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程管理问题研究(6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现如今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工作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的水利工程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在建设和管理方面,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倾向于节约型,我们更应该对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和建设问题起到一定的重视,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技术能力和不断完善相关有效的管理方法。本文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给出相关的有效解决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对策
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比较广泛,而且新疆地处的环境也相对偏僻,涉及的内容点也相对较多,这就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针对百姓们的饮水和灌溉技术还有小型的水库、蓄水池、灌溉区和引水工程等等相关的问题和内容。这是我国新农村中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核心内容,并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民的生活和劳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化操作步骤[1]。
一、在面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和进步一直都关乎着我国的新农村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并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是水利工程事业中的基础实施内容,它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仅能够帮助进一步加快当地的农业事业的发展进程,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问题指的就是农村的饮水、灌溉、蓄水、抗旱等等一些与水相关的重要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的内容与农民的生活分不开,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和内容。但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也会对农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加以深讨:
(一)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还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管理职责没有明确
对于传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阶段仍然采用的是旧时的粗放管理形式,设置上缺乏一定的专门监督和管理部门,而且没有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所以经常性的出现一些问题:就像技术灌溉中的设备的老化和年久失修问题,供水管道没有进行及时更换而遭到严重腐蚀,管道腐蚀过后的水量流失,还有就是一些设备已经存在问题但是还在坚持使用。我国其实政策上要求农民参与到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去,但是还是有很多农民的参与意识不够积极,再加上制度上的不完善就会大大降低农民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这就明显证明着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还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管理职责没有明确地进行划分。这部分人员认为该项工作还不能有效地连接他们的经济利益所以直接选择忽视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内容。
(二)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不熟悉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运营不善
现如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由于组织内容上的不完善和不健全往往导致管理运用的形式单一,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逐渐打消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无法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项目完整地进行下去。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没有设立一些专门的管理机构,一般就是村民自主进行管理,还有一些地区根本就没有管理人员,这样就会造成这方面人员责任感的缺乏,就更加谈不上为农业发展做出实际性的经济效益。而且一些管理人员过分看重建设而忽视管理。(多个)农民缺乏一定的管理维护意识,并且业务能力水平不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管理人员一般都不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思想上还会存在一定的懒散性,没有自主学习意识,整个队伍的人员水平就会整体下降,而且基层人员缺乏相关的实质性经验,深造机会少,不能承担重要的工作内容。缺乏资金上的优势,也没有足够的宣传力度。
二、在面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能够积极实施的有效应对手段和方法
(一)完善和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机制,明确人员的职责权限
如果想要改善现阶段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进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确人员的职责权限做到分工明确,不同的人员要有针对性,对自己工作的内容慢慢加深研究和理解,逐渐掌握这方面有效地重要方法。明确工程实施的主体,应该有效地做到政企分开管理,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新型思想理念,不断提高工作的效率,从而发挥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真正意义所在。管理人员要及时地发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问题,一旦发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严重事故,就要根据指定的相关规定和流程走正规化的办事手续,不能想当然或者随意更改操作步骤,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理性化。遇到严重的过失要追究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具体每个人的工作的内容和职责,有效地维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内容,帮助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最大限度的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意义,无论上经济上的利益还是社会上的意义。此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也要满足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需求,积极配合做到共同发展[2]。
(二)积极转变原来的传统理念,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它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施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严格把关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不断完善和健全这方面的工作机制和理念,准确地掌握该项工作的中心点,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要深化改革机制,建立多元化发展方向,不断激发农民的办事积极性,争取资金和政策上的全面支持,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基础。
(三)管理和建设相分离,培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化的人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农田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具有长期化要求的工作内容,所以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我们要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不可因为一定的局限性遏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和进步。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各类型人员做系统化的培养和教学,提高他们的综合办事能力和专业化素养。还要大力提倡和应用新型的技术和设施,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化的发展随时都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并且要根据实际的市场机制和具体工作内容,完善用人机制,鼓励专业化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优势化水平,自主学习,保证整体的人员能力总值。同时采用管理和建设相分离的模式,不断维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内容[3]。
三、结束语
我国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却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均问题,所以我国的治水工作一直从未放松过。中国新农村的发展中是当今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主要缩短农村和城市间的差距,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和党关心的重要话题之一。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组成,我们重视这方面的内容的建设和实施,加大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处理建设改进问题,既要保障这方面工作的正常运用还要不断创新和发展这项事业的新格局,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改进的过程中要保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科学的、有效的应对方案,这样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不费吹灰之力。
参考文献
[1]李芹,吕建国,刘瑞凤.试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3,22:203-204.
[2]崔世彬,张庆华,马静,曹三海.泰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08:38-41.
[3]贾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的对策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21:135-136.
作者:刘建刚 单位:奇台县半截沟水管站
第二篇: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水利工程管理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有必要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笔者从质量、安全及成本3个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有效得到解决,将严重阻碍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建成运行,致使水利工程隐患重重,从而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解决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势在必行。
1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能否成功建设,其首要任务就是确保工程的质量,这是水利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水利工程管理目前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其一,水利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够不完善,缺少对质量问题的明确制度,导致质量管理工作较混乱。其二,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由于工程项目多,对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缺乏持久性,进而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例如,部分水利施工企业的施工资质不够,为争取中标,招投标阶段采取借用资质、借用人员的方法,但是业主部门把关不严,从而造成实际工程施工人员水平不高的现象。质量管理的关键性在于竣工验收环节,同时也是预防质量出现问题的最后一道门。而在实际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监督部门监督力度不够,致使竣工验收效果难以发挥;最后,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出现的不合格建材与偷工减料也是导致水利工程质量发生问题的重要根源所在。
1.2安全问题
施工安全问题长期存在,但可有效控制、降低风险。部分工程施工中对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容易造成大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问题大部分是由滞后低效的管理方法所造成。由此可见,当前水利工程事业的安全管理水准亟待提高。具体来说,这种滞后低效的管理方法体现在如下几点。
(1)施工企业没有足够的重视安全管理,在思想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懒散。
(2)施工安全体系不够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也缺乏完善。
(3)严重缺乏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安全设备或设施不齐全,经常出现紧缺状态。最后,一些施工安全资料存在填报不真实现象,施工建档欠缺规范性,现场安全方面存在的缺陷比较突出。总而言之,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碰到的突发性问题,水利施工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应当对其正视并采取有效对策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3成本问题
成本问题一直是水利工程项目比较敏感的问题。在千方百计地降低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的同时,也要考虑追求自身的高质量,以此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也是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所以,加强成本控制是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的重大任务。但是在水利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当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并且导致水利工程成本问题的发生。
(1)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投标市场竞争中,投标风险与投标费用控制难度也正在日益加大。
(2)项目评估标准缺乏统一性,评估思想与方法既传统又比较混乱,欠缺创新。
(3)有关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不够强,浪费了很多资金与资源。
(4)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面流于形式,没有获得应有的实际效果。
2水利工程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1)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工程项目若想确保质量符合要求,首先要在思想意识方面入手,水利工程也不例外。充分讲解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后果,让其在思想方面认识到质量管理的关键性,致使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严格把好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水准得到有效提高。强化培养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对于操作技术与精密度要求具备一个更高的水平,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难度比较大的工序需要从技术能力方面入手,使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得到有效提高。
(2)严格的技术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包工队伍缺少施工资质、技术水准与质量管理,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发生。在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转包与分包时,适当提高包工队伍的准入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此便能从源头上淘汰掉部分不合格的小型施工队伍,从而有助于严把质量入门关。
(3)强化监管与质量责任制。水利工程质量是否过关,与项目负责人是否对质量方面投入足够的重视息息相关。因此,水利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对质量问题提起高度重视,实行工程质量的终身责任制。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要严格实行管理责任制,将施工现场的质量责任制度层层落实到位,一旦发生质量问题,能够按照责任制将责任追究到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水利工程质量。
2.2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
(1)强化安全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想做好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地来说,施工企业需要提前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加强现场管理的力度,将安全管理每个环节加以细化,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组织编写与实施设计安全方案,对安全系数高的项目的管理力度要加强控制,便于具备完善的体系认真落实管控。
(2)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强化安全防范。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于是否具备良好的安全预防措施,施工企业必须从全体员工的思想方面抓起,逐渐提高领导人员的认识水准,让他们对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明确在心,将安全施工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到底,同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积极开展培训、动员等活动,用过宣传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执行安全管理时一定要切实加强现场控制,从而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
(3)完善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水利工程的安全建设有赖于管理好各个环节,例如加强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评定等环节的控制。按照工程施工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严格管控事前、事中与事后的每个环节,对于原料、成品等的安全管理要引起足够重视,这样有利于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3加强成本控制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成本管理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而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又是成本控制。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加强成本控制,从而使成本管理水准得到提高。首先需要从水利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科学合理编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定额,为项目评估获得有力的依据。其次,要明确工程项目的特点与管理目标,同时可将其当作成本考核的可靠依据。再者不断加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监督与检查力度,健全工程项目的内控机制。最后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及时纠正或改进那些不规范行为,以此实现成本管理的常规化与动态化,从而有效减少工程项目的损失。
2.4实现项目系统化、专业化与信息化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企业应当努力对管理人员加强系统化教育,积极发挥各种级别的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用处;再者,水利工程管理若要实现专业化,重点在于拥有一批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管理型人才,这批人才一定要精通水利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唯有如此方可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化。此外,随着国内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在水利工程管理当中,互联网技术早已得到迅速渗透。因此,水利企业可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新技术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水利工程,从而实现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
3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利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在努力提高个人专业技术水准的同时,要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同时将问题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制胜策略,最大程度地保证水利工程管理水准得到有效提升,在确保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同时,最大化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从而能够有力地推动我国水利事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师忠耀.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思考[J].水利技术监督,2010(02).
[2]刘忠强.刍议如何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3).
[3]张心辉.浅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几点体会[J].内蒙古水利,2009(04).
[4]张荣.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11(04).
[5]赵文.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9(08).
[6]邢德龙,白育刚,和忠.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探析[J].海河水利,2010(06).
作者:郭勇 单位:辽宁省水利厅
第三篇:工程管理模式发展及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管理的模式也多种多样,管理产生效益越现重要。本文从分析我国现有的几种工程管理的模式入手,解析我国当前工程管理模式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现状
1我国工程管理的模式
(1)业主自主管理模式。即业主成立建设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对设计单位,招标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等进行管理和协调。
(2)DBB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模式。其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
(3)CM模式即建设-管理模式,采取分阶段发包,由业主、CM单位和设计单位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CM单位负责工程的监督、协调及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定期与承包商会晤,对成本、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并预测和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化。
(4)DBM模式即设计-建造模式。在项目原则确定后,业主选定唯一的实体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设计—建造承包商不但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负责,而且可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专业人员自行完成工程等。
(5)BOT模式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靠私人资本的一种融资、建造的项目管理方式。
(6)PMC模式即项目承包模式,就是业主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7)EPC模式即设计-采购-建造模式,在我国又称之为“工程总承包”模式。
(8)Partnering模式即合伙模式,是在充分考虑建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工程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2工程管理模式特点简述
(1)工程管理的模式众多。可以依据工程的规模,性质及风险管理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每个模式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如DBB模式的优点是通用性强,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监理方,各方均熟悉使用标准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缺点是工程项目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索赔。
(2)参与者众多。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造价咨询单位等。是一个多元化的集中体,涉及各方的利益。工程管理就是在多元的关系中找到最佳平衡点的过程。
(3)工程管理的模式划分主要是依据工程建设的顺序来划分,依据工程设计—招标—建造—移交的过程划分不同的管理阶段。
3我国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行工程管理模式众多,但总结起来可归为三类:一是业主自主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业主参与度高,能及时有效掌控整个工程形态,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但是业主内部管理的成本较高,且内部协调很重要。二是委托项目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这种模式的业主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获得较高专业的服务,但是项目管理公司的优劣对于工程的影响很大。三是BOT的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投资公司解决业主资金问题,但是工程受第三方制约较大,风险较高。在我国不管采用哪种工程管理模式,都出现的一些我们不能忽视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不管是业主自主管理,委托项目管理公司管理还是引入第三方投资公司,都无疑面临如何对这些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问题。我国目前的工程管理模式注重方式的提出,却忽视了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列如BOT项目管理如果遭遇资金不足,投资公司破产等问题时,该如何应对?委托的项目管理公司弄虚作假,不负责时,又该如何监管?监管体系的缺乏导致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都大打折扣,工程的成本上升,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出现整个项目停滞瘫痪的现象。如何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防范这些情况的发生是目前工程管理上面临的难题。
3.2缺乏多角度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
现行的工程管理模式众多,但是大部分还是从工程建设的程序划分。从建设程序入手管理是一种直接而且有效的管理模式,但并不意味着唯一。换个角度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角。比如,可以从资金流量的角度分析投入产出。影响资金流量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在哪些阶段可以采取措施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也可以从合同管理的角度入手,工程管理实则是一系列合同的联系组合。如何将这些合同进行有效的集合管理也是一种工程管理的思维。但是目前的工程管理缺乏多样化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比较单一且固定化。不利于工程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3.3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
信息化管理是当代社会能简化操作,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我国信息化管理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CAD,算量软件,计价软件的应用确实提高了看图,计量计价的准确度和速度。但只是针对特定的工程用途,不能满足工程管理需要。信息化的管理是一种全面数字化,可操作化的管理,工程中各个阶段的数据都能随时进行调用和分析。每个工程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实现真正的数据化,科学化管理。
3.4精细化的管理意识和方法欠缺
工程项目管理是整体的项目管理,由一个个小的基础累积起来的。过分去强调大的方面,却容易忽视一些小的细节管理。例如很多施工单位在现场都有安全管理条例,但是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对施工工人进行安全培训,讲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监督检查,排除安全隐患。注重不能仅仅是流于形式,而是应该真正把细节管理落到实处。
4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4.1建立工程质量信用体系
诚信是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同样的,立足诚信,质量至上也应是每个工程人坚守的法则。我们应当鼓励和发展真诚信赖,品质至上的企业。给每个工程企业建立起质量信用档案,鼓励真真正正做出优质工程的企业良性健康的发展。淘汰那些偷工减料,品质低劣的企业。只有当一个企业认识到做低劣质的产品会给自己带来的是毁灭性的打击时,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良性健康的发展。
4.2创新思维管理模式
人类的发展在于不断的创新。机会到来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创新需要我们发散思维。用不同的科学眼光去看待工程管理。管理的模式不是一层不变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们能看到不同的世界。也能给我们的管理带来新的生机。
4.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工程数据库
建立起工程项目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到最优组合,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让工程管理化为数据库的管理,既能减少繁琐重复的人力劳动,又能提高工程管理的品质和效率。同时数据库的建立也为更高效率的工程管理提供基础,提高竞争力水平。
4.4建立起精细.安全.品质为中心的工程管理模式
工程管理的模式应当从适应化的阶段逐渐上升为品质化的阶段。应当渗入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质量,成本,工期、安全、合同、环保等。精细化的管理会带来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会更加适应现代化的管理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5结语
监督体系的缺乏让建筑行业的品质化道路停滞不前,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是我国建筑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提出新的管理思维和方法。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是实现化繁为简,提高效率。精细,安全,品质的工程管理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冲,李敏然,高杰东.浅议国际国内工程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0):48-49.
[2]张顺强.浅谈建筑施工企业总承包管理模式探索[J].当代经理人,2006(06).
[3]陈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5):118-119.
作者:唐容容 柯君行 黄霄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第四篇:水利工程管理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在工程建设管理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同时对于许多工程建设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安全生产是个永恒的话题,只要存在生产工作就会对其安全性提出要求。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加大对水利行业的投资力度,各地方水利建设工程项目被提日程,水利工程管理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简单概括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含义与特征,对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就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安全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质量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兴利除害作用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整个水利水电工作中的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加强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的实现并且持续下去有很重大的意义,不仅如此,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生命财产安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水利工程的管理也开始面临新的形势及任务,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主体、客体以及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工作正处在传统水利转变为现代水利、工程水利转变为资源水利。农村水利转变为都市水利的关键时刻。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上也要适应这种变化做出相应改变。
1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水利工程施工时存在的安全问题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由于水利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使得这些施工人员难以满足水利施工要求,对安全的适应力会相对差一些。水利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对象相对较多,使得我们难以采取单一的手段方法进行安全管理。而且水利工程管理容易受环境影响,所以每个季节的管理重点都会稍有不同。比如在洪水时期,我们应当确保工程不会受到洪水影响。这一特点会加大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难度。
1.2相对落后的设计理念,与工程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符
水利工程设计,边施工边设计是最常采用的设计方式,而这种边施工边设计的理念常常会由于设备以及地质情况的变化也受到严重影响,以至于耽误了整个水利工程的工期,由于设计并没有在施工之前完成,因此常常会在施工期间出现没有设计图而停工的现象,也常会因为设计图没有敲定而导致设备无法提前采购,这为水利工程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1.3施工难以保障,致使难以确保施工质量
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条件就是选择水源,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的,因此靠近农田以及人群密集地区是修建渠系的首要选址条件,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往往就致使水利工程建设的线路长,结构复杂,从而从多方面制约了电力、设备的使用,并且在某些地区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常用的大型设备难以得到正常使用,施工只能靠人力完成,无法保障施工质量,在一定条件上阻碍了水利工程的发展。同时也会对今后工程管理带来不好的影响。
1.4难以利用专业化设备,设备更新缓慢
正是因为水利工程的总体建设线路长,因此施工通常依据山形地貌以及沟底坡度来进行选择施工地址,部分渠系不得不在地势严峻地段进行修建,从而产生了高成本高难度的施工状态,并且与之相匹配的施工设备不齐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
1.5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场质量管理也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明确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都是现场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大部分水利工程施工中,分工不明确、监管不严、秩序混乱等情况十分严重,造成整个施工工期延迟,施工质量缺乏保障。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若原定设计图纸与具体施工情况有出入时,常常会出现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决策的现象,擅自决定修改原定设计方案,导致后续施工与原计划不相符,酿成严重的事故。
1.6施工材料质量差
整个水利建设工程的基础部分就是材料,相关管理人员常常为了谋取私利,私自采购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或者不按设计和质量要求配料等,都会为整个水利工程安全埋下了大的安全隐患。
2改进水利工程安全问题的具体措施
2.1优化设计思路,实行设计体系化
边设计边施工的设计思路是充分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特点,符合当今水利工程的施工需求,然而水利工程建设相关企业的专业化日渐增强,施工进度不断加快,边设计边施工设计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满足其施工进度。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必须加强标准化设计理念。采用阶段式设计,结合不同施工区域的地质地貌特点将其划分区域逐一进行设计施工,并逐步加强在工程实践中的适用性,以加快与施工相配套的设计的力度。设计往往需要考虑投资成本及现阶段施工的需求,建造的渠系及所建筑的结构物根据不同的工程及不同的流量,其所需要的大小也不尽相同。例如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模板、机具缺乏通用性,造成了每一次开工都需要购置一套新设备或施工所需要的模板,这样大大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成本,形成了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设计在工程施工中,应结合整个工程的情况考虑不同流域内的相似施工特点,统一工程施工设计思路,增加设计的适应性与实用性,增加设备的通用性,增加施工模板的工程材料的利用率,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度。
2.2提高施工保障力度,确保施工效率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的成本投入,传统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采用就近原则利用资源,但农村地区等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才是水利工程的主要经过区域,降低了资源的保障率,正因为工程施工保障不到位,施工难以持续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施工中常常会用到大型施工设备,但是农村中的电力基础薄弱,无法满足大型设备所需电力,严重影响了大型设备的使用率,因此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必须改变工作思路,加大投入施工保障,尤其是电力线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此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3创新施工技术、完善相关机制
水利工程施工中长时间机械化程度低,致使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落后,生产成本耗费高,施工效率低下。相关的水利建设企业应当在原有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经验之上,逐步完善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有利于技术以及设备创新体制。提高在施工中的实用性,实现成本节约,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施工水平,推动水利工程的良好发展。
2.4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完善相关的现场施工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生产材料,降低能源资源消耗。针对施工工艺、现场施工设备以及施工质量设置科学的管理体系,建立专业体系管理相关财务、资金调度,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提高安全管理,调配各个部分领域管理的协调,是相互配合,互相作用,发挥整体功效,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的投入和生产,提高整个建筑施工的效益。优化现场施工检测标准,严格进行各项检测,尤其是现场施工的安全检测和管理,按照各项标准考核各个生产环节。
2.5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的正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因此必须严格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守质量关口,按照严格的报检制度对每一批采购进场的材料都要进行抽样送检,检测合格后才能被正式使用;利用抽检和普检二者相结合的原则对关键材料,例如有关结构安全或者是建筑物使用性能的材料,进行检查在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后进行使用。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水利工程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在科技的推动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与创新,尤其是在施工效率以及安全性这两大方面,同时并且保留了其传统优点,对水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力。然而水利工程相关企业要想占据市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在制度、管理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
作者:徐建国 单位:浙江省安吉县老石坎水库管理局
第五篇:机械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离不开使用机械设备的,机械设备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对机械设备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但是,由于我国企业不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造成机械设备在管理中存在着严重问题,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影响很大。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模式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生产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得有半点疏忽和大意。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生产企业不改革机械管理模式,完善机械管理制度,改善机械管理方法,那么,生产企业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严重者更会被市场淘汰。本文首先介绍企业在机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分析现代机械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保证企业机械管理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
1企业在机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1机械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实处
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听起来很简单,好像只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型号登记,把机械设备保管好就完事了,其实不然,机械管理工作内容较多,管理周期较长,管理人员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才能做好的。在具体工作中,企业不仅要对每一台机械设备进行登记,还要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档案,管理人员更需要具备维护、保养机械设备的意识,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时定期保养和维护,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前,许多企业机械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等问题,结果造成机械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实处,不仅影响了生产企业的工作效率,更影响了生产企业的工程质量。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加强机械管理制度建设,否则,机械管理工作就会混乱不堪,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1.2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到位,影响了企业的工程质量
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是生产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企业的工程进度和质量。但是,我国很多企业不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管理人员更缺少机械设备的管理经验,这就造成机械设备管理效率低下,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投入资金不足。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尽管重要,但是一些机械管理人员认为减少维修和保养次数是为公司节约成本,往往延迟保养或者维护,这样的错误做法会给一些机械设备带来致命损害,让一些机械设备没有达到使用年限就不得不更换掉,其结果是加大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2)维修保养技术落后。随着机械设备的更新发展,许多传统的维修技术和保养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这就造成机械设备在维修和保养中存在问题,造成机械设备维修效果不好或者保养达不到要求,这对机械设备的损害来说也是巨大的。
(3)监督管理不严。由于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工时较长,许多监管人员存在失职问题,这就造成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机械设备更新不及时,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由于机械设备的投入成本很大,许多企业都难以保障机械设备的定期更新,这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生产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随着企业工程的逐年加大,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会不断提高,如果机械设备过度使用又不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必然会造成机械设备提前损坏,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由于一些企业为了生产要求,不得不进行连续生产,造成一些机械设备会过早老化和损坏,如果企业没有及时购买新设备,那必然会影响生产进度,这对生产企业来说也是影响很大的。
(3)专业人才缺乏。企业不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及时引进专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人才,致使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不到位,导致机械设备达不到使用年限,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更影响了企业的工程质量。
2现代机械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生产机械的管理对企业的生产影响巨大,如果企业生产中机械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生产作业效率就会很低,不仅拖延了生产时间,更会影响产品质量,这对一个企业的影响是致命的,会造成企业失去竞争力,严重时更会造成企业破产。因此,机械管理工作是企业不得不重视的重要问题,如何完善机械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机械的利用率,保证生产质量成为目前生产企业一直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我介绍一下现代企业机械管理模式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方向。
2.1项目法的广泛应用
“项目法”生产的概念是1985年国家计委在银川主持召开的一次生产企业座谈会上提出的。它是我国生产体制改革实践同国际项目管理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生产管理惯例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是生产领域的政策部门、理论部门和实践部门集体智慧的结晶。项目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实现了生产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劳务层的分离,也被叫做两层分离。这有利于生产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项目管理班子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专门研究如何履行合同,加强生产管理和专业管理。
(2)项目管理班子的成本目标更明确了,责任更大了。成本是企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基础,能否有效控制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项目法管理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成本不清、不会算账、不知亏赢等问题。可见,项目法实现机械管理的动态化发展,让机械管理工作落实到经济效益上,这种管理模式非常科学,它适应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满足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真正的实现了机械管理模式的完善和进步。
2.2常见的机械管理模式
(1)固定管理
机械设备固定管理是许多企业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保管机械设备,避免机械设备被过度使用,从而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只有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才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固定管理模式根本不能满足经济市场的竞争需要,难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活力,这种管理模式必然被淘汰。
(2)租赁管理
机械设备租赁管理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管理方式,它可以实现机械设备利用率的最大化,从而达到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其具体做法是:企业可以把自己的机械设备放到租赁公司进行统一管理,这就让机械设备更好地被使用,当其他企业使用该设备时,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设备租赁费用,这样不仅减少了本公司的设备闲置,又增加了公司的经济利益,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目前,机械设备租赁管理模式已经非常完善,可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非常值得进行推广。而且,一些小型的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根本没有条件购置专用的大型机械设备,他们可以通过向租赁公司租用所需设备来进行生产,这样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产困难,减少了成本投入,使企业更好得以生存和发展。
(3)综合管理
其实,传统管理也不是完全落后的,传统管理中也有优势,例如:传统管理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性,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有效工作,这是许多管理模式不能够保证的。因此,综合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是把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中的优势作用结合起来,从而保证机械设备保养、维修、运行的协调发展,实现机械设备的合理工作,提高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综合管理模式是企业未来机械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
3保证企业机械管理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
3.1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近年来,尽管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机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制定了相应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但是,许多企业机械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机械管理工作要想落到实处,不仅要制定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更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非常简单,其实不然,机械设备管理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工作人员不仅要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更要监督机械管理工作的进行情况,这需要工作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所以,企业不仅要督促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制定不同的机械设备管理计划,保证机械设备管理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更要督促工作人员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让工作人员定期监督机械设备的运作情况,让机械设备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加强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为了保证企业的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确保机械设备对环境影响达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应对机械设备实行单级或多级的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时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定期保养制度。在保养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必须遵守设备各组成和零部件的磨损规律,结合使用条件,参照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各级保养均应保证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必须按照规定或说明书规定的要求如期执行,不应有所偏废。机管员应每月督促操作工进行一次等级保养,并保存相应记录,这里汇总后备查。机械设备的修理,按照作业范围可分为小修、中休、大修和项目修理,通过定期保养和维修,可以减少生产机械在生产过程中的噪音、振动、强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废弃物,作业人员应及时清理回收,确保其对环境影响达标。
3.3提供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目前,企业从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人员责任心不足、管理经验欠缺是普遍现象,这就造成机械设备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岗位培训,让管理人员了解到自己岗位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2)加强素质教育,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让管理人员一丝不苟地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3)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许多专业知识需要进行专门学习,这就需要企业及时更新机械设备管理知识,让管理人员了解新设备的保管方法,这对设备的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4结语
机械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不断改革机械管理模式,完善机械管理制度,改善机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让企业的机械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为企业顺利生产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饶锋.关于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
[2]齐世平.浅议生产企业机械管理模式的改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
[3]刘晓君.加强机械管理提高企业技术素质[J].建筑管理现代化,1994,(2).
[4]严思梦.探讨当前机械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模式[J].商,2015,(10).
作者:黎燕芝 单位:梧州市万秀区龙湖镇企业管理站
第六篇: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要坚持绿色环保、节能、降低能耗为理念,作为工程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管理作用,严格规范绿色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同时,提高建筑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度,这样对于加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管理队伍应该聘请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完善培训激励制度,这样才能提高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的整体水平,帮助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稳步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在社会中不断被大众认可,使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我们要坚持绿色环保、节能、降低能耗为理念,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绿色建筑的高质量高标准。加上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绿色建筑倡导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能够节约能源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已被国家认可。
1我国绿色施工的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奥运会的举办促进了我国建筑以绿色建筑为主,申奥成功后在国内绿色建筑掀起了建设行业的热潮。在这股建设热潮中“绿色建筑、科技建筑”成为了主要的建筑理念。在2004年我国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组织实施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这直接推进绿色建筑的技术成果的不断发展。2005年12月建设部颁布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6年3月建设部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随后国家颁布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要点》。2007年9月建设部友印发关于《绿色施工导则》,在《绿色施工导则》里面对绿色施工的概念、核心理念、四新技术等要求进步完善,这为后续颁布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做了很好的铺垫工作。随着国家对于绿色建筑的逐步完善,使很多房地产的开发商们更加重视绿色建筑的开发,也能为开发商的楼盘增加建筑卖点。但是在其中有很多开发商他们主要看重的是“绿色”这个噱头,能真正将绿色落实到整个开发的项目中企业非常少,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严把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管理。
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策法规保障不完善
首先,我们从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政策法规建设进行分析,现有的《节约能源法》、《建筑法》等相关政策法规,在规定中虽然对一些建筑节能进行了说明、,但是能够发挥强制力的条款有所欠缺,很多条款比较模糊并不具体,一些条文过于原则,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和可操作性。在条款中关于绿色建筑施工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缺乏对违反绿色建筑施工的惩罚措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显得比较粗放。这样是很多建筑企业以绿色为幌子,继续采用高耗能材料来施工。其次,在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中缺乏严谨的奖惩制度。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对奖励和处罚机制进行规定,特别在奖罚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执行法规,针对绿色建筑节能效益方面缺乏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支撑。
2.2缺乏完善可行的评估体系
专业完善可行的评估体系能够促进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有序发展。我国虽然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但是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很多技术评价仅仅适用于民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等单体,缺乏适用于复杂性的建筑中。因此,现阶段的评估体系过于简单单一,缺乏全面系统的评估体系,对于单个体系的衔接效果不达标。由于单个体系之间的差异性非常大导致矛盾频发,这样严重影响绿色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3欠缺科学的管理水平
首先,传统型的工程管理人才比较多,缺乏绿色建筑专业行的管理人才。很多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这部分人习惯了以前的建筑工程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因此,由于这部分管理人员对于绿色建筑工程专业管理知识的缺乏,其在专业管理技术水平上很难符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导致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不理想。其次,绿色建筑专业施工人才比较少。很多施工人员他们对于绿色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缺乏,绿色建筑的理念不强,对绿色建筑施工的相关规范不了解,致使绿色建筑管理的具体任务目标不能很好地落实到施工中。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违反绿色建筑工程操作的现象频发。
3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对策
3.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首先,我们人力资源的结构要进行优化,对各种资源要根据施工生产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如果结构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将导致生产能力不能根据最少资源达到有效发挥,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导致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其次,我们要优化总量的投入,结构合理的状态下需要根据工程总量的要求投入。因此,劳动力配置需要根据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种。作为项目经理要根据施工计划和劳务合同,按照工程的需需要,对接收到劳务承包队派遣的作业人员,通过优化配置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
3.2激励、竞争、约束、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
在建设一流工程的过程中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竞争、约束、监督机制,这样的施工队伍才是一流的。我们在人才选聘的过程中,要采用竞争机制让人才竞争上岗,这样才能引进优秀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使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竞争机制的运用能够改变建筑企业的工作作风,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激发全体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3安全施工的管理进一步加强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采取安全维护与防范危险为主,在施工中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保证周围环境质量。建筑施工过程中尽量实施封闭式的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相邻的建筑物可能造成的损害,应该提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与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息息相关,安全施工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建立长效的安全生产机制,让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才能有效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3.4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建筑行业发展
首先,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根据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对企业资质进行科学的评估,对于达不到绿色建筑工程要求的建筑企业,不予审批。将强过程控制管理,全程进行评价管理。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每个环节都要制定详细的规定。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要不定期的完善相关制度,这样才能建立完整的绿色建筑管理评估体系。同时,作为绿色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等职能部门,应该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在工程建设各个相关重要阶段执行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标准,并审查节能工艺和材料的使用效果,保证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到位。
4绿色施工管理中实践体会
由于项目规模以及地域存在一定的差异,使现阶段的绿色施工不能形成标准化管理模式,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和利用现有绿色施工经验成果,来提升建筑行业绿色施工的整体水平。目前,绿色施工主要在土建结构施工领域运用较多,没有形成施工总承包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很多建筑企业对于绿色施工创新力度关注度不足,绿色施工管理相关人员的投入不够,所以,政府需要对采取绿色施工的建筑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经济支持,这样才能提高各个建筑企业对于绿色建筑施工的关注度。
5结语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环节,现阶段的绿色施工在推行过程中略显不足,很多建筑企业没有采用国家规定的“绿色方式”运用到整体施工中去,更没有把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帮助建筑企业降低环境污染,还能有效降低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能够全程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绿色建筑施工,保护我们周围环境降低能耗。
参考文献
[1]张翼;刍议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3,(32):11-12.
[2]胡俊涛;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几点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J];山西建筑;2010,(27):28-29.
作者:刘洋 单位: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