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要]石油工程是为石油领域培养与输送高级人才,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行业特色专业,为真正落实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通过构建“厚基础”的课程体系、设立“2+2”、“入学即入行”的培养模式、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增强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出一条为新时期石油工业的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道路。

[关键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应用型

工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这一过程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研究型人才不同,其培养的对象特色鲜明,培养出的是适应企业需要的、符合行业标准的人才。辽宁省是老工业基地,为适应石油工业发展、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和加强学科建设,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08年设立了石油工程专业,是省内唯一与石油开采相关的专业,2012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支持专业”,2015年“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6年“石油天然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几年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坚持厚基础、重创新的培养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为石油行业培养出真正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厚基础”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对于石油工程专业来说,根据石油工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育出能够胜任当前油气田开发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不同规模石油类院校所要办好学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1-3]。石油工业是一个资金量大,技术与实操性强,多学科与先进科技交叉应用,风险较高的行业。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综合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一定的学习和研究能力,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在全国石油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项目的推动下[4-5],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坚持边建设、边改革、边实践、边完善的方针,通过各教学环节的重新设置与安排、教学内容的优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等,形成了“厚基础”的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课程体系,自然科学课程体系,石油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石油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体系,石油工程专业技术类课程体系。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奠定了学生的思想基础,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高数、线代、物理、计算机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科学课程体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地质学基础、石油地质学、渗流力学、油层物理、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为主要内容的石油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使学生对油气的形成与开发有了清晰的认识;以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石油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体系,与以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油田化学为主要内容的石油工程专业技术类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能锻炼学习与科研能力,为以后胜任石油行业的各类工作岗位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两手抓”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22+2”和““入学即入行”齐头并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就业,培养过程需要企业参与教育,这意味着办学思路要广、办学的定位要宽,培养出来的人才要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符合市场的需要,因此人才的培养不是固化的,我们要培养的是有活力、有创新、有思想的拔尖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教学环节的重点,国家也进行了教学水平评估、质量提升工程等政策的调整,提出了在绩效考核、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培养模式有中国科技大学的“科技英才班”、浙江大学的“独立学院”、北京大学的“元培”以及四川大学的“荣誉学院”等[6]。这些模式具有相同的特点:一方面,高度重视招生选拔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吸收优秀生源;另一方面,培养方式越来越个性化、灵活化,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巧妙结合,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限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力。近年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不断探索,形成了“两手抓”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1.“2+2”实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传统的学分和4年制培养过程一般都按照统一规定进行,属于典型的“1+1+1+1”机制,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毕业设计”,这种传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安排不是按照“专业特色”来进行,很多专业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培养机制也没有体现培养特色。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的要求,依据我校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组建了本科理论实验创新班,实验班遵循“因材施教,优才优育”的教学原则[7],依赖本校的优势学科资源以及高水准的教师团队,以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为目标,注重引导与自发并重、通才与专才结合、知识与能力匹配,努力培养一批数理基础扎实,外语应用能力强,综合专业技能强,能够胜任石油领域的科研、生产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实验班的学生是由学校测试考查遴选出来的,并将竞争机制引入实验创新班,滚动选拔学生,实行严格的滚动淘汰制度。普通班的学生,有符合思想积极向上、遵纪守法、操行评定良好以上、专业排名名列前茅等条件,且本人有意愿参加实验班学习的,可以作为实验班递补学员候选人。在学习时间上我们也进行了细化改革,即把本科4年划分为“2+2”模式: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创新班学生培养的第一阶段(2年)为基础教育阶段。此阶段的学习重点是打好基础,使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对学生数理、英语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创新班学生培养的第二阶段(业实验创新班学生培养的第二阶段(2年)为专业教育阶段。通过“师生双选”,实验创新班学生根据自己研究兴趣选择相关方面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担任自己的导师,导师根据自己科研团队的特色和实力选择合适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强化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动手能力。导师通过指导学生的后续选课计划、实践环节及毕业设计(论文),利用导师的科研团队、实验室等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入学即入行”的创新培养模式对于非实验创新班的石油工程专业学生来说,除了“2+2”的培养模式,从2014年起,我们创新性地开展了本科生“入学即入行”的培养模式,即要求专业教师或团队接纳大一学生“入队”,同时鼓励没有考入实验创新班的大一新生走入专业教师的实验室,尽早了解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师首先安排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然后逐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系统掌握石油工程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这种培养模式也初步取得了成绩,比如笔者的团队培养的2014级石油工程本科生,在1年半的时间里已经获得了学校创新基金立项项目7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4项和国家级1项的立项,获得挑战杯省级奖6项、国家级奖1项,博德世达石油大赛参赛12项,实用新型授权24项,发明专利已公开11项,发表学术论文17篇。

(三)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高校,要认同“入学即入行”的理念,师资队伍不仅包括学校的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验系列教师,也应该考虑企业导师制度,将企业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技工、有实际动手经验的工程师纳入师资队伍中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定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在教师的引进上就充分考虑了教师的学历、专业和教育背景。目前石油工程专业在职教师60%具有博士学位,20%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进修背景,我们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各类学习、深造、进修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与研究能力。另外,从企业聘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外聘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对工程实际的了解。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建设,石油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已成为一支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强、研究底蕴深、教学能力强、团结和谐、努力拼搏的教师团队。近5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教师主持、参与或外协完成国家级、省部级、企业等各类纵、横向科技项目25项,授权国家专利76项,荣获各种奖励26项,国内外公开发表多篇论文,其中相当一部分被SCI、EI、CSCD、ISTP等收录。这支队伍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了“2+2”、“入学即入行”——“两手抓”创新人才的新培养模式。此外,专业教师积极践行“走出去”的理念,与各大企业探讨石油工程领域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了解行业发展的新需求,通过新需求促进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与完善教材、课程教学大纲等,真正达到培养高级应用型石油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

(四)增强校企合作,全方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也是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目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不仅具有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等6处实习基地,还有辽河油田、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东北石油管道公司等校企联合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同时,在实习期间学生得到来自生产一线工人师傅的教导和培训,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石油工程专业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创新。石油工程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对实验学时进行了调整,实践性教学环节由最初的36学时逐步增加到2015年的38学时。同时,相应地降低验证型实验学时比例,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学时比重。此外,石油工程专业2014年“基于石油化工产业链的校内实物仿真工程实践平台”获批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6年“石油天然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些硬件条件的不断配备与完善,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新形势下的努力方向

在充分考虑行业需求与专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对石油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实践能力为培养核心,切实培养学生实践与操作的能力[8-9]。虽然经过数年的努力,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石油工程专业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增强学生“综合应用技能”的目标,还需要一些新的探索。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笔者建议,一方面,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小规模的油田和区块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地质特征分析、油气藏储量估算、钻井完井方案设计一直到开采方案的调整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有效地利用课程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综合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较为系统的生产方案,以达到提高学生能学会用的目的。另一方面,在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可以适当以视频、现场照片的方式引入实习内容,使学生在实习前就已经对实践基地有充分了解,进一步转变学生只会学,而不会用的误区。

三、结束语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意味着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需要进行重新调整,要打破传统的模式,进行探索创新。一些新的理念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等都要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中来,不能一蹴而就,要按部就班慢慢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通过不断调整与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并实践“2+2”和“入学即入行”的创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校企合作,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将学生送入企业学习,将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请进学校传授实践经验,全方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可以看出,他们对新模式培养的人才认可度较高。今后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认知,同时也要转变学生的观念,使其意识到成为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张振国,姚纪明,董桂玉,等.地方综合性高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79-81.[2]吴奋超,姬安召.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想[J].陇东学院学报,2014,25(6):138-141.

[3]曾顺鹏.应用型本科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82-184.

[4]李明忠,姚军,杜殿发.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石油教育,2010(2):77-79.

[5]陈涛平,夏惠芬.石油工程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石油教育,2004(6):54-56.

[6]陈军斌,闫高斌.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J].石油教育,2015(6):24-27.

[7]张瑞军,贾蔚,赵恒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2,31(9):265-266.

[8]时凤霞.石油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5,29(4):86-87.

[9]王晓峰.关于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探究[J].中国培训,2015(6):83.

作者:潘一 马贵阳 杨双春 赵春立 荣继光 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