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面,剖析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对“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坚持适切性、差异化重组原则,坚持以教材为中心,通过适当增删,重组课程教学内容;重视知识归纳,重视方法选择,改革课程教学方式,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占比、课程实施等一体化设计,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出满足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现状;改革
一、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
“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一般院校,既要注重人才的理论素养,能够胜任研究工作,又要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能力[1]。”因此,“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科学性,需要我们对“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以提高课程教学改革的针对性。
(一)理论教学
在减负增效的教育背景下,“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课时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这就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总课时得到削减,但是受到传统课时分配和课程教育思想的影响,理论教学的课时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仍然占有一定的优势。这就导致“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分配的不均衡性,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淡化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加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异性,过于单调、抽象,就导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形成理论教学强势,实践教学弱化现象。不仅如此,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过于注重“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出现课程教学定位失当现象,一味地追求理论的高深,忽视理论教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从而导致学生高分低能,难以胜任未来岗位需求,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选择,导致学生实践体验的弱化,从而使理论教学停留在“获得”阶段,不能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实践教学
“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它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必要环节,不可或缺。但是“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实践教学中,实验安排存在不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的时机安排不科学,部分实验安排在实习阶段进行,部分实验则和实习相独立,这就导致学生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效的融合,影响了学生“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技能的发展,缺乏应有的深度,也不利于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课程教学理论。此外,“实践教学设计过程中,实验的设计类型存在单一化现象,综合性实验比较欠缺,或者开展的数量不足,基于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实践教学安排不足,导致学生难以在实践中去有效的吸收、消化、理解理论知识[2]。”
二、基于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鉴于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
(一)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是机械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而机械类的类别众多,不同专业对“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的需求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如果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课程教学内容,显然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对“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如何重组,这是进行教学内容重组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坚持适切性、差异化重组原则。“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内容的重组要指向学生所在的专业,根据不同专业对“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差异化需求,从而形成符合专业实际的“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这样就避免学生课程学习中时间、资源、精力浪费的现象,从而使学习的内容与专业需求和未来的岗位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高度集约化。例如“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要突出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把握常用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和实际应用等。这样就使得“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发展需求。其次,坚持教材为中心,适当增删。“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并不是对教材的全面否定,或者是另起炉灶。“我们要坚持以既有的教材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框架,对教材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3],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对既有的教材进行适度删除,将与学生专业发展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加以删除;对于与学生专业发展和需求关系密切的,需要我们在既有教材体系上进行增加,或者以校本教材的方式,形成以教材为中心,校本教材为辅助的内容体系,提高“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专业的适切性。
(二)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基于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现状,我们要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从而建立起与课程教学相匹配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优化知识呈现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首先,重视知识归纳。“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涉及的类型众多,知识面广泛,如果不注重课程教学方式,学生往往难以有效的把握课程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我们重视知识的归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课程学习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从而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学习思维,能够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既注重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又能够根据“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厘清各个知识点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形成知识模块、知识框架,从而使学生从宏观上掌握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知识指导教学实践。其次,重视方法选择。传统教学模式下,“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主要以讲解为主,忽视学生能动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课程教学时,要注重教学方法选择,根据“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案例教学法、类比教学法、项目驱动法,以及实施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借助案例为载体,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能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4],促进学生对“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消化与吸收;类比教学法,主要借助于此相类似的现象或者譬喻等,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地、形象地呈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直观。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以项目为载体,将“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发展点等有机渗透在项目中,项目教学法将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目的性,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三)突出理实教学一体化设计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课程教学的成败。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的需要,突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改变当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现状,优化理论教学占比,灵活地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占比一体化设计。“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理论是学生实践应用的基础,因此,理论教学的地位不可忽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要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合理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占比。首先,理论教学要坚持适度性原则。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高职院校,也不同于其他的院校,“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理论主要服务于学生实践应用,要从培养研究性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适度削减理论教学的课时;其次,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占比。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基于这一人才培养定位,加大实践教学的占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去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并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从而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的一体化设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施的一体化设计。目前,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以双线的方式推进,一般先进行理论教学,再根据理论教学安排学生实践,部分院校实践教学安排在学生实习阶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的时间跨度、内容跨度较大,从而削弱了“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我们基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发展的需要,从宏观上进行一体化设计,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优化实验教学的类型,注重综合性实验设计,从而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阶段性整合。此外,要基于整合的视角,在学生完成“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实习为主要模式,通过实训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三、结论
总之,《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既具有实践性,又具有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定位意识,根据院校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对“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进行反思,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积极推动“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专业的融合,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激活学生课程学习潜能,合理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好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设计,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张翠翠 赵京鹤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