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举措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转变育人模式与观念,立足专业特色,挖掘专业课程蕴含思政元素,德育与技育并重,践行“三全育人”的理念。从课程思政的理念、教师选择、路径探究建立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深挖课程思政内容,结合院校国防特色,融入爱国主义、“大国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形成专业课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效应。

【关键词】课程思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全育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举措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就业面广泛和开设院校众多的专业,主要为我国电子与信息行业培养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三观。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改变以往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探究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开展。

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

1.1培养育人模式与观念的转变

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高校专业课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思想道德培养主要是高校思政课的任务,导致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不够,思政教育形成“孤岛”效应[1]。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挖掘电子信息专业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蕴含的思政资源,结合本专业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进行主流价值引领,使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思想政治课程、专业理论课、实践实训课三位一体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践课程体系,所有课程嵌入思政元素,形成富有思政特色的新的育人模式和观念。

1.2注重德育与技育同步发展,形成“三全育人”理念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针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以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为主,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着重技育教育,对于德育往往仅有技能思政课程,德育与技育培养发展分离,效果不佳。课程思政的开展,并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拥有完备的技能培训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德育与技育是互相促进的作用,进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因而,德育与技育要融合,在知识教育中有机加入思政元素,发掘技能训练中的思政知识要点,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理念[2]。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可行性

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作为一所有国防特色的高职院校,该校历来重视思政教育,对本专业学生开展相应思政教育,包括烈士陵园扫墓等的爱国精神教育,邀请“大国工匠”徐立平及其班组的优秀校友作报告等的职业精神教育,全校开展富有特色的《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原有的思政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如关注整体缺乏专业特色,课程思政教育开展不深,“三全育人”理念结合不足,因此开展课程思政教育非常必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理性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在专业课及实践课学习效率高。其所学的专业课程中蕴含有大量的职业精神、爱国情怀、创新思维、传统文化等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通过相应的挖掘和组织,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可以影响学生思想,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探究

3.1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

首先要明确的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艺,更重要的是育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是改变以往轻德育重技能的理念,把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专业课教师的任务,专业课内容也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专业课教师要树立育人的理念,教学与育人并举,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实现的途径就是实施课程思政,从而达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目的。作为高职院校,不像本科院校以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主,而是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高职课程中实践实训课程比重较大,课程思政的开展应该同时覆盖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实训课程。如本专业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作为理实一体的课程,在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可以分别有针对性的融入思政内容。通过专业课教师的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思政内容的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确保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的转变。

3.2课程思政下专业课教师的选择

课程思政的实现在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成效在专业课教师的选择。因此,专业课教师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热爱专业教学的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开展的带头人,通过初期挑选几门重点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试点,总结经验,进而推广到整个专业和所有专业课教师。作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定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办学方向,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师德。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师相比其他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积累了深厚的感情,专业课教师能够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专业课教师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在行动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热心奉献,为专业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此,课程思政开展要求专业课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言行合一,言传身教,促进学生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同步提升。

3.3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的途径

课程思政教育需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的内容,丰富教学的手段,把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避免在专业教学中简单生硬的加入思政知识,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3.3.1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过程中预期达到效果的表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围绕课程专业目标、课程德育目标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课程专业目标注重“技育”,课程德育目标着重“德育”,在课程专业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职业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其次,教学目标凸显国防特色。结合专业就业面向国防类单位和该校校训“忠、博、武、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环和民族自豪感,乐于投身国防建设的职业精神。引导学生向大国工匠学习,并为之努力。

3.3.2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主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而思政教育的开展,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中体会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乐于奉献的献身精神,实现课程思政的最大成效。(1)课程思政中的爱国主义元素该校的国防展览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在电学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学校已有的飞机展品,介绍电子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工业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珍惜现有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2)课程思政中的“大国工匠”精神在电子制图、传感器等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电子元件、传感器性能参数、制作工艺,说明如果电子元件、传感器尺寸参数故障会导致的后果,引入优秀毕业生和大国工匠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对工作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大国工匠”精神。(3)课程思政下的价值观引领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讲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说明如果时序逻辑不对,电路功能就会失调。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就像时序逻辑,如果不正确了,个人就会走偏、社会就会失调。把价值观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4)课程思政中的职业道德培养在电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安排具有企业背景的指导教师,引入企业对员工必要素质和基本规范的要求,引导学生遵守操作规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责任心,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3.3.3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精心准备PPT课件、三维动画课件等,采用翻转课堂、情景教学、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实践实训课,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电类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引入企业人员,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去企业实习、参观,发挥好第二课堂作用,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精神。

3.4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发挥重要作用。经过摸索与实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考核模式为过程评价和期末终评,每部分思政考核要素分别占比20%。加强过程评价的考核,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方式完成。主要考核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三观、合格人才的必备品格。期末终评中,引入企业导师,通过小组评价、企业导师点评、教师终评的方式,着重围绕学生“职业认同、团队协作、奉献精神、价值取向、职业规范”等要素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支持学生在业余时间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包括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各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竞赛等,并纳入思政考核,给予学分置换或者评优表彰。

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已初步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第一,改变了原来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泾渭分明的局面,实现了全部课程的德育与技育并重的局面,改善了德育效果;第二,专业课有机的融入思政元素,一改专业课的单调,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专业课的学习效果;第三,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提高了教师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科研水平。

5结语

我国经济正在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量企业进行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因此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育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立足院校特色和专业优势,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理念,课程思政教学中要引入优秀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发挥好课堂教学育人主阵地的作用,努力培养知识技能和思想都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何衡.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和突破[J].教育科学论坛,2017(10):27-30.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作者:张红月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