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研究水利工程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水利工程更新改造任务繁重
大部分水利工程在20世纪50—70年代通过群众运动的方式建成的,加之受当时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标准低、质量差、管理设施不配套等问题。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近几年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对老工程的加固除险和更新改造,大大改善了运行环境和管理条件。大多水利工程仍存在工程隐患,不仅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还威胁着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2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差,管理技术含量低
大部分水利工程位于偏远地区,环境恶劣,交通不畅,职工构成有相当部分是当地农民工,或就地安排的子女,队伍不断膨胀,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低效人力资本过剩,根本无法实行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无法满足工程管理和安全运行的基本需求。
2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6点对策和建议:
2.1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理念
管理好水利工程是发挥水利工程正常效益的关键。对水利工程而言应该树立三分建,七分管,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管理理念。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21号文件的精神,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确保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2.2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积极做好新一轮水管体制改革。强化公益性,规范准公益性,放活经营性。落实由自治区财政承担的区直水管单位公益性“两费”和南疆三地州及国家级贫困县公益性人员经费。落实由各级财政承担的水利工程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各级水管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原则,应将管理和养护分离开来,建立专业化养护队伍,提高水利工程养护水平,降低水利工程运行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3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水价改革是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基础,要高位推动,形成区、地、县三级联动机制。合理确定灌溉定额,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全面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行水管单位加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管理模式,完善水管单位计量设施,全面推行终端水价制度,合理确定末级渠系水价,确保末级渠系水费全额用于末级供水的管护。继续完善“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制度,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2.4加强队伍现代化建设工作
全面提高基层水利干部职工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大各类水利人才的引进、培养和选拔力度,完善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敢于吃苦、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水利人才队伍。加强水利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强化管理队伍的技术培训,制定好激励机制,真正调动管理队伍的积极性。
2.5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建立完善水利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防汛抗旱决策指挥系统,基本实现防汛抗旱决策指挥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要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要建立健全水利基础数据库和综合性数据库和信息平台,覆盖水文、水资源、河湖、水工程等,为水利建设和管理提供支持,为水利服务社会、提供现代公共服务创造条件。
2.6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
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积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深入分析研究该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通过工程管理考核,规范水利工程管理行为,维护水利工程的完整性。提高水利工程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水利单位整体形象,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3结语
目前水利已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新疆“水利兴则新疆兴”。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水利管理工作不仅局限于管理的技术手段和体制制度层面上而且还包括思想理念、思维方式,管理者的素质水平等方面。只有全方位、多层面地把握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与时俱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步完善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作者:艾斯卡尔·吾休尔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管理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