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金属材料工程建设成效及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金属材料工程建设成效及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金属材料工程建设成效及措施

【摘要】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专业在过去2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途径在教学科研平台、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指出了未来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路,并列举了未来持续提升专业生命力和一流品质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金属材料工程;一流专业;教学科研平台;产教融合;国际化合作

金属材料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密切,是国民经济、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1-2]。金属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2]。金属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该专业的就业率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专业就业率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本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起源于1997年设立的涂装防护工艺专业,是重庆第一个专注汽车表面工程的专业,着力服务西南区域汽车表面处理业。2005年,更名为材料工程技术,以适应高校专业目录调整。2006年,更名为金属材料工程,以满足学校材料学科架构规划,并拓展新型金属材料方向,瞄准航空航天制造,全力服务汽车产业及国家航空航天事业。2019年,成功获批重庆市本科高校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专业紧扣“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重庆及西南区域,背靠汽车和航空航天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校企协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建设成效

(一)教学科研平台质量一流,助推制造业的“皇冠”—航空航天。基于2006年建成的航空航天功能磁性材料研制中心平台,承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项目,研制“航天三高”元件助推“嫦娥”系列、“天宫”系列、“神舟”系列完美升空,成为航空航天单位磁性材料和元件的定点研发和生产基地,联合申报国军标1项。2011年,与重庆材料研究院合作共建国家机械工业仪表功能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3年,孵化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市级重点实验室、都有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015年,建成国家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校级大型设备共享平台;2016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2017年,获批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8年,获批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和重庆市教委重大项目。专业形成了集“冶炼及成分控制—浇注成型—热处理—加工成型—性能检测—组织分析—质量控制”于一体的新型金属材料完整制造链,打造了集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一流教学科研平台。(二)产教融合深度一流,服务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重庆重庆区域90%的汽车表面处理企业中有专业毕业生担任高级技术或管理骨干,100%大型汽车企业提供专业实习实训基地。2016年,与西南地区最大的汽车涂装配套厂商重庆福泰涂装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涂层新材料研发中心,22名专业学生就业该企业,专业教师1名担任高级顾问、7名中心研发骨干,共研汽车零部件高效防锈油、先进涂装挂具材料、环保前处理液并进行转化。2017年,与江苏盐城政府、江苏剑桥涂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跨省共建具有显著“政产学研用”特征的涂装设备产业研究院,共同培育涂装设计人才、共同开发智能涂装设备,服务长安福特、北汽银翔等汽车企业。2018年,重庆表面工程学会挂靠本专业。专业创新了一套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机制。(三)多层次国际化合作成效一流,拓宽师生国际化视野。金属材料工程是学校第一个全方位开拓国际合作办学的专业,与美国、韩国等国外知名高校共同拓宽学生国际视野。2008年,与韩国昌原大学互派本科生并实现学分互认,2014年开始研究生送培,联合培养学生60余人。2010年至今,引进韩国博士2人、日本博士1人,聘请巴渝海外引智计划专家4人。2018年,转化韩国有价金属先进提纯技术,与韩国昌原大学、韩国浦项钢铁、重庆潼南政府在潼南产业园协议共建资源回收利用研究院。专业形成了一套本科生互换、研究生送培、博士人才引进、高级专家引智及先进产业技术转化的多层次国际化合作办学体系及机制。

二、未来专业建设思路及举措

(一)建设思路。专业紧抓重庆打造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基地和千亿航空航天产业群契机,以“强化特色优势、促进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磁性材料和表面技术教学科研平台的整合和升级为抓手,以课程和课堂的“五化”建设为驱动,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核心,持续提升专业的生命力和一流品质,促进智能磁性材料和智能涂装技术协同服务智能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产业。(二)主要举措。1.多平台有效整合升级,保持平台一流化。(1)打造重庆市航空航天功能磁性材料及元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探索共建航国家级平台整合校级航空航天功能磁性材料研制中心、校级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大型设备共享平台、院级航空航天功能材料与元件研究制造中心,发挥航空航天单位磁性材料和元件的定点研发和生产基地优势,打造重庆市航空航天功能磁性材料及元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进一步依托国家机械工业仪表功能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及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市级重点实验室,与重庆材料研究院等探索共建国家级平台,实现磁性材料及元件的“制造链”向“智造链”转型。(2)打造重庆市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服务汽车智能制造能力整合纵湖涂装设备产业研究院、福泰涂层新材料研发中心、校级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和院级防腐与表面技术研究所,发挥重庆市表面工程学会挂靠及毕业生在西南区域的影响力,打造重庆市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涂料制造-涂装工艺-涂装设备-涂装三废处理于一体的表面处理技术智能化,服务智能汽车制造。2.开展“五化”建设,打造一流课程与课堂。(1)“群化”专业课程继续推进以CDIO、项目和案例等方式实施的核心课程品牌化工程,课程群由专业核心群向专业群拓展,重点围绕“金属材料课程群”和“涂料涂装课程群”两条主线打造,注重人工智能教育理念和科学素养培育在课程群中的深度融入。(2)“网络化”课程资源借助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实施所有专业课程资源网络化工程,重点打造《材料现代测试技术》、《金属腐蚀原理》等在线课程。(3)“新工科化”专业教材以专业教师联合企业教师、专业教师与海外兼职教师合作等方式,编写先进且适应专业特色的新工科教材,占课程门数的30%以上。注重将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与资源、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融入《金属材料制备技术》、《涂装车间设计》等教材建设。(4)“信息化”教学课堂利用雨课堂、i重科、超星泛雅和智慧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开展互动教学,实施教学方式信息化工程;着力将《材料现代测试技术》、《金属学及热处理》等打造成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至少1~2门。(5)“多元化”课程考核通过成绩分段登录、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实施考核方式多元化工程;开展所有专业课的学习过程综合考核改革,通过课堂学习讨论、作业、小测验和期终考试多个环节综合评定成绩;实施线上线下交互测试,全面考核多元评价,线上施行网上答题,线下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设立“导学考评”,引入导师对学生课程学习和日常表现的综合考核评价。3.内培外引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流应用型师资。(1)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采取刚柔结合的引进方式,实现“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突破,引进在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一线、把握领域关键技术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2)培养市级中青年人才大力实施“名师造就计划”、“三百”科技领军计划、“巴渝学者”计划和“学科带头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造就计划”,着力培养专业急需的市级中青年骨干人才。(3)培养学科交叉复合人才注重学科背景交叉,优化队伍结构。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绿智新材”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力。4.拓宽校企合作维度,创新“多校多企联盟”合作模式,共建一流专业。(1)拓宽校企合作维度在现有合作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共同制定专业运行制度、共同开发产品、共同编写标准、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共同申报地方项目及人才计划,促进专业与企业在制度、业务、发展、模式等多维度的融合互动,实现资源共商、共建、共享,真正把专业建在“产业链”和“需求链”上,提升专业的生命力和品质。(2)创新“多校多企联盟”合作模式寻找共同合作点,拓展合作单位的数量及层次,加强与重庆长安汽车、重庆材料研究院、重庆大学等大中型企业、院所和高校的联盟合作;充分发挥产业需求侧的推动作用,充分提供专业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搭建更加广泛的“多校多企联盟”合作平台;实现师资跨校锻炼,课程资源、企业资源、产业研发项目等联盟资源共享,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的宽度、深度和广度,驱动专业快速发展。5.巩固国际合作成果,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新渠道。(1)引进国际优秀资源巩固国际合作基础,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国外师资和教学资源,对接国际工程认证的评价方法与标准,改革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将国际视野培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共建虚拟教学平台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整合材料大类专业资源,与国外高校合作,探索共建数字化、集成化、开放化和互动化的材料类虚拟专业教学平台,服务学生培养。(3)共研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支持专业教师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著名大学、企业共同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开展实质性合作研发,吸引海外杰出科技人才或者优秀创新团队来校从事短期或者长期工作,推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

经过20多年的建设,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教学科研平台、产教融合和国际化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紧抓重庆打造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基地和千亿航空航天产业群契机,推行有效举措,继续提高教学科研平台质量、促进课程和课堂的“五化”建设和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持续提升专业的生命力和品质。

参考文献:

[1]苏娅,郭建波.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及应用[J].新闻论坛,2012(6):63-64.

[2]任慧平,刘宗昌.金属材料工程概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作者:曹献龙 邓洪达 孙建春 曹鹏军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