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型材料在自动驾驶行业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型材料在自动驾驶行业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型材料在自动驾驶行业的应用

摘要:汽车驾驶自动化是随生产力与科技的发展下新兴的关键技术之一,自动化发达与应用的程度能很有代表性地显示一个国家的科技现代化水平。同时,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各种新型材料正逐渐兴起如内嵌式富勒烯、发泡材料(空气凝胶),并势必会融入生活,影响带动科技发展。本文将新型材料发展和其在交通工具驾驶自动化方面的应用综合整理,提出了在引入新型材料后自动化驾驶或将具有的优点,文章对其他或可成为为自动化驾驶发展可能有帮助的材料进行了假设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安全;轻量化;高精度;自动驾驶;新型材料

1轻量化

汽车的主要材质是钢铁,一般一辆汽车中主要由钢铁、塑料、铝合金构成,但是钢铁比重占65%,所以,轻型化发展是非常有潜力的,国际汽车品牌也都在进行可替换材料的研究,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比如全部用铝合金代替钢铁就能使车体重量大大降低,而坚固度并不下降。比如最新研制的宝马i3的电动车,四年前已经大量生产,整体车重才250kg,这是一辆电动汽车,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所以,将来的车虽然会豪华舒适但是车重会轻量化。车身质量的减轻有助于节能环保,也保证了操控性。但是轻量化不是偷工减料,而是用更好的材料去代替一些材质,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出台,尾气问题就成了车企关注的问题之一,那么减重会不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高速状态下的驾驶稳定性,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所以轻量化的路上还有好多困难。

2自动驾驶安全

自从ThyssenKrupp出世以来我们期待着有机结合设计和制造过程,以满足抗碰撞的要求,创新的结果最适合作为侧面梁在汽车的前后端,特别是在未来超轻钢的光机构。其初始抗拉强度为700米pa,液压成型可增至8米pa,相应的屈服点可由40米aP升至6米pa。a压成型薄壁管不仅可用作汽车底盘结构上的标准件ustenite对其所生产的各种截面的产品无需冷弯成型机,而是采用一套新的成型技术,然后由激光焊接而成。尽管边梁结构的形状较为复杂,在生上却只需经过几次成型工序即可完成,而TRIP钢仍能保持足够的残余成型能力来吸收碰撞事故中所产生的能量。

3高精度

3.1新兴材料工程的特征。重点应用于汽车轻量化上,新材料时多样化的,也是绿色环保的,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

3.2新兴材料有哪些

(1)有趣的液态金属又叫金属玻璃,它是一种在低温熔炼时,即行固化的非晶态金属。(2)高档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3)精细工业陶瓷。(4)高分子材料。(5)超级的光电材料与器件:如新型的内嵌式富勒烯。相比于富勒烯单体的研究,科学家们对于富勒烯衍生物的应用前景给予更高的期待值。有专家提到,内嵌式富勒烯可作为原子钟的关键部件,既能缩小体积,又可提高定位精度。“内嵌富勒烯可使原子钟小到能够安装在芯片上,从而植入手机。这种技术未来可控制无人驾驶汽车。”卢兴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两辆汽车在一条乡间小路上相向而行,路面狭窄,对它们的定位精确到1米以内是不够的,但使用该芯片后有可能将精度提高到1毫米。近期,卢兴团队也做了自己的尝试。他们发现,碳笼内两个金属原子在一定温度下位置稳定,当温度发生变化并达到某个温度值时,金属原子会在碳笼里开始转动。“利用金属富勒烯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尝试设计纳米级的‘温度计’,可适用于更精细的机器温度的测定。”事实上,科学家已描绘出富勒烯家族的应用蓝图,但市场化落地却遭遇系列的“成长烦恼”。卢兴提道:“尽管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内嵌富勒烯在电子学、光学、电磁学、医药学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但研究金属富勒烯的学术门槛较高,制备工艺技术难度较大,量产化较难,因此市场化仍然很难落地。”虽然新型材料的应用距离普及与市场还有距离,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兴材料一定会在将来的自动驾驶领域起主导作用,成为拓展汽车产业颠覆性创新驱动和巨大发展的推动力。

4结语

正如陈光祖先生说的那样,“没有新材料,新型汽车只是空谈”,自动驾驶技术也依赖于材料的革新。材料与技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萍,著.向欧洲车学习开发新材料.汽车与配件,2016(30):56-57.

[2]陈世锟,徐鹏霄,陈浩.铝、镁合金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32).

[3]郑宁来.塑料为汽车工业开辟全新发展方向[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4(03).

[4]李玉玲.新材料助推汽车工业节能减排和氏璧化工成功举办“汽车材料应用及发展趋势研讨会”[J].汽车与配件,2008(33).

[5]韩崇瑞,韩振宁,董超.试论汽车工业中塑料材料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化工设计通讯,2016(07).

[6]王利,陆匠心.汽车轻量化及其材料的经济选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3(01).

[7]詹志强.铝合金汽车车身板应用现状及需求前景[J].有色金属加工,2012(06).

[8]方剑光,高云凯,王婧人,王园.基于网格变形技术的白车身多目标形状优化[J].机械工程学报,2012(24).

作者:刘勃嵘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