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路径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和难点,从坚持文化素养熏陶、深化文化体验感悟、丰富文化育人成效等方面,开展了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高职院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达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成效。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构建品牌化的文化育人教育模式,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
1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分析
1.1形成立德树人育人氛围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引导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增进文化担当,达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成效。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举办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能使年轻大学生在活动中耳濡目染,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作用,增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其家国情怀,弘扬传统美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立德树人的良好育人氛围。
1.2助力文化特色教育发展
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涵养学生心灵的作用,不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提升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只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并促使学校内涵式发展[1]。广大青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未来和生力军,从学校教育入手,从青年学生抓起,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普及,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欢乐,这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繁荣发展很有意义,也是最具潜力和效力的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能提升学生传承的意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增强青年的保护意识,有助于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扎根。学校应充实艺术教育课堂,将普及教育与素养提高相结合,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校园内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学习氛围,形成职业教育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品牌,助力高职院校文化特色教育发展。
2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难点分析
2.1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中的不少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比较简单,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本土文化的内涵了解比较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记忆比较模糊。比如,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印象不够深刻,对传统节日的风俗了解不多。在社会上部分商家的营销下,国外的一些节日逐渐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些同学对外国的一些节日比较感兴趣,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比较肤浅。再如,有些同学对流行音乐等比较感兴趣,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部分不够了解,与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表演风格距离比较远,接触比较少。所以亟须让学生接受普及教育和素养提高相结合的文化素养熏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欢乐。
2.2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不足
在高职院校开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实施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高职院校大多以工科为主,大部分工科学生注重专业教育教学的学习,注重实习实训、实践操作,以及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因此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较高的职业能力水平。但有些同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了解,所以亟须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
3.1坚持文化素养熏陶,融入课堂教育教学
3.1.1强化课堂知识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可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2]。坚持文化素养熏陶,通过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增设系列选修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教育等方式充实艺术教育课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引导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推进专业教学与文化育人相辅相成[3]。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和欣赏活动的开展,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本领。3.1.2加强思政教育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深入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阐释现代教育意义,积极挖掘育人因子,通过解析传统文学作品、历史名人故事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以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4]。弘扬传统文化,增进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们奋发图强、敬业守信、创新务实,树立为社会奉献的坚定信念,进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政治素养和人文艺术素养。
3.2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深化文化体验感悟
3.2.1加强文化社团建设。依托文化社团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组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生社团,如国学社、文学社、书社、艺术社等,并配备优秀的指导老师。将经典国学、优秀民俗融入学生文化社团活动,以文化社团为平台,传承国学经典文化。例如,精选名篇佳作,指导学生日常开展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活动;推动学生社团举办形式多样的传颂经典活动;开展经典作品赏析会;举办汉字书写、书法比赛等活动。以此吸引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从中接受熏陶和教育,从而加强文化传承,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3.2.2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培育其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实施新时代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开展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走访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历史名人故居旧址,探访历史文化古迹,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以及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等社会公益项目,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历史古迹的讲解和保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让同学们更近距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以及呵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3.2.3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搭建艺术服务实践平台,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开展第三课堂体验式与参与式相结合的传统文化教育。鼓励和引导师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节目的编排和创作,在思想性和亲和力上下功夫,让节目走心入心,让传统文化更加鲜活。开展校内外展演,组织大学生进社区、进乡村,通过各种形式的舞台,举办公益性宣传演出。大学生通过展演名家名段、经典桥段,将爱国主义精神、中华美德搬上舞台,和广大同学、校外群众一起接受精神的洗礼。用青年学生的蓬勃朝气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在艺术演绎中潜移默化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树立文化自信。
3.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文化育人成效
3.3.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各类传统文化讲座,邀请艺术名家举办专题报告、讲座、艺术漫谈,开展经典作品赏析会,开设“文化沙龙”“艺术名家讲堂”等,以陶冶学生艺术情操。以开展传统体育运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巡礼月、“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为平台,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项目,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3.3.2深化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打造特色品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利用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5],组织“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相关习俗及来历,让他们过好传统节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举办猜灯谜、包粽子、赏月等积极健康的传统民俗文化节目,开展缅怀先烈、敬老等活动,让学生领会和传承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以推动传统节日更好地浸润青年大学生的心田。3.3.3提升文化涵育功能。凝练大学精神,形成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品牌。充分挖掘校史资源,发挥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依托校史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丰富的教育资源,注重利用入学教育、毕业典礼、校庆日等契机,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与校史、校风、校训相关的校园文化育人活动。强化校园环境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不断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在校园设施、景观建造等方面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环境优雅、功能齐备的环境文化,让青年大学生在优美的人文生态校园、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3.3.4创作优秀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网络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依托校园网站、微博、微信、易班等阵地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教育活动,构建网络思政阵地。积极培育网络文化精品项目,推进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全面加大网络优质内容供给。加强网络文化的指导,积极动员师生参与“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创新形式载体,注重传统文化要素在网络文化中的应用,鼓励和指导学生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推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4结语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激励高职院校大学生成长成才,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持续自我提升的有益途径。新时代,高职院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坚持文化素养熏陶、深化文化体验感悟、丰富文化育人成效。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助力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坚强意志品质、踏实肯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邓新云,马勋民,欧彦麟,等.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5(5):47-49.
[2]于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87-88,91.
[3]邱冬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51-52.
[4]沈江平.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重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113-116.
[5]章凤红,宋广强.高校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育人功能的三重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119-123.
作者:汪勇萍 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