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有线电视传输线路设计与工程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有线电视传输线路设计与工程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有线电视传输线路设计与工程技术

摘要:目前,有线电视依旧是国内广大人民群众主要的休闲和娱乐方式之一,现代的有线电视传输线路设计工程技术,也是国内广播电视领域一直新兴的产业,但目前针对有线电视线路设计和工程方面并没有专业的技术规范,这使得这项工作在实际进行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和阻碍,进而使整个工程施工也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针对现代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设计与工程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促使设计工作和工程技术质量与水平的提升,这对于现代有线电视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线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国内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现代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而在现代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设计、建设过程中,混合传输网的使用具有较多的优势,同时在工程技术方面可以采用地埋处理方式进行,这样才能保障有线电视工程的质量,使广大人民群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日常娱乐活动得到有效保障。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现代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设计与工程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除此之外,还会在文章中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或者对策。

1现代有线电视系统的结构组成

现代有线电视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电缆分配系统,接下来针对三个系统结构进行阐述;

1.1前端系统

现代有线电视的前端系统主要位于信号源和传输系统之间,之所以位于这一位置,其主要原因是能够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对其进行技术处理。前端系统是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处理工作中枢[1],由此能够看出,前端系统对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和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旦前端系统受到负面影响,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工作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1.2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顾名思义,其主要作用就是进行电视信号传输,例如:在大型的CATV和超大型的CATV系统中,传输系统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远距离进行信号传输的超干线或者是干线[2]。传输系统的位置一般位于前端系统与电缆分配系统之间的位置,具体位置需要依据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而对于干线或者是超干线来说,其技术要求需要将前端系统的信号传输到后续的电缆分配系统中,同时还需要在载噪比和非线性失真指标方面达到相关要求。笔者进行实际的研究和调查后发现,传输系统主要采取3种方式来进行信号传输;(1)电缆形式;(2)光纤形式;(3)微波多路MMDS形式。具体的选择就需要依据实际的现代有线电视工程情况来进行选择。

1.3电缆分配系统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一般情况下,其电缆分配系统位于用户的终端设备与传输系统之间,正因为位于这一位置,这一系统可以将系统传输的信号进行放大化,同时对其进行分配,做到信号资源科学合理地分配给各个用户,最终使得各个用户终端设备都能够得到平均且标准电平,从这方面来说,也是实现了资源分配合理。而且,电缆分配系统还能够使各个用户终端设备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做到互不干扰,对于双向有线电视系统来说,其电缆分配系统还需要满足来自反向回传通道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这对于有线电视系统、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设计工作概述

2.1杆路的设计工作

在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设计工作中,架空杆路的设计工作是最常见的,在实际的杆路设计过程中,其杆距方面需要根据系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其中要对系统的分配要求、地形情况、线路符合以及气象条件进行考量。另外,还需要将近年来的网络发展情况、改造情况也列入考虑的范围,这样能够使架空杆路的设计工作全面且细致。一般情况下,生活区域的架空杆路的杆距可以设置为35~45m,野外宽阔区域的杆路可以设置为45~50m[3],在工程坡度较大的情况下对于杆距设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的杆距可以设置为35m左右,简而言之,就是要依据有线电视系统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当杆路需要与强电和通信的电杆合杆进行架设时,就更加需要重视现场的实际情况,因为同轴电缆和光纤的电缆都是较轻的,其所带来的负荷也是较小的,这使得实际的施工架设工作比较方便,相关的工作人员就不需要针对电杆进行重新计算了,抗弯强度计算就是其中之一。

2.2吊线强度的设计工作

有线电视电缆的重量是非常轻的,但这也同时说明,有线电视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外界因素影响是较大的,尤其在谷内的东北区域,其中,大半都处于全年的冰冻状态,因此,在吊线强度的设计工作中,就需要将外界因素纳入考量的范围内,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其进行计算。在实际的吊线施工阶段,线路终端杆、角深大于15米的转角杆上的钢绞线都需要进行处理(终端处理方式),另外,在吊线夹板距离杆顶的距离方面也需要注意,这一部分的距离不能少于50cm,如果在实际的线路设计过程中一根杆上同时具有上下两层吊线时,其间的垂直距离需要控制在40cm左右。为保障杆上的钢绞线的安全性,就需要保障其不能承受过大的张力,一旦钢绞线的长度超过1000m,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针对其进行终端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档距的测量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非常专业的仪器进行测量,可以使用简单的吊人方式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吊线为收紧的状况下,可以抛出一根绳子从终端处理之后的钢绞线上穿过去[4]。

2.3同轴电缆的设计工作

在吊挂电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电杆之上寻找好位置挂上去活动滑轮,这样就能够使工作人员在电缆相关工作中不受到阻力的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会明显提升。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不能将电缆在地面之上拖拉,以免使电缆的外护层受到损伤。最后,在经常出现的更换旧电缆工作内容中,应该按照新的电缆架设的方式来施工,不能以旧电缆混合新电缆的方式继续施工,这种施工方式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设计与工程都存在负面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相关的以先施工技术的人身安全受到影响。

2.4避雷装置设计工作

在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设计工作中,并非所有的位置都需要用到避雷装置,而且全位置壁垒装置安装在资金、资源方面也是不允许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下列情况下考虑安装避雷装置:(1)在远郊线路中,每此间隔5到10根电杆就需要设置一处避雷装置,装置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雷线装置应高于电杆的顶端;(2)在郊区的角杆、放大器杆和有分支分配器的电杆都需要设置避雷装置,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室外型的避雷保护装置;(3)当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设计过程中,与1kV以上的高压输电线交叉时,两侧的电杆都需要安装避雷接地线,电视传输信号的电缆不允许从强电线的上方通过,主要目的在于预防不必要的事故发生;(4)高山位置的有线电视传输线路也需要设置避雷装置,并且在避雷装置的选择之上更需要注意,尽量选择质量较高的避雷装置,因为高山地区的线路保护装置的更换工作是比较难的,危险性也比较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这一点,并且在实际的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设计工作中要将其进行贯彻和落实。

3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工程技术概述

3.1电缆传输技术

在现代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工程技术中,电缆传输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供电器和电源插入器也是电缆传输系统中需要用到的设备,这两个设备主要在干线放大器的电缆芯线供电过程中进行应用,相关工作人员在电缆传输技术方面还需要注意电缆的传输特性(分别是均衡性和补偿性),由于在电缆传输系统当中,电信号的衰减与电缆的长度呈正比关系,在干线工程技术方面需要使用“远距离传输”,除此之外,还必须针对电缆的传输特性进行补偿,这样就能够补偿信号电平的衰减部分。由此,电缆的频率特性和温度特性都会变得更加均衡,这也是实现有线电视传输线路信号更加均衡和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干线放大器方面,最好选择使用特性相同的放大器,使得各个放大器的电平的输出和输入值都是相同的,后续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单位增益法》进行设计,这样就能够使电缆传输技术变得更加全面和细致。

3.2微波多路MMDS传输技术

徽波多路MMDS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传输线路工程技术中的使用,能够为用户群体提供多种业务功能,其中包括点对多的业务,也包含无连接型的网络业务,而且徽波多路MMDS传输技术还能够支持用户的终端业务、补充业务等。现阶段使用的微波多路MMDS传输技术主要包含两种方式[7],分别是电频点发射机和宽带发射机。首先是单频点发射机,其可靠性非常强,即便某一路的发射机出现了故障问题,也不会对其他路的信号传输工作产生影响,而且传输距离也是较大的,覆盖的最大范围可以达到50km以上,但单频点发射机的成本是较高的,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8]。其次就是宽带发射机,在微波波多路MMDS传输技术应用过程中,宽带发射机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这也是宽带发射机应用广泛和普遍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宽带发射机的成本较低,使用起来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在经济不是非常发达的地区,宽带发射机的受欢迎程度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宽带发射机的覆盖范围较小,覆盖范围大约在30km,与单频点发射机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显著的,因此,在实际有线电视传输电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依照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这两种发射机的选择,同时还应该重视徽波多路MMDS传输技术的相关要求,其中包括国际通信标准和防雷设施和措施等,促使微波多路MMDS传输技术的应用安全性得到提升。

3.3光纤传输技术

在有线电视传输线路工程中进行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目前来看已经非常普遍了,光纤通信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光纤通信是以光为信息载体,利用光纤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以达到通信的目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分别是光发送机、光接收机以及光纤。光纤传输技术的优势是比较多的,首先,光纤传输技术的损耗较小,少量的损耗之后就能够实现电视信号的远距离传输,这也是目前有线电视领域当中所急需的,而且能够保证电视信号的质量;其次,光纤传输技术的频带是比较宽的,这样就能够使电视信号能够均衡地传输到各个光纤节点;再次,光纤传输技术的传输距离比较长,抗干扰能力与传统的传输技术进行比较的话,其抗干扰能力具有质的飞跃[9],这对于电视领域来说是一项非常大的提升,也是人民群众切实所需的。而且,目前光纤传输技术也是宽带综合业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项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有线电视传输线路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最后,光纤传输技术、系统具有非常大的传输容量,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可以实现多工传输[10]。

4结语

综上所述,从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设计与工程技术的相关研究和分析中能够发现,目前高新的数据传输设备、技术都已经在国内的有线电视系统中得到了运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有线电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在线路设计和工程技术方面还具有很大提升空间,也唯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对有线电视传输的要求,也有利于有线电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欣.数字电视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7):16-17.

[2]王晓涛.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维护技术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5):117-118.

[3]杜淼,何杨.对数字有线电视传输工程常用技术的思考[J].数字通信世界,2020(3):74.

[4]普琼.光纤传输技术在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分析[J].电视技术,2020,44(1):74-75.

[5]张煦.光纤有线电视发展趋向的估测[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4(1):1-5.

[6]王建.有线电视安全播出故障排查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69.

[7]王智深.有线电视传输线路架设中不应忽略的问题[J].有线电视,1995(1):21.

[8]谢英葆.浅谈县级有线电视网的升级改造[J].声屏世界,2003(2):58-59.

[9]张继光,白光弼.有线电视系统防雷设计方法初探[J].陕西气象,1999(5):3-5.

[10]易维善.有线电视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J].电视技术,1997(8):67-69.

作者:杨强 单位: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