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工程治理技术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工程治理技术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工程治理技术探析

摘要:以江西省景德镇市西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为例,根据市政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生产实践,对其绿化植物发生的重要害虫实施工程治理获得成功,并分析总结了技术要点。通过实施工程治理的绿地,防效良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园林植物;养护管理;重要害虫工程治理;关键技术

园林绿化植物遭受重要害虫为害后,植株死亡,单位面积生长量减少,破坏了城市美观,影响了园林绿色生命。由于重要害虫的生物学、行为学及其为害特点各异,防治难度大,技术不易掌握。通过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实践,对其发生的重要害虫开展了工程治理技术研究,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技术资料。与其他治理方法相比,具有经济持效、简便安全、不污染环境、便于推广等特点,为防治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治理依据及关键因子

1.1抓好生态平衡

自然界中生物有机体彼此之间、环境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又和谐相处,变化无穷,某一因子的破坏,自然界整体就会牵动变化。抓好生态平衡,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逐一掌握重要害虫生存区域的生态系统、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既能“治标”,更能“治本”。

1.2创造生物多样性

首先,应抓好园林植物重要害虫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控制繁殖、控制种群密度、控制扩散蔓延;其次,要创造生物多样性,在掌握害虫虫情变化规律的同时,按照现有条件制定能伸、能缩,能保护、能补救的关键措施,以促进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1.3探寻限制因素

实施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工程治理,必须掌握在其生物学特性,发生、发展规律与为害特点的基础上,探寻找出限制害虫的关键性因素(图1)。

2工程治理的技术要点

2.1治理体系与划分类型

2.1.1工程治理体系。治理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方法很多,但工程治理重要害虫体系是一项完整的、系统的综合管理措施。工程治理体系是指围绕园林植物速生、形美、优质的总目标,以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基础,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自控力,营造技术培育、措施协调和人为控制的综合效能,从而形成重要害虫优化管理系统(图2)。2.1.2划分为害类型。它是开展工程治理的关键一环,可减少或避免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失误。在掌握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发生、发展规律基础上,将其划分为重灾区、轻灾区和控制区3种类型,按照分类施策(图3)原则实施,以达到长期控制园林植物有虫不成灾的目的。实践证明,凡是对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实施工程治理,必须做到有的放矢、知己知彼;只有分类施策,才能百战百胜。2.2关键技术要点实施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工程治理,必须按照分类施策的系统管理,以营造为基础,以生物控制为方向,以预防为主导,以人工、化学为急救措施,从而促进园林绿化植物持续自控。2.2.1清除虫源,消除隐患;控制扩散范围,缩小为害面积。重点针对黑翅土白蚁,应结合整地挖除蚁巢,清除寄生树种,可有效地控制发生为害。2.2.2一次性调节虫口,压低种群密度。在食叶害虫暴发成灾的世代,严重影响树木生长量和观赏价值,必须重点采取化学急救,选择使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调节害虫种群数量,降低虫口密度,控制为害,减轻经济损失。2.2.3重点除治重灾区,反复治点保面。对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发生为害的重灾区,必须重点防治、反复除治,全面控制,从而缩小发生范围,杜绝扩散蔓延。2.2.4成片发生重点治,不同世代连续治。针对黑翅土白蚁常现区,必须重点采取人工挖巢、根除蚁源等措施;针对因食叶害虫在园林绿化区域年发生2~3代、1年1代、2年1代的,对不同世代要采取连续不间断的除治措施。成片害虫发生区,必须根治。2.2.5采取清灭、查灭、拣灭、沤灭虫法。针对天牛类为害,应结合养护管理,清除受害木,采取物理灭虫;针对为害果实的害虫,应加强抚育,查清有卵果苞,拣除林地断落果苞,采取沤杀虫卵和幼虫;针对黑翅土白蚁,应查清为害情况、地形地势特征、地表指示物,再找准蚁道,采取人工挖巢,消灭蚁王和蚁后,或利用抚育除杂物,设置诱集场所诱杀工蚁、兵蚁。2.2.6生态预防。按照树龄和为害程度,因地制宜采取“管、改、补”并举,逐步改变植物林相、丰富生物群落,促使园林植物多样性,天敌类群复杂化,害虫为害次要化,努力提高生物控制力和植物自控力。2.2.7保护有益生物。园林绿化植物间蕴藏着丰富的有益昆虫、鸟类、微生物和其他动物资源,对控制和抑制园林植物害虫,尤其是重要害虫的发生为害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植物害虫工程治理过程中,天敌的保护利用是控制和提高绿地植物自控能力的重要基础。抽样调查发现,条毒蛾卵期寄生蜂类平均寄生率为3.31%,尤其赤眼蜂寄生率高达5.10%;蛹期蜂类平均寄生率为6.68%,尤为贪食亚麻蝇寄生率最高,达25.66%;幼虫期蠋敌取食率高达16.88%;叶甲类在化蛹期,中国芫菁取食率高达58.3%;皱鞘双条杉天牛蛹和成虫绿僵病感染率在16.25%。此外,益鸟对鳞翅目、鞘翅的取食频率也很高,尤其是大山雀取食幼虫和蛹,而啄木鸟不把树干内害虫啄食光是不会转向另一棵树上的。因此,加强园林植物有益生物保护,意义重大。

3推广应用前景

掌握园林植物重要害虫的主要限制因子,按照工程治理体系要求,通过分类施策,促进园林绿化植物持续自控。因此,该项技术具有针对性、社会性和科学性,不受地理条件、水源和药械等条件制约,其直接效益、持续效果、预防效能均较好。该项技术实施后,不仅成本低,不污染环境,便于群防群治,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且可促进园林植物的生长势,提高观赏价值,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刘琪.城市园林重要害虫工程治理的关键技术[J].现代园艺,2017,(2):114-115.

作者:高佑国 单位: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