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方高校教师学术发展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高校教师学术发展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地方高校教师学术发展探究

摘要: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教育的新时期,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地变化,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向地方型高校倾斜。同时,教育界对于高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老师的作用对于能否实现高校教育战略目标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够与市场需求实现更好地衔接,老师应该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提高个人的职业修养与学术科研能力,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状态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学校要以观念和制度的改革为重点,化解矛盾,提升老师的个人价值,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教师;地方型应用高校;矛盾;化解

0引言

经过20几年的发展,我国的不少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变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并且这些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必须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虽然近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我国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仍然以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的学术水平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在管理上还存在着滞后的情况,比如:配置结构、培训开发、竞争与激励,薪酬与待遇等。要想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争取更多的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引入先进的人才管理系统。高校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投入很大的资金与社会支持,但是高校老师的发展与价值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使用效率,使其与学校的管理系统想匹配。

1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学术发展的矛盾与冲突

1.1观念的变与不变

将高等专科院校变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是我国从战略层面做出的重大变革,也是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的改变。但是专科学校与本科学校在管理体制与教学目标存在根本性差异,高等专科学校重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而地方应用型高校学术转型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在坚持现代大学多元学术构架的前提下,注重和突出学术研究的应用性和服务性的价值取向与功能特征。大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也是高校学术研究的主要科研人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部分在上个实际九十年代才完成了学校的第一次体制变革,与其他高校相比,学术研究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与双一流名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学校的软硬件设备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学校的学术氛围也不是很浓厚,老师的晋升之路也是诸多波折。比如山西的晋中学校作为一所综合类的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是学校最好的专业,招收分数也是最高的,但是文学院目前仅有一名教授。为了追随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学校制定了不少的科研目标,也加大了对于科研成果的奖励,教师只有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才能评选职称,实现个人的晋升,这就导致高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虽然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提出要增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科研水平,但是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会造成本末倒置的结果,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利的。

1.2高校教师招聘与管理的矛盾

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教师招聘中面临着双重考验,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学历的学术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聘用专业型人才。但是目前地方型高校遇到的一个难题是中青年教师比例高,但是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却很少。由于地方型高校一般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因此在人才招聘上要受到市级教育部门的制约,传统的聘用制度已经丧失了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有限,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缺少竞争力。地方型高校的大部分教师在学校的要求和支持下完成了硕士课程,但是由于攻读博士不是硬性指标,并且博士课程难度大,毕业难,因此不少的教师在满足学校的学历要求后不再继续深造,但是地方型高校在实现学术改革中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这也是高校目前的矛盾之处。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学术发展矛盾化解的有效路径:观念转变与制度创新

1.3扩宽教师的学术研究方向

对于大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学校的科研条件并不是很完备,教师在学术活动中必须考虑高校的实际情况,外国高校的办学给我国高校的学术研究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学术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的高校应该做到有所偏差,有所侧重,将探究、整合、应用和教学四种学术看作是一个有机系统,纳入并使之处于一种良性的共生共融的学校发展生态系统中。学校必须意识到不能把所有的科研力量全部集中在一个领域,即便一个学校在一个领域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也不能将其作为学校的中心活动。高校要提高整体学术和教学水平,就要实现跨专业之间的合作,整合学术优势,将学校重点学科的资源结合在一起,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设跨专业的学科,让不同专业的老师将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比如说电子商业可以和计算机的课程结合在一起,开设一些跨专业的课程,电子商业的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后,能能提高自己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这对于老师也是一种反哺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开设一些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课程,加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有采用多维学术观,才能扩展教师的学术方向。

2改善校内编制管理

经过近些年的改革,我国对于高校的管理权限进一步放宽,现在大部分地区应用型高校在学校管理上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教育部门颁发了许多简放权条款,这些条款向大部分高校都是开放的,这也表明了国家政策对于高校改革的支持。高校必须对新颁布政策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牢牢抓住政策红利,在人员总量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敢于、精于用足用够用好现行用人政策,提高高校的用人和管理效率。编制是一种组织内部的制度安排,处理好人事编制是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地方应用型高校在管理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比如:人事安排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引进高素质人才难等,应用型老师的数量不足对于学校完成教学目标有重大的阻碍作用,最终会影响教学质量。如果想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根源做起,必需创新编制管理制度,发挥编制管理的经济职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同时要注意到,改革的方向可以更远一些,不同高校之间有很大的差距,高校在改革中,必须遵守客观规律,寻找到一条适合本校走的独特道路。

3坚持岗位聘任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分类细化管理是近几年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一个趋势,对各种标准的细化,有利于老师在自己专业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发展,扩展自己的职业路径,也有利于高校优化内部人员配置,引进各种高素质的人才。地方应用型高校要结合自己的办学条件、教学目标、师资队伍现状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的细化管理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借鉴其它同等类型学校的管理经验,对于老师的职业兴趣和晋升提供一定的支持。聘任制是学校实现管理的核心,也是高校老师最为关心的一部分,要科学、合理地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聘用期限、考核评价及相应的奖惩制度,一方面要解决地方型高校高素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现在达不到学校聘任要求的老师要给予合理安置。目前高校存在的一个情况是占据大部分比例的中青年教师群体晋升难,引进高素质人才难。因此学校要把教育和学术资源更多向青年教师倾斜,主要侧重业绩贡献、学术水平和质量以及发展潜力。要把老师的学术贡献、教学成果和教师的薪资待遇结合在一起,鼓励青年教师将更多中心放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上。早日在高校内部形成有序的人才流动和管理,既能体现公平原则,也能激发老师的学术发展活力。

4推进分配制度改革

伴随着高校的人事管理改革,不少的学校把教学目标和教师的薪资待遇结合在一起,地方应用型高校要想率先在体制改革中占据优势地位,就要增强内部竞争力。目前高校主要以人员编制和高额的安家费来引进高素质人才,对于学校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因此要激发教师的学术热情,让老师能够集中精力与学术钻研和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提高教师业绩的同时提高老师的薪资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质量。学校首先要改善评价机制,不能把绩效考核作为学校的唯一评价要素,全面认识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评价循环系统,它包括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矛盾与化解: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学术发展绩效结果应用和绩效目标提升等环节,建立评价机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学校的管理部门必须和教师建立合理有效的互动机制,在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中尊重教师的个人意见,使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增强教师的学术动力。

5结语

教师作为高校教学活动和学术科研的主要承担者,对于学校的发展质量和学生的个人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的学术能力也是学校的名片和招收优秀生源的竞争优势,但是地方应用型高校由于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限,在学校的人才管理和学术管理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为老师的学术研究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老师也要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和学术修养,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处理好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的矛盾,不能本末倒置,一味追求科研成果和职称晋升而忽略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学习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问题,这有可能关乎到学校的兴衰。

参考文献

[1]黄海群.矛盾与化解: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学术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64-70.

[2]黄海群.应用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发展动力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20,38(03):117-122.

[3]刘印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2(20):61-62.

[4]赵倩.教学学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114-115.

作者:赖娉婷 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