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程测量专业实训教学创新方案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程测量专业实训教学创新方案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程测量专业实训教学创新方案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地渗入到生活中方方面面,本文研究在现规模下高校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以《工程测量》为例,简要介绍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的互联网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

作为国民建设支撑的大类,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高低,与建设质量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因此,在《工程测量》这门课中做好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改革,可以更加全面地培养高素质优秀技术人才,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测量人才的需求。

1实训建设中问题

为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各院校开始的课程,特别是实践课程应与社会和行业相适应,而一般的地方应用型中职,面临着经费、仪器设备、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多种问题。

1.1部分实践内容更新滞后

对于非测绘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测绘相关课程,往往只有一门工程测量理论课程,以及与之配套的工程测量实验课程和课程结束后的实习。近年来,各高校增加了通识教育的比重,专业课特别是实践课程则有了明显的降低。一方面,用于实践教学的课时在减少;另一方面,各就业单位往往希望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培养阶段,应当在更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跟得上时展的测绘实践教学工作。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工程测量逐渐发展为将测绘、计算机、光电子、3S等技术融汇运用的新学科,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增加教学信息。而很多的实验、实习指导书、参考资料明显落后于实际工程的需要,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工程测量的实践教学。

1.2专业测绘教师较少,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应用型中职院校,特别是未招收测绘类专业的院校,工程测量教学的教师数量较少。不少相关专业都需要开设工程测量课程,于是在此类高校中从事工程测量教学的教师往往只是具有工程背景,却缺乏对测绘整个一级学科的整体把握。加之很多教师毕业后直接从事的教学工作,较缺少实际工程经验,即使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也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联系,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中效果欠佳。

1.3仪器设备欠缺,实训场地单一

随着各种测量新仪器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测绘企业已将3S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数字化机助成图等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但对于地方应用型中职院校,资金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主要的实践仪器为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对于价格较高的仪器设备,只能少量购买甚至不购买,很难实现全体学生的专业化训练,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工程脱节,不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另外,工程测量的实践教学对场地的要求较高,需要固定的,且具有多样地形、地貌的实训场地。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学校往往很难提供这样的实训场地,这对工程测量的实践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2实训改革的落实思路

2.1学习空间的信息化

传统的黑板变成了两块86寸液晶屏,教师在讲课时可以直接使用电容笔书写板书。板书换页方便,可实时保存。教室是自由讨论式课桌,每六七张课桌可环绕形成小组,靠墙一侧是50寸液晶显示屏,通过无线投屏系统,学生既可在显示屏上看到老师的教学内容,又可在课堂讨论时将本组的展示内容实时投放在小组屏幕上。配备自动录播、直播、转播和视频会议终端等大型多媒体设备,可与千里之外的其他课堂进行音视频和电脑信号的实时交互。可移动的课桌椅方便根据授课需求排列组合。采用特殊墙体材料和墙面构造,配置了均匀分布的吸顶音箱,既美观又达到良好的扩音效果。教师在讲课时即使不使用话筒,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2.2学习内容信息化

(1)专业设置。如今云物大智时代背景下的产业发生了许多变化,专业设置当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围绕“云物移大智”新技术进步实现跨界、渗透、融合。抢占先机,率先建设一批与“云物移大智”技术相融合、跨界、渗透的领先专业、特色专业,如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信息技术、跨境电商、VR/AR技术等新专业或专业方向。(2)专业改造。用“云物移大智”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专业,重构课程体系。拓展专业口径,提升工程能力。(3)实训室提升改造。将“云物移大智”技术充分应用于装备提挡升级和教育实践中,解决现今教学实践的痛点、难点。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建设智慧实训室等,将VR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教育,打造VR智慧实训室,进行全景式探索和互动式实操,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下理论课枯燥抽象、学生兴趣不高,部分实训耗材成本高、风险大、不可逆、场景难以复制、学生实操机会有限等突出问题。(4)公共课改革。顺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融入“互联网+”课程,将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基础纳入公共计算机和物理课程中,让学生熟悉各种传感器的功能和接口,熟悉射频技术(RFID)的运用;把大数据基础纳入公共数学课程,让学生懂得将基本的大数据知识应用于常见领域等。

2.3教学平台性细化

《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训,对测量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是掌握实训内容的重要影响之处。相较于以往的理论实验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将原有的传统模式打破,采用了“理论集中实训”的新型方式。通过理论实训学习后的集中实训,既能系统地复习巩固理论知识,又能集中式进行仪器操作训练,更大地保证了学生对于仪器的熟练程度,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练就扎实基本功。理论课期间完成基本操作的讲解,将提前录制的使用视频上传至网络实训中,在实训周给各小组分配不同任务,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结合校园测量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训平台,教师提供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明确集体的力量和自身的重要性。在辨证关系中引导学生养成自我价值肯定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结语

要想做好实训教学对于互联网的应用,仅以上几点是不够的。在落实过程中,离不开教研室老师的集思广益,离不开科研平台的支撑。因此在落实教育中,必须要充分利用科学研究项目,紧跟先进的研究方法与理念,在教学中保持领先的步伐,才能建设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洋洋,韩月娇,王丽敏.项目教学法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4(19):256.

[2]郑明贵,刘新长,于晓伟.项目教学法在道路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4):81-83.

作者:蒋文慧 单位: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