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业型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业型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业型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用分析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小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何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具有的丰富经验积累、知识结构,再借助国家鼓励中小企业的新政策,使企业的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是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工业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创新;设备维护;安全生产

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工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技术创新,工程技术人员是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同时还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设备的管理维护,以及安全生产的重要参与者。

一、中小型企业

1.中小型企业的划分。中小型企业的划分在各个国家(地区)有不同的划分界定标准,所参照的标准也各不相同。美国通常把员工在500人以下的企业划分为小企业,也就是我国通常所说的中小企业。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界定是结合行业特点,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2019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300号)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9年正在用的版本)》中规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2.工业型中小企业现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与地位,但仍普遍存在生产技术落后,有些创业者文化素质不高,更多的是以销售为中心,只是想把产品卖出去,不重视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品质,没有对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的意识,盲目地追求利润。或不切实际,用低价换市场,导致低端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最终只能靠批量生产廉价产品赚取低廉的劳务费,在当今全球化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这种以廉价换市场,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求做大做强的做法,最终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产品毫无竞争力。再有就是中小企业自身固有的劣势,产品单一化,缺少具有竞争力的、规模化的成套产品,导致了多数中小企业无法独立生存,必须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的关系,成为大企业的配套企业或附属企业。工业型中小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多是原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很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知识面广,技术全面。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经历造就了这些人员素质较高,但在有些中小企业,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及待遇和体力工作者差不多,在有些中小企业中,所做的工作就像是“用大脑干活的体力劳动”,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和丰富工作经历只是让他们成为一个更好用的计算、绘图工具,而不是一个能思考和创新的人才。中小企业的发展靠的是管理,靠的是人才。管理是保障,创新是发展动力。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是中小企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二、技术创新

中小型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做好自己本职的技术工作,还应当将企业产品的品质与质量作出更加长远的设计与规划,完善现有产品仅仅是技术工作的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如果没有新产品的投入,没有技术的提升,将会使企业停滞不前,其命运就是被市场无情淘汰。唯有产品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进入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途径,是企业生存活力的源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面对激烈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工程技术人员较少,职工整体文化不高,创新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其创新能力的提高便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问题。中小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应结合自身企业的优势和特点,根据企业自身资源和技术力量,作出合适企业自身发展的创新战略。

1.自主创新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这就要求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企业现有产品的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品质,发现创新点,在产品上做到“你有的我有,你没有的我还有”,产品的质量和品质高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并取得相应的专利技术,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

2.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寻找市场上的高端产品,并进行模仿研究,吸收和掌握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开发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这就要求企业的技术人员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发现新的商机,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亮点,创新出新的产品。

3.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工程技术人员单薄的力量在当代知识爆炸的时代显得更加弱小。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应不断吸收外部知识,充分利用外部条件转化成自主的知识产权。为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搭建网络管理平台,建立高效对接机制,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和实验设施向中小企业开放。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共建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应不断关注科技新动向,充分利用大型科研机构的科研仪器设备,与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合作,并加强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开发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三、设备维护

由于中小企业人员较少,职工普遍学历偏低,企业没有专职的设备管理部门。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企业中不仅开发产品,搞技术创新,还应当在生产过程中,参与生产管理,做好设备的管理、使用与维护保养。只有保持生产设备安全良好的运转,企业生产才能得以正常的开展。

1.技术人员要对本企业的设备使用要求、加工能力具有较全面的了解。对相应的设备制定出合理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手册。

2.根据设备的使用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设备管理保养制度。严格的规章制度,合理的使用设备,才能发挥其机械效率,减少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其使用成本。

四、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设备财产安全、企业经营效益、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因此工程技术人员要在安全生产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是党中央“以人为本”思想在安全生产中的体现。因此,积极采取技术手段保证企业生产过程行为符合国家生产、劳动法律和有关政策,通过各种技术控制措施,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督促企业职工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进行生产。工程技术人员要制定、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排查各类不安全隐患、控制和杜绝各类伤亡事故,实现安全生产。

1.要做好安全生产,技术人员首先要对企业员工进行作业技术培训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使他们知道自己将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存在什么样的危险源和作业中应注意事项,帮助他们规范操作,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避免因误操作而引发安全事故。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做到培训后持证上岗。

2.工程技术人员还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针对不同的生产设备编制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并将安全知识灌输给每一位操作职工。员工要在思想上树立安全生产的理念,让职工知道从事生产活动时安全的重要性,增强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所带来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3.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专业性安全检查,是工程技术人员职责范围内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技术人员应会同安全部门对易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特殊场所和特殊施工工序进行专业性的安全检查。检查前应明确检点、检查手段和检查方法。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实行强制性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要限期整改并重点跟踪监控,这样才能有效地消除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制止施工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不留死角、不留隐患、不留遗憾,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4.工程技术人员因所学专业不同,虽然有多年的知识积累,还应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企业自身的环境条件、材料、设备、操作人员等情况,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出最经济、最合理、最安全的生产加工方案。再经过不断优化、改进生产工艺,从而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对比较特殊的生产部位,经过严密分析、科学论证,制定出详细、可行、安全、可靠的实施方案,确保技术上有保障、安全上可行。有效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管控风险基础上,而我们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安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不要因为技术人员的疏忽和大意留下安全隐患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五、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企业虽小,舞台很大。工程技术人员在中小企业中所应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勇于创新,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喻华铸.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劣势及其发展对策[J].经济学情报,2000(04):59-65.

[2]陈勇星,秦秋英,李由胜.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选择策略[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93-97.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通用教材再培训[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7.

作者:魏德龙 王学东 单位:承德万达高新仪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