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及全寿命期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及全寿命期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及全寿命期管理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旧时的工程管理思维早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工程管理.对此,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管理的新概念.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工程管理系统思维的理论延伸和实践展现,是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管理之后,使整个工程在其寿命期体现最优化的管理方式.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旨在将工程管理的不同要素在全寿命的维度上进行分配和合成,最终达到实现工程全寿命期系统最优化的管理模式.据此,本文在分析传统工程管理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对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下的工程全寿命期管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工程管理;全寿命期;系统思维;工程系统分解结构

1引言

工程全寿命管理因其对国家建设的指导性、对国家建设的投资性以及工程建设中的各个方面,而成为近几十年我国工程界的研究热点.工程全寿命管理已经脱离了传统工程管理中将建筑质量和建筑进度作为核心,注重建设过程,把控建设费用的管理套路,反而提倡将工程的建设目标、建设过程、建设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以及建筑进度控制进行整合,要求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实现工程价值的最优体现.笔者经查阅多方资料,同多位相关领域工作者的讨论中发现:我国当前工程界对于工程管理仍旧只注重建设技术的问题,对工程运行阶段的问题重视较轻,对工程全寿命期的认识也相对较为浅薄,其中尤其对工程建成之后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工程的衰退期认识较少,由此也产生许多不科学的判断,为我国的工程后期管理埋下了安全隐患.

2传统的工程管理思维的局限性

首先,传统工程建设在建设阶段就树立了为了工程效率和工程效益为主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很容易将工程参与人员的观念引导至“不顾一切加紧建设”的方面.这样就会形成“为建设而建设”的思想.工人和管理者为了提升项目建设效率,提高建设效益,往往忽视工程建设成功之后的运行安全和可持续运行问题.另外,过分注重建设的顺利开展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工程健康运行的注意,工程长期处于不健康的运行状态就会引起运行风险,加重工程的后期维修费用,引起我国众多工程实际使用寿命较短.其次,传统的建筑工程三大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工程发展中同各方面的满意度、同环境的适应度.同时,传统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思维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能连续对工程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系统性考虑,造成管理过程的不连续性,严重影响了工程的使用价值和实际使用效益.另外,工程管理者只负责工程中某一环节的建筑任务,所以只能考虑到该环节所涉及的利益和建筑问题,而工程参与者只根据上级命令工作,有时还会为了自己所负责部分的利益伤害到整个工程的利益,进而降低整个工程的价值,降低目标实现度.最后,传统工程管理思维受局限性的限制,只能满足某一领导者、某一环节或者某一工程的要求,其结果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不能实现工程的全渗透.同时,由于没有站在工程全局的角度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造成工程的实际建设结果同理想结果相差甚远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会对工程的价值大打折扣.

3工程管理系统思维的概念

对于工程全寿命最优来说,工程管理是其中的主要“监督者”,也正是因为工程管理承担着这样的责任,所以更需要从理论角度、实践角度以及工程整体完成时间这样的大跨度来思考、分析、解决工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不同于其他思维方式,它是将工程作为一种系统,根据工程内不同类别将工程系统分为不同的部分,然后在工程全局上对整体和部分、部分和部分、环境和工程这三方面之间的联系进行把握.在这其中,工程就被当作一项联系其他方面的“部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工程这一环节对工程全寿命期系统进行集中管理,从而找出最优的管理方式,使工程系统全寿命期整体达到最终目标.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方式是一种基于全寿命期系统过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强调站在整个工程的高度考虑工程建设内部要素以及外部要素,同时提前预防这些要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可能会产生的不必要影响,并在研究过程中对工程系统全寿命期动态变化的原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阐述.正如展示的那样,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注重在分析工程系统总体特征和其子系统的基础上,对系统和子系统的关联和差异进行分析,然后从工程系统的目标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优化、功能是否能够满足整个工程的需要这三方面入手,对工程全寿命期的系统优化设计出最佳的方案.故而,工程管理系统是一种根据工程实际变化而改变的动态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在传统系统思维方式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引导工程全寿命期的最主要的思维方式.

4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下的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4.1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分析

工程是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对自然进行的一种改造和利用.为了使建造的工程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使用性,在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人类运用了一定的现代科学手段和工程原理.我们所说的工程,一般由一定空间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配套的设备和系统构成,工程一般具有一定的服务功能,是处在自然、经济、社会和信息等多种环境中,并对其有一定影响的交叉式产物.系统环境是工程系统的边界条件,指的是在工程全寿命期可能对工程有所影响的全部外界条件的总和.不可否认,任何工程系统都处在某一环境中,都同环境之间有一定的交流.如上图所示,工程需要环境提供土地和原材料,工程系统经过建设以后,也会向外界输出服务以及各种信息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改善环境不利于人们生存的一面,但是也随之会产生工程废弃物和噪音对环境造成破坏.

4.2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系统架构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实在传统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将工程准备全过程,包括工程的策划、建设、运行、后期维护在内,作为管理对象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将工程管理从一个新的高度和广度重新定义,建立起一套工程管理系统新架构.新时代下的工程全寿命管理在对工程全寿命期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工程专业技术、工程系统集成创新和实践相结合的工程体系目标实现的新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4.2.1工程寿命期内各阶段的管理工作

按照工程建设过程来分,工程寿命期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工程开始前的策划管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工程运行阶段的管理、工程后期修复和维护.按照管理内容来分,工程全寿命期的管理可以分为工程决策管理、工程资金管理(投资管理、项目管理、造价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健康管理、工程维护)等.

4.2.2基于工程全寿命期的管理理念、方法和理论

要用工程全寿命理念对工程进行管理,就需要在工程建设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利用全寿命期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就是要求人们利用哲学思维来思考,工程建设中的任何问题都要立足于工程全寿命期这一大前提下来思考.在工程建设中,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和技术问题,更要注意工程在运行阶段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管理者在实施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中心,要始终将实现工程全寿命期的最优化为最终管理目标.然后在这一目标建立的前提之下,将节约资源、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等更高层次的目标加入工程建设中.就像上文说到的,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一种将“集成”作为主要手段,将工程建设中的不同阶段“集成”到一起进行统一管理,使之形成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的一个综合管理系统,最终使得工程在策划、建设、运行、使用过程中达到整体效益和整体利益的最优化,为人们的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4.3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协调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涉及工程不同阶段、不同要素、不同专业之间的综合性管理方式,所以如何在实现工程全寿命期管理中纷繁错综的内外关系是重中之重,也是关键所在.在实施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和工程建设者要始终将保证工程整体最优化为管理目标,同时在保证工程全寿命期安全、高效的前提之下,向资源节约、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方向靠拢.工程全寿命期的管理一定要以“集成”为主要手段,统筹管理各个阶段的小目标,将小目标按照连续性和系统性归结为大目标,最终实现整个工程全寿命期的效率最优、效益最优.

5结语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工程管理系统思维的理论延伸和实践展现,是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管理之后,使整个工程在其寿命期体现最优化的管理方式.全寿命管理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工程理念,不仅需要传统的工程知识作为支撑,更需要管理者跳出传统知识的圈子,将各个工程相关专业的新理念和新思想相融合,最终实现在具备工程管理系统思维的基础上,综合把握工程全寿命期的系统规律,使工程在全寿命期中体现最优化.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理论的提出,不仅为世界上工程专业决策者以及工程建设中的参与者提供了新思路,而且也为他们进一步研究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可以起到指导思想的理论和方法.工程建设也只有在他们的指导之下才能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对于工程建设的参与者来说,只有从根本上正视工程全寿命期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对其加以应用,继而掌握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工作方法.另外,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领域的新技术也随之层出不穷.我国并不缺少做工程的好技术,而是缺少对工程的责任感.所以,工程建设界人士更要怀揣着一颗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心,做好工程全寿命期管理研究,不断推动工程建设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莉.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江西建材,2015(3).

〔2〕黄奕.清洁能源发电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0.

〔3〕胡道生.刍议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J].城市建筑,2014(3).

〔4〕罗本壁.电力系统大建设体系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机制探讨[D].华北电力大学,2013.

作者:王瀚光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