“文化”的含义更丰富。文化中的“文”之于“人”则指人后天形成的“品德与修养”;之于“物与自然”则泛指自然界的“现象”。而文化中的“化”也由“自然的造化”以及“人的教化”,狭义为“感化”与“教化”。钱穆在《中国文化精神》中将其定义为“文化是长期大群集体的公共人生”;王宁在《中国文化概论》中认为,“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人类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总和”,是各民族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二、传统文化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传统文化思想与哲学内涵
1.整体类比与辩证思想。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想,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并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模式[3]。将天地、人、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即自然与人文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天地人我、身体与身心都属于一个系统,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相互依存。孟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曰:“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荀子曰:“百王之道一是矣。”而“一”的意思就是指整体一统。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思维同时又是重体悟并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对于宇宙自然本体及思想的把握,仅从语言概念及逻辑方法去认知将无法究竟与穷尽其中奥妙与义理,而要从直观“象”感知并突破“象”的障碍直觉,达到顿悟。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圣人立象以尽意。”老子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类比思维通常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性进行比照,以达到由此及批,由近及远的分析推理思维模式。以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比对,如“观天象知人事”。孟子曰:“指不若人,则知其恶;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辩证思维,即“辩证逻辑”就是使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与变化。《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又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2.传统文化的哲学内涵。中国古代哲学内涵,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之道”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孟子曰:“尽心,知性,知天。”尽心知性,心性为天地所赋予,即知性则知天。“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天地所赋予的心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造就了传统文化中整体系统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孔子指出“中庸”是一种“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已”,即称“中庸”是“至德”,意为可常行常用的最高道德。“德”含义“高”,《说文解字》:“德,升也。”也可以理解为:“德”含有“向上”之义。“中庸”之“至德”即“中和之德”,用中执中,指通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两端”《论语》指“过”与“不及”也谓“狂”与“狷”。“知”与“行”不仅涉及哲学认识论,更关乎伦理道德问题;不仅要“认识”(知),更要付诸“实践与行动”中(行),“知”与“行”的统一才能称为“上善”。
(二)从传统文化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向幸福美好新生活,奔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上,在过去的四十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一百七十多年以来,中华民族从未如此接近民族复兴的前夜。在我们奔向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可以解释为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在对世界本原的不断演绎创造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演绎创造过程参与人未能很好地遵循“德”的标准与要求,而部分走入了歧途,比如腐败与道德堕落问题,也可以说部分演绎创造与发展的参与者的思想误入歧途走入魔境,演绎出了不好的行为与现象(不好的“文”)。基于传统文化的启示,“魔”是对“道”的演绎发展中部分走入歧途,将部分参与人从“魔”的错误思维行为回归到更高境界的“道”上来。而新时代“道”的含义,也可以进一步演绎解释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针对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教师道德滑坡等问题,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国本科教育会议精神[4],重点提及的四大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而这些恰恰印证了传统文化中“道”的回归本与纠错精神。1.教学道德。在高校教师职业领域中,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滑坡问题,又主要表现在“教学道德”与“科研道德”两个部分[5];其中的“教学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责任心不强、课堂上流露出消极态度、缺乏奉献精神、教学思想陈旧、课题缺乏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社会实际、教学方法简单等,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大类问题,即“态度问题”和“能力问题”,而态度问题同样会影响到能力提升问题,所以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态度问题。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思想与哲学内涵,都提及了“整体统一”以及“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与哲学思想,而这些文化的传承同样体现了佛学思想中“无我”“无分别”的境界,意为视世间的万事万物跟自己没有分别。而高校教学中的态度问题也可以视为教学参与者割裂了“整体、一统、合一”传统文化的本源与精髓,走向了过于强调“自我”与“分别”的歧途。由于“自我”与“整体”的割裂,自然不会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视为一体,不会认同学生学习既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也是教师的事情。至于目前还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也可以解释为高校要更好地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培育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同样可以解释为要将自身教学放置于为国家培育知识技能与思想皆合格的人才的“整体,合一”的思想中来,将自身的教学活动“整合于”国家的前途命运上来。2.科研道德。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问题,又包括科学研究的“社会道德”以及“个人道德”问题。科研的“社会道德”更多是关于科研涉及的人性、人伦等问题的原则,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巨大能量不仅能促进人类发展,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进而造成科学与社会的冲突和矛盾。总体上,科学研究应遵循“以增进人类全体利益为总体宗旨”“符合人道主义”“引导人们获取更具价值合理性的生存方式与环境”“维护社会公正”,而不是只服务于少数的特殊利益集团。这些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中“整体,合一”的思想,从全人类一体、人与自然一体、人类与宇宙一体的整体的思想和角度考虑科研的“社会道德”问题。科研的“个人道德”约束,包括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者应有的表现为诚实、不欺骗、有信用、不虚假、言行一致。从传统文化看,科研的“个人道德”修养出现问题,不但是因为割裂了“整体,合一”的文化思想,将“自我”的功利走向极端,损害整体利益,也不符合“中庸之道”中的“中和之德”而走向两端的“狂,狷”的同时,还破坏了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在演绎发展“道”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德”的要求,也反映科学研究与管理者违背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主流哲学思想。2021年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坚持教育优先、立德树人,加强学生的文明素养、责任意识、实践能力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推动普通本科向应用型转变。既坚持教育“公益性”,也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与规范,开展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完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教师发展政策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其中的“体系建设”“全面发展”“公益与民办”“研究型与应用型”“学习与实践”等,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中“整体合一”“用中执中”“知行合一”哲学思想。《左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曾子“吾日三醒吾身”,孔子“不二过”。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三、结语
在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大力反腐败扫黑除恶的斗争中,将演绎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部分不好的和不符合民族复兴之“道”、不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走入歧途的“现象”(不好的“文”)进行清除,并将不好的“现象”背后的内心回归本原。同时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关键时期大力倡导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中构建“理论自信”,从“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中剖析“道路与制度自信”。在2017年“两会”部长通道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时,强调要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一个固本、铸魂、打底色工程[6]。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中华民族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领先于世界,为世界的文明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在重拾重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必将指引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本文在回顾“文化”与“道德修养”后,简述了传统文化思想与哲学内涵的同时,从传统文化角度浅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问题。应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体悟,并将传统文化学习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体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宁.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老子.道德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4]陈宝生.认真学习贯彻高等教育重要论述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5]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7.
[6]李石纯,王惠英.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陈宝生部长谈传统文化教育引发强烈共鸣[J].中国高等教育,2017(6).
作者:傅智宏 姚轶蓉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