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论文

一、广播发展与新媒体环境

1、从调幅广播到调频广播

广播的基本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要接收到相应频率的无线电波,第二步是从无线电波上取出调制在其上的声音信息,第三步是声音信息还原成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无线电广播是依靠空间的高频电磁波来传播节目的。高频电磁波并不含有任何信息,只起了“运载工具”的作用,所以称它为载波。要传送的广播节目的频率必须比载波的频率低得多,低频信号是传不远的,在技术上必须设法把它与高频载波叠加起来,才能达到远传的目的。这种叠加的过程,称为调制。常用的调制方式有两种:当被控制的是高频振荡的幅度时,这种调制方式称为调幅。如果被控制的是高频振荡的频率,这种调制方式称为调频。广播媒体发展的第一阶段始于1920年的调幅广播(AM)。调幅广播的特点是载波的频率始终不变,使用的无线电频段比较窄,抗干扰能力差,为了既防止相近频率的电台相互干扰,又要设置更多电台数目,在有限的广播频率段中,只能压缩每个电台的频带宽度。在收听中波调幅广播时,高音成分感到欠缺,尤其是播送音乐节目时,音色不太好。广播媒体发展的第二阶段始于1940年的调频广播(FM)。调频的工作原理是它接受到电台的电波频率,经过转化,把电波转化为声波。调频的特点是载波的幅度始终不变,频率则随着音频信号大小变化。调频广播的频带比调幅广播宽,所以再现的声音高频丰富、逼真,杂音也较调幅广播小,特别是在聆听立体声高保真音乐节目时,更是调幅广播无法比拟的。调频广播的另一个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因为干扰主要是影响载波的幅度,对载波的频率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在接收机中用限幅器很容易将干扰消除掉。

2、数字音频广播

调幅和调频广播传送的都是模拟信号,属于模拟广播,受调制方式和带宽的限制,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和失真的积累,以及电波多径传播产生的衰落,严重影响了传输质量。广播媒体采用数字技术,产生了数字音频广播。数字音频广播(DAB)即数字广播采用数字技术,克服了以上的缺点,消除了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和失真积累,并对传输过程中的误差进行修正,而且,DAB的数字传输系统需要的发射功率小,有节能、环保方面的特点。此外,DAB的数字传播系统采用单频网技术,所需频谱宽度只是传统调频广播的三分之一,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可以工作在VHF、UEF和L波段的不同频段上。DAB采用了COFDM调制传输技术,实现了高速移动接收功能。它有强大的传输数据业务能力和多媒体广播业务功能,在传播声音的同时,还可以传播大容量的可视信息,其中包括音讯(audio)、影像(video)、文本(text)等内容。这给广播发展带来了全新领域,也给广播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在英国、德国、比利时、丹麦等16个欧洲国家,数字音频广播(DAB)的覆盖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全球有3.3亿人在收听数字音频广播(DAB)。DAB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国际上己经形成DAB系统、接收机、发射机和网络、附加数据传输的四大完善系列标准。数字音频广播(DAB)的新数码系统就能使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音频信号数字化,从而消除一个频率只能用一个电台的缺陷,听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点播收听自喜欢的节目。正是这种优势互补性,为广播以另一种形态发展提供了条件。至此,采用数字技术的数字音频广播(DAB)就成为了广播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广播从调幅广播到调频广播再到数字音频广播,是在技术变革的推动下发展的。当新媒体掀起新浪潮时,广播人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调研,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状况,全力应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革命。

二、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状况

1、新媒体的优势

从第一种新媒体—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算起,新媒体己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史。进入21世纪后,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手持终端(笔记本电脑、PAD、移动电话等)的普及,促使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发生改变,换句话说,点对点的资讯传播成为现实。这是传统媒体一直梦想但却无法实现的一个根本转变。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我认为,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网络视频、三维全景、桌面视窗等,手机、PC、工PTV等终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交互性特征依据新媒体表现手法的区别,我们可以将新媒体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依托广电平台的新媒体,如移动电视、数字电视、数字广播、IPTV、手机电视以及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多媒体触摸屏等;第二类,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媒体,如各种新闻网站、博客、播客、IM、BZB;第三类,依托手机移动网络平台的新媒体,如彩信、短信、WAP、工VR蓝牙广告等。总体来说,第一类新媒体由于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尚处于自由发展、探索前进阶段,有个别项目一支独秀,大部分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二类新媒体是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类,目前己基本成型,是新媒体领域的主力军;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类新媒体媒体终端的手持化和个人化预示着新媒体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类新媒体前景可观。新媒体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四大特征。新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实现多样强大的传输方式和日益低廉的储存成本。新媒体将所有媒体形式和内容整合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储存、播放、传输),体现了极大的融合性。新媒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支持技术、内容来源、内容特征、收入来源、营销目标、接收终端等方面都比传统媒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处境

当今社会,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传媒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因特网作为“第四媒体”刚刚被人们接受,己经有人提出了“第五媒体”的概念。移动通讯也来势汹汹,以更前卫、更个性化、更方便的优越性向大众传媒提出了有力的挑战。新媒体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甚至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从市场资源角度来看,新媒体也正在瓜分原属于传统媒体的各种资源。与此同时,其它传统传媒也不甘示弱,报纸纷纷推出都市报、专业报,电视在频率专业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传媒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就像供大于求的商品市场的竞争一样,媒体面临着激烈竞争。在多种媒体的冲击之下,广播媒体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暴露出它固有的缺陷。首先是广告经营问题。广告经营是大多数广播电台的唯一收入来源,而它却难以实现跨地域、规模化经营,况且广告时间极其有限,需要打破单一的经营模式,引入新的资源和力量。其次是传统广播仅仅利用了人的听力功能,节目播出是依时间线性进行的,听众难以主动选择,必须按预先制定的播出顺序收听,节目播出后很难保留,稍纵即逝。现在广播虽然有了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一是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整合不“整”,在媒介集团化过程中并未真正整合资源的情况;二是在经营机制上还存在“专业不专”,在频道专业化过程中广播媒体存在定位不准、专业频道综合化现象;三是在与网络融合方面还存在网播不“网”的问题,网络广播缺乏网络特色;四是虽然通过移动网络的传输,在手机上能收听音频广播节目。然而,CN’NIC的调查显示,这个听起来很时尚的业务渗透率却只有3.50/0。用户需求的低迷、盈利模式的缺乏、业务定位的模糊,让人着实担心手机音频广播业务的前景。新媒体环境下,尽管广播媒体处境困难,广播媒体仍然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前发展。广播媒体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最大优势在于便捷性、贴近性、低成本。广播是唯一能够“解放”受众眼睛的媒体,具有接受传播的非独占性、伴随性,听众在不影响眼、手、口等器官的正常活动时,可以兼顾广播的收听,这就大大提高了广播的使用率。广播能满足直播需要,甚至能附着于手机、汽车和随身听,从而让广播成为个人媒体。随着技术的进步,广播节目的制作及收听品质在不断提高。通过广播能收听到高音质的音乐,而不像通过网络会时断时续,受制于压缩过的音质。作为听觉媒体,广播节目制作、发送成本低廉,接收终端即收音机制作的成本也很低。作为多媒体的特征,数字技术和双向技术把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全部统合在一起,实现了复合而多样的媒体利用,多媒体信息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传播方式。广播传播媒体是这一复合媒体不可或缺的一员。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步,受众文化需求的个性释放,都成为广播这一古老媒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催生出汽车消费量的增加,给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汽车消费量的增加,带来了移动人群的增加。对于正在驾车的人来说,音频广播是他们了解和掌握信息的必然选择。

三、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发展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需要客观地分析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状祝和存在的实际问题,以顺应新媒体环境的挑战和机遇。

1、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问题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己逐渐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在市场需求和全球大潮流的驱动下,媒体间除了融合别无选择。新媒体是技术的产物,它发展的每一步都饱含着技术冲动,这种冲动以技术的形式内置在各种基于新技术的新兴媒体中。手机电视、网络电台、电子杂志、工PTV以及基于WEB2.0的社区、搜索、宽带视频都是这一技术冲动的亮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得到普及,手机得到普及,IPTV也基本上普及了,广播可否从中有所作为,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新路呢?如何与网络、手机、IPTV等新媒体融合,同时展现广播的个性魅力及原有优势,是广播媒体发展函待解决的新问题。

2、广播与网络融合的问题

广播媒体与网络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互联网的传输带宽和用户市场,网络广播尤其是视频广播需要高速宽带网的支持。尚未形成稳定的受众群体也是目前困扰网络广播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广播受众,大多数没有通过因特网来收听、收看广播节目。与我国各地的开放意识、经济情况、竞争意识有很大的关系,网络广播发展呈现出“东多西少”,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经济发达、意识开放的一线城市。由于教育程度、信息条件、媒体习惯等原因,网络广播的受众呈现年轻化且文化水平较高的趋势。此外,与传统广播相比,网络广播信息量较小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管理不规范导致网络广播面临许多版权、产品行业限制等纷扰。又因为与互联网融合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使网络广播规模的扩大举步维艰;大气候的不景气对其发展造成的阻碍作用也是相当大的,使其无法形成固定的目标受众群体。网络广播的发展受到政策、资金、规模等元素的影响,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地区间不平衡。网络广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盈利模式。广告是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模式,但网络广播还没有插播广告的成功案例,用户在收听网络广播时,一般不太愿意发送短信参与某个节目中。其次是受终端制约,用户更习惯于在移动时收听广播,而网络广播必须通过电脑固定终端接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发展。其三是商业网站的节目资源缺乏。虽然网络电台的进入门槛较低,但商业网站普遍缺乏制作广播节目的专业人才,很难生产出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另外,由于网络广播很少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商业网站在购买广播节目时,也非常慎重。

四、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发展策略

新媒体给广播带来了挑战,广播媒体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广播媒体只有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解决问题、迎接挑战,开辟广播发展的一片新天地。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媒体必须进行变革,与传统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融合。

1.广播融合传统媒体

近10年来,大众传媒市场发展的多样性,使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各种媒体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会成为跨媒体传播的市场动因。跨媒体传播是指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广播可以融合其它传统媒体,实行跨媒体传播。当今,信息时代的“信息”成为媒体间竞争的“硬通货”,除了在自己的领地里流通,如何在其它媒体的领域周旋,成为广播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考虑的问题。广播与其他媒体如电视、杂志、报纸合作,能实现广播节目的高效传播和广播产品的再产品化,可以使资源由多个载体共享,为核心内容打造不同的载体模式,发挥集约效应;能扩大受众覆盖面、降低成本、提高传播效率、充分满足听众需求。广播相对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可以更有效地对外扩展,开拓增值业务。娱乐电台可以办流行杂志、举办大型演出,经济电台可以发展证券财经增值服务,交通电台可以与汽车商密切合作,抓住“弯道超车”的新机遇对新出路的迫切需要,使我们广播人有理由相信,与其它媒体领域的合作,必定能将广播推上一个崭新的舞台。

2.广播融合网络资源

2009年3月上海了以“MYDNA”为主题的全球范围网络调研报告,旨在揭示人们在数字生活中的核心理念,并对比中西方消费者在媒体接触形态与习惯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网络媒体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大众消费者经常访问网站,与网络媒体形成紧密的关系,而且能长期保持极高的粘性和忠诚度。互联网的兴起给广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广播必须与网络进行多方位的融合,形成网络广播,以弥补传统广播传播稍纵即逝、仅有声音而无图文、不能自由选听节目的缺憾。广播媒体与网络媒体进行正确有效的合作和功能、价值的整合,可以实现双赢。从技术上说,网络广播是指采用IP协议、通过互联网、以计算机为终端的音频传播业务,业界已经习惯于将提供网络广播业务的音频网站叫做网络电台。网络广播有直播和点播两种主要播放形式。直播(Live),主要应用于重大活动的即时报道。它就是电台或电视台实际播出节目的网上传输形式,其优点是时效性强,生动实际,而且用户可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点播(OndemandLudi。/video)则是将节目根据内容做成一个个片段,听众可以根据标题或分类选择所喜爱的片段来收听收看。这种播放形式具有节约资源的优点,而且选择性和针对性也更强。网络广播交互性服务功能可以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有别于传统媒体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交互性。网络广播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可以加强与听众的沟通,弥补传统广播媒体单向传播的不足,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对于服务性节目更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功能的结合进一步克服广播稍纵即逝的弱势,并且通过人们对其参与的热情和需要形成稳定的用户群。网络广播实时传播功能可以进一步拓展。“实时广播”可以实现有声节目电子邮件的订购,把听众所需的节目直接发送到其邮箱里。还可以建立自己的聊天室,在直播节目时,加强听众与主持人的交流,增强广播节目的互动性。同时又可以开展网上调查,在最短的时间内反馈听众的需求,得到较可靠的节目收听数据,充分体现出它的开放性。

3.广播融合移动多媒体资源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电脑终端、手持终端的进一步便携化,无线互联网热点的增多以及3G、3.5G甚至4G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一条指定的信息能越来越精准地到达它所要到达的显示终端并呈现给想要看到这条信息的人。3G手机是手机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它能够轻松完美的在手机上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Web页、电子邮件、实时影像、实时语音等各种多媒体功能。3G手机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诸多特点,同时还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便携、互动、定向。被称为3G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也给广播带来了春天。3G对于广播而言,最重要的贡献是它将给广播带来更多的“移动受众”,而这群“动众”正是未来广播所必须争取与占领的。3G技术使移动收听更为普及,手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个人终端。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己初露端倪。手机+广播的模式将为移动中清晰收听提供保障,方便和高速地接入数据,允许用户下载音乐文件到其手机上。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①手机广播和调频收音机一样不收附加费用,方便听众收听。手机广播有两层含义,一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一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在国外,一些移动运营商又推出了基于手机终端的移动交互式FM业务。目前国际上己经形成DMB一T、DMB一S、DVB一H、MediaFLO等多个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体系。韩国从2004年开始,相继开通了卫星和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是通过卫星或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供7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类终端(如手机、PDA、MP3/MP4播放器、数码相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接受设备)随时随地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和多种信息服务的一种业务。与基于移动通信网的手机电视相比,移动多媒体广播具有频率资源限制小、收看质量高、收视费用低甚至免费等特点,因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广播媒体处在网络等新媒体日益壮大的生存空间中,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冲击,但同时也会不断为广播的发展带来希望和机会。广播应该成为现代科技的受益者,对其而言,重要的是要在科技的发展中学会变化和调整。在《南方广播研究》杂志主办的“想象广播2010”研讨会上,有学者这样预计:“展望2010年,广播将会成为跨媒体、跨行业经营的整合产业新概念。到那时,开放的社会环境和传播体制使节目生产社会化成为现实……以广播功能开发为主业,伴随其它产业渗透的集约化经营使广播的造血功能空前活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