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古代建设项目的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古代建设项目的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古代建设项目的管理

本文作者:夏泽融        单位:四川大学

1建设项目管理背景

封建社会,不允许自由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从唐朝开始,就有关于建筑项目的详细规定,例如建筑的规模和样式,特别是建筑颜色,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等级的象征,例如汉代富丽堂皇的色彩只属于皇室,对于民间用色要求极为苛刻和严格,对于建筑的标准工时定额、建筑用材的尺寸和种类都有详细的规定。在宋代就有《营造法式》一书来规定和约束设计的工艺和用材、色彩。这种政治上的原因一方面限制了建筑多元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建筑无论是在建筑样式上,还是建筑用色、建筑空间甚至建筑意境上都追求高度的和谐和统一的美感。

2建设项目管理分析

2.1模式分析

在建筑项目中,对于建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工匠大多数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他们虽然是项目的设计者、施工者,但在实际操作中真正有决定权的还是政府官员,在项目活动中“水木作”是中间的协调者,相当于今天的项目工头。比如嘉庆年间的孙南来,完成了很多优秀的项目作品,大型的或者小型的都有迹可循,然而那个时代,孙南来仍然是一个“闲散”的工匠身份,没有社会地位,对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即使是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也是没有尊重可言的,这对工程建筑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极大地限制了古代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匠的服役性质的劳动实际上没有实质的收入来源保障,甚至有的政府官员聘用专职的工匠,这些都无形之中加大了建筑行业之间的压力,在建筑工匠中大多实行“师徒”性质的技术传授,技术性的东西一般是以财产的形式来保护和继承,不能和对等行业的技术形成知识交流,这种相当程度上的狭隘性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一个固定时代的建筑风格始终是一成不变的,建筑颜色、建筑模式和建筑空间都是同一种风格,虽然有利于统治者的阶级管理,但也对自己形成了约束,不能自我突破和创新,从精神层面上说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的创新意识。

2.2造价管理分析

施工技术的严格制度化,保证了建筑项目造价的可计算性和可预测性,在项目开始之前,就有严格的详细规定,例如建筑材料采购中的材料(木材、石灰、涂料等)种类、市价、数量和人力物力开支,有专员进行详细记录,在施工之后对项目开支进行核对和审查,然后上报给政府阶层。所以,在一个项目完工之后,往往能对项目拉开至精确到一分一厘一毫,稍有不对,轻则自己填补资金漏洞,重则因此获牢狱之灾也是有例可查,这对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项目建设效率、质量控制都有益处。

2.3质量管理分析

政府的参与和介入使得建筑项目的质量得到严格控制,对于出了问题的项目,惩罚一般都较为严厉。在一个工程之中,主要负责人对于项目的控制和把握是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筹码的,例如明代的项目施工实名制。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比例配置,路面铺砌砖瓦的严格预算,都是谨慎小心的完成。最好的例子就是明代修建的明城墙,由于其重要的防御战略上的作用,必须保证其城墙的耐久和坚固,据说为了使城墙达到坚不可摧的预期效果,每一位工匠要对自己铸造的砖瓦实名制负责,并且会将两位工匠制造的砖进行对撞,破碎砖瓦的制造工匠会被处以严厉的刑罚。在这种严厉的制度下,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质量,使得明城墙历经风雨依然耸立一方。这种苛刻的建筑管理模式虽然并不可取,但的确相当大的保证了建筑施工的质量,留下了数之不尽的优秀历史建筑。例如清代姓雷世家对建筑就采取家族式的模式来进行严格约束,保证质量和效率,所以雷氏家族也是为数不多的获得阶级地位的工匠之一。

3管理思想分析

3.1狭隘性

在项目进行中,一般只是聘用固定的工匠来进行“复制式”建筑,对于建造的样式和材料都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工匠来说只准世袭制进行技术传承,不准迁业,对于很多优秀的建筑工匠,甚至是设计师,都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建筑工艺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鲁班、公输子、雷氏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在古代也只是匠人的身份存在,不得不说是古代阶级制度下的悲剧。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建筑学,工程管理等学科的开设,各色建筑论坛、建筑交流会,还有网络上庞大的建筑资源共享,都为信息化的今天创造了很大的自由空间,是时代的幸运,也是时代的进步。

3.2模式性与统一性

建筑的管理过程是一个高度相似的模式。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项目的高度相似性使得建筑项目的管理流程也形成了完全统一,例如一套图纸可以建筑多个房屋,在追求不断变化的我们看来,单调而又缺乏个性,缺乏想象力。在现代管理过程中,由于建筑设计的自由性使得建筑的多样性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和改善,所以建筑模式也是多样的。对于管理者来说,不应当照搬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规章制度,而是根据实际的项目工程来制定特有的建筑管理模式,实际上一个项目的自身差异性如果增大,就不可能会有与之相对应的建筑模式来提供参照,所以一个没有阶级约束的时代就应当将社会思想反映在建筑中,才能不断创造出好的作品。

3.3制度性与皇权性

在封建社会往往过分强调皇权的重要性,例如三国时期邺城开创了一种严格的里坊制度:平面长方形,整个城市是一种棋盘式分布,“里”和“市”由高墙包围,按时开启,城内功能分区严格划分,是不容许民众的自由的存在的,所以民主化的意识被压制,创新也就不复存在。及至唐代,由于大气开放的城市环境,里坊制度才渐渐被废除。这种制度性的管理模式使得一个时代的建筑停留在一个刻板的风格上面,没有人有权利去更改,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在现代,人们已经有了最大化的自由和创作空间,使得人民的自我创新意识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社会才会不断进步。另外在项目进行中,严格的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和效率,在建筑项目数不胜数的今天,建筑项目的不再受约束也使得建筑质量和建筑效率往往停滞不前,甚至相对于古建来说略有退后,这也是我们应当借鉴的地方之一。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经济的控制和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环节都有着太多的漏洞和欠缺,相比较于古代项目的管理,缺乏极大地自我约束能力和严格的管理规范,甚至还有贪污或者滥用职权的事情存在。在这一点上应当加以注意。

3.4管理体制的系统性

我国在汉武帝时期就形成了特有的工程管理的制度,即工官制度。对于古代大型的工程,已经有明确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古代大型建筑工程在管理上的系统性,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和具有研究价值的。以清代的惠陵工程为例,在确定工程建造地址后,派出四位大臣负责承修,并组建寝陵工程处,形成一套直接向皇帝负责的工程管理机构,专职负责办理寝陵的规划设计,招商承包,监督管理,实施营建等一切事物。它以内部档房为管理核心,辅以印房、印库两个职能部门,以及样式房和算房两个技术部门,同时还要成立一个与工程处平行的监督审查机构。而且各个部门的职能明确,不可替代。比如印房,它是工程的正式管理机构,需要皇上的批准才能成立,其主要职能是掌管都统印信,办理章奏文移,协办各项事务。样式房的主要职能是营建设计,它绘制建筑工程图和制造工程模型,然后根据图纸和模型提供的信息按比例建造和施工。算房一方面负责核算土方量,另一方面统计工程物资,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并作出工程的预决算。算房里面的师傅也就是现在的造价工程师了。管理体制的系统性在其他建筑工程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都江堰工程,颐和园工程。种种例子足以说明中国古代大型建筑工程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和有效的工程管理体系,使得工程得到系统的管理,实现了管理职能的合理分配,提高了古代大型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优化了资源的配置。

4结论

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建形成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在政府的参与和领导下的官式建筑,另一种是带有自主特点的民间建筑。而民间建筑大多是小型住宅和院落,大型建筑少有涉猎,所以大型古建多是中央政府掌管(其中包括舟车、仪仗、山泽等),由“工官”制定法规法令、设计规划、征集工匠、购运建材各个环节,实行统一管理与领导。这种管理模式在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细的今天,有利也有弊。对于现代社会,一方面要杜绝古代管理者的“专政专制”,避免闭门造车,对建筑采用古代的“复制”手法,应当追求创新以设计出更多有新意的作品,不受“模板”的约束和限制,同时也要学习古人严谨的施工过程、高度的责任心和自制能力,借鉴古建项目管理中的制度性原则和古代建筑工匠和管理者的工作态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