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市政工程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市政工程中易出现问题分析
1.1设计阶段与施工前期问题及对策
1)某高校热力管网施工前,工程师发现供热管网设计比较合理,但是热交换站位置欠妥。热交换站位置原设计在图书馆地下室内,其弊端是:a.图书馆是需要整洁安静的建筑,与供热设备和相关工作人员类别相差比较大,工作起来容易相互干扰;b.出入图书馆管线较多,而且原设计换热站与出入地下车库坡道之间空间狭小、管道密集,各专业管线位置、高程不易避让,要求的间距无法满足;c.此热交换站供热的几栋建筑,竣工时间早于图书馆2年~3年。如果早竣工的建筑要正常使用,就需要图书馆在建设期间换热站先行使用,这样就会加大防护措施费用,使图书馆建筑形成边施工边使用的局面,后患无穷。以上是校园总规设计师的作品,突出了校园的美感,轻视了各建筑群的功能。通过各专业工程师与各设计单位多次协商,最终将换热站移出图书馆。
2)某市政工程施工前期,工程师在核对市政雨污水管与某几栋单体建筑内相关管道的位置时发现,市政设计中的几趟废水管为多余设计。因为该园区的废水设计主要意义是回收楼内废水、再加工利用。而此几处废水仅为水量很小的室内地漏排水、排水沟排水、喷淋系统末端泄水装置泄水等,回收价值极小。甚至还将两处标有YF的负一层卫生间压力废水(实际为污水)误认为可回收的废水而引至市政废水管网内。工程师果断决定取消此几栋建筑周边的废水管,并征得设计师同意。经核算,此项修改节省工程造价30万元~40万元。类似工程实例证实,施工前期认真看图核对,能及早发现设计问题加以预控,大大节约工程造价。
3)某住宅小区供热管网施工时,发现原设计图管路走向没有考虑小区原有管道的保护。工程师在做了大量调查分析工作后,针对院区新管线与原有住宅区旧管道的穿插,合理调整了原设计供回水管线的走向。其结果避免了几处与旧区污水管道的交叉,与新区电缆沟的交叉,避开了高低区给水、消防喷淋管线密集的区域,节约大口径供热管道约300m,并有效减小了管路的沿程损失,提高了供热效果。
1.2施工组织问题
1)工序衔接问题。某供热工程某管段施工,管线位置紧靠行车道路边沿,第一次管沟开挖前没有与道路施工方协商,开挖后又不能很紧凑地安排管道焊接、探伤检测、接口保温等工作,为保证道路施工按时完成而将开挖后没有进行管道施工的沟渠回填第二次管沟开挖后,正值采暖期临近而无法调动焊接工人,又正巧相邻一段道路铺油,为避免道路边缘塌方又一次回填。两次开挖两次回填都没有让该铺设的管道埋入其中。期间发生的机械进出场地费用无端浪费,也没有按规定时间完成工程,工期和费用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2)与相关参建方对接协调问题。市政工程常有多家施工企业同时进驻同一片施工区域,涉及的专业繁多,环境复杂。各施工方除了制定自己的施工计划外,还需提前与其他施工方沟通协调。某市政低压线路工程施工,电缆穿线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发现单体建筑配电设计的电缆型号与市政电缆不一致,经与设计人员核对,才发现原来是设计人员选型时把外形类似的两栋楼搞混了。这种问题的出现,一是设计人员不够精心,二是施工前期对接不够。设计和施工前期这两个关口把不住,会导致许多严重问题。比如工程安全问题、延误工期问题、费用增加问题等等。此标段工程技术人员接受教训后,每当施工一个片区时,都事先搜集沿路各单体建筑各专业管线的规格、位置、标高、避让原则等等,并适时组织相关参建方技术人员结合图纸和现场对接,对设计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早调整或修改,使各专业管线敷设更加贴近现场实际,更加科学、合理,保证既实现单体功能,又整洁美观。
1.3工期、质量、造价的相互关系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人们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安全,有时迫于工期压力而不惜付出很高代价。还有的人认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与结构安全无多大关系,大不了坏了再修,人为地降低了质量。在追求工期成为唯一目标的高压态势下,各责任主体不顾正常施工程序,出现后果:1)抢出了工期,牺牲了工程质量;2)在不合理的工期内要求工程质量,必然采取特殊措施,工程造价无限制追加;3)抢工期过程现场混乱,返工频发,反而制约了工期的实现,又造成不必要的费用增加。某市区微循环道路改造施工时,消防管道施工、管沟回填、整路基、铺水稳和路面铺油的速度都非常快捷,工程完成后,人们行走在表面平整的路上还比较舒服。但是未到一年,管沟挖填的痕迹就日渐明显,还有若干处空洞与塌陷。紧逼工期,返修率加大,后期费用增高。某高校园区内,市政工程施工单位为赶工期,与单体建筑参建方协调工作未达成一致就进场,也没有先行铺好施工通道,造成多方施工单位纠纷不断。施工期间对场地情况了解不够,停水断电频发,现场一片混乱:给水、消防、雨水、污水、强弱电等管线施工时,不能按照规范要求的间距敷设;各种检查井没能照图纸要求现场浇筑;压力管道的压力试验省去;雨污废水管道的闭水试验省去;电力检查井的防水做法省去。整完路基才想到应该穿越的管道漏做,强、弱电穿线时套管不通,铺油时路面塌陷又重新修补。这种非正常施工,必然是秩序混乱、效率低下,质量得不到保证。无序施工就无法保护成品,修补甚至返工代价提高,让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变成环环制约、举步维艰,反而更不利于工程进度的推进。同时,简化或省略了必要的工序,无法实现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同步性和可追溯性。
二、有效推进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
通过对市政工程易发问题根源的分析,总结施工管理的经验教训,市政工程管理者在引起深思的同时,更要探讨有效推进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
2.1设计阶段质量要求和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工程造价的源头,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工作责任心,这是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的第一道关口。设计人员在汇总资料和出图阶段,不仅要一丝不苟地核对信息,还需结合现场情况给出关键节点的详图。设计师除了加强学习,灵活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之外,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图纸出错。另外,各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协调也很重要,如果这个阶段各专业工程师配合不好,就会在图纸上留下漏洞或专业间出现相互矛盾之处,到了施工阶段就会出现较大变更。如果发现问题不及时,还会造成返工、浪费材料、延误工期等重大问题。业主方在委托设计过程中,应给出明确的设计范围、详尽的设计依据和科学合理的设计周期。避免边设计边施工、图纸进度跟不上施工进度的情况发生。设计者也应多接触工程现场,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2.2施工前期的预控
许多市政工程实务证明,施工前期对质量、进度和造价的预控,意义非常重大。1)图纸会审。图纸会审不能走过场。会审前施工方、监理方和业主方技术人员都要认真看图,找到问题,提前做出调整或修改。会审中能解决的问题绝不拖延至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足够的提前量才能保证施工顺畅。施工过程顺畅才有利于实现质量进度和造价的控制。2)工程对接。施工前期,市政工程施工方应主动与其他参建方对接,及早发现问题,提前做出应对措施。这个阶段如果能把问题及解决办法找到,又能把各专业、各工序的交叉施工安排得井然有序,就能保证工程质量,稳步推进工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3)工期计划科学合理,措施得当。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的制约因素较多,内部、外部关系的协调难度非常大。施工单位投标时均有相应的工期计划,然而进度计划形同虚设的情形也常常见到。制定计划时考虑的因素不全面,保证措施不得当,必然使得进度计划流于形式。
2.3组织协调
做优质工程,需有一个组织协调能力很强的工程管理团队,应强化工程质量意识和使命感。施工方要加强诚信建设,打造精品工程。各专业技术骨干应具有精细化施工和科学管理的各项技能和责任心。另外,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控制工程造价必须有健全的责任机制。施工方自检自控是基础,做良心工程。监理方有效监管是关键,不敷衍不手软。业主方依法合规、统筹管控是实现目标的强有力保障。
作者:王芬兰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校园规划与建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