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广播电视的高山台站建设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广播电视的高山台站建设规划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广播电视的高山台站建设规划

摘要:广播电视是我国比较重要的大众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新时期规划建设广播电视高山台站,是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山台站建设有利于拓展广播电视宣传阵地,提高广播电视的影响力,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新时期高山台站建设的要求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广播电视高山发射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建设施工的要点。尤其是在农村等偏远地区,充分发挥有线网络的作用,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听到高质量的广播、看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建设规划

1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建设的基本要求

广播电视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我国重要的大众媒体,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们应提高重视程度,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率。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即“广播电视农村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改变了我国广播电视的总体格局。在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下,面对新的环境形势,对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化规划建设高山台,要适应今后的长期发展及新媒体发展,确保无线信号的正常稳定发射和传输,不应偏离边远山区的实际情况,应重点结合大众媒体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创新发展的思路进行高山发射台的建设。第一,选址的要求,提高应对灾害能力的要求。选择新台址要充分考虑广播电视事业长远发展,才能确保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作用得到正常的发挥。在发射场地规划上,要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不应仅仅考虑眼前的需要,要为今后节目套数和功率的增加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把目光放长远,场地、塔高和覆盖面等应尽可能扩大。台站选址要具备合理的高度和足够的广度,天线周围总坡度小于等于5%,地势要平坦,天线前方1000m范围内坡度小于等于3%;要求土层潮湿,避免将台站建在不利于电磁波传播的地方,要促进电磁波的传播。安全优质播出是广播电视发射台的生命线,因此必须提高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防灾能力。新时期的发射台更要强调这一特点,在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建设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对当地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察,做好防雷设施及相应的防灾措施。如遇到特大暴风雨雪、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应有能力进行应对,保证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基础设施有能力抵御特大的自然灾害,确保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稳定性。第二,保护周围环境,实现节能环保。发射台强大的高频电磁辐射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会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及健康,还会对民用电子设施造成严重干扰及不利影响。广播电视高山台站是一项民生工程,新时期要保证有效服务区覆盖,远离医院、办公楼、学校等公共场所,尽量选择远离喧闹城市的郊区。在进行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建设规划时,不影响周边的环境,以减少对公众的电磁污染,减少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电磁信号对公众产生的不良影响。节能降耗是我国基本国策,是评价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高山台站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应有重大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优势,采用低功耗的发射机设备系统,利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减少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能耗,做好有效环保措施,保证广播电视高山台站不会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实现和谐统一发展。

2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建设施工要点

要想满足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覆盖需求,应做好发射台机房的选址工作,合理确定各分项规模,控制好发射台机房的规模,尽量避免其他因素对发射台信号的干扰。工作人员要考虑各种特殊因素对信号的影响,考虑地域因素及发射台远离城市的特殊因素,要做好科学的避雷装置,并进行科学的附属工程建设。机房平面应结合地形特点合理布置,设计上要考虑防风流线,既能体现创新性,又能满足天线安装的不同要求,满足发射台机房点多、面广的任务要求。可以建一座自立的镀锌钢管组织结构类型的广播电视发射塔,保证设备及电力供应稳定,确保发射台机房内的机器设备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多建在县城周边山上,建设地点地势较高,远离干扰的区域,一般采用双排布局,减少了占地面积,考虑各种基础设施使用标准,以满足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工作的要求。在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基础设施布置时,应确保场地规划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种设施作用,保证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工作的可靠性,建立独立的防雷系统,实现场地规划的合理性,有效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供配电工程的建设规划,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提高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工作效果。应保证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供电安全,可在高压配电柜装有手动切换开关,一旦有雷击的情况发生,应立即切断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电源。对于供配电工程的规划,应通过外供电路展开,以防出现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停电的情况,最大限度降低配电系统的故障发生率。机房建设应重点考虑防雷及防干扰问题,为保证设备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必须提高重视程度。机房多位于高山,雷雨较多,建设时考虑独立的防雷系统,通过研究分析实际情况,做好防雷工作。在机房侧面新设地网,新建铁塔、机房、配电房地网。采用降阻剂,防止雷击对机房系统产生影响,努力提高防雷标准,保证防雷效果。在电源线路防护方面,增强雷电释放能力,减少雷击影响。以机房总接地汇流为中线,重点布置保护接地和高频接地,统一接入从外网引入的接地母排。结合原机房主体结构,保证电子设备可靠稳定的工作,采取抗干扰、屏蔽能力强的线缆,独立建造变配电机房,将干扰降到最低。

3结语

本文结合我国对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建设的要求,具体分析了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建设规划有效策略。在进行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建设规划时,要想保证广播电视信号的覆盖,必须按照新时期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建设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址,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保护周围环境,实现节能环保。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影响,实施有效的策略,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确保无线信号的覆盖率及正常稳定的发射和传输,使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在我国广播电视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吾麦尔•麦麦提.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自动化信号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制作,2015,(04):78-79.

[2]陈马泰.广播电视信号检测系统在高山发射台站设计和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7,(11):65-66.

[3]连而乐.利用高山台站扩大车载电视信号覆盖范围的有关规划[J].数字化用户,2014,20(11):92-93.

[4]王庆余,赵青松.省级广播无线覆盖模式初探[J].新闻世界,2010,(08):140-141.

[5]韩文理.天线产品在无线覆盖解决方案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94-95.

[6]王啸虎.无线覆盖的主要技术探讨[J].信息通信,2012,(01):86-87.

[7]颜秉光.淄博电视发射台的技术改造[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09):104-105.

[8]严杰,夏一晨.浅谈新媒体的无线覆盖要点[C]//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08.

[9]邢志强,周廷显.密集市区地物对电波传播预测的影响研究[J].无线电工程,2004,(11):122-123.

[10]崔为兵,张欣.模拟电视无线覆盖单频网组建[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08):56-57.

作者:王虎军 单位: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八0九台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