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

摘要:本文系统探讨了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的设置。通过分析目前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的需求分析,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为出发点,构建了以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环保项目运营与管理为基础的培养方案,概述为“一条主线,两个方向,三个能力,四个基础”及“3+0.5+0.5”,以期为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1引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十篇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我国环境治理与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将进入历史机遇期。随着“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壤十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等计划相继出台,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防治已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热点投资领域。在环保行业迎来爆发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对环保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表述,生态环保人才队伍总量在2020年之前要增加至1463万,因此“十三五”期间环保类专业人才需求每年将增长15%[1]。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环保人才的重任。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将承担起培养适合地方环保产业特色的专业人才。随着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2016年新工科概念提出,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已成为时代赋予新工科的内涵[2]。2018年,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应用型高校也要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各类人才,我国有一大批应用型高校,要根据办学传统、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紧跟时展,服务地方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环保行业井喷式发展的背景下,各地方院校纷纷扩大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招生规模,或开始新建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学科专业无特色”及“与地方环保产业结构不匹配”的现状;学校的培养方案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工程实践类教学环节的比例明显不足;师资大多为博士毕业即进入讲堂,虽然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但工程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效果不佳[3-4]。洛阳理工学院作为河南省第二批“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各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都需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院校转型发展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环境工程专业作为洛阳理工学院的老牌专业,已有33年的学科历史,其培养体系的调整对于培养适合当地环保产业特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2.1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问题

通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普遍面临如下问题:(1)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定位不明确,导致学生对就业方向迷茫;(2)培养方案过于强调基础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与环保行业、地方企业的结合性不够紧密;(3)授课内容过于经典、理论性过强,而当今社会需求复合型、应用型环保人才,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脱钩;(4)部分老师实践经验太少,照本宣科严重;(5)实践类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实践课程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且实践锻炼与企业需求的专业能力有偏差。

2.2洛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洛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持续不断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但目前本专业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1)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尚未完全建立。虽然部分教师已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案例、项目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多数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重视不够;教学方式和方法设计仍以教师教学为中心,以完成教学任务进度为目标,教育理念仍需转变,人才培养的“成果导向”理念尚未完全落实。(2)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缺乏实践经验。需要在重视知识评价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实践的评价,需要科学设计课程知识和能力观测点的达成度要求,认真评价教学效果和质量,及时反馈到教学环节,形成持续改进。(3)专业虽然按照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理念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但仍不够完善,需要持续改进。

3环境工程专业社会需求分析

我们对多家不同环保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目前环保产业中的污染治理技术已趋向于成熟化和智能化,环保行业已从环境监测、末端治理技术研发应用等向资源循环、清洁生产和生态文明构建方面转变。环保行业需要环境工程的本科毕业生具有工程技术背景,同时还具备项目和大型装置的运营管理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污染治理项目开始由第三方运营,因此环保企业还要求环境工程毕业生具有现场管理运维能力。目前各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大多采用大而全的教育模式,毕业生能很好的适应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监测等单位需求,也能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深造打好基础。但对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大型大气处理设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工程应用单位存在着较长时间的适应期,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明显,因此急需增加实践环节的学时和教学质量。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显示,环保行业用人单位目前最为看重的毕业生专业能力依次为:(1)环境问题综合分析解决能力(看重比例为62%);(2)处理厂工程运维能力(看重比例为42%);(3)CAD工程设计能力(看重比例为39%);(4)环保设备使用、维护能力(看重比例为34%);(5)环境监测能力(看重比例为27%);(6)环境质量评价能力(看重比例为23%)。在环境工程的培养方案中要格外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密切契合环保行业时展的需求。

4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

4.1培养体系

在调研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以知识和能力发展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图1)和实践教学体系(图2)。

4.2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特点主要为:(1)以能力为导向,优化和整合了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2)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突出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验实践教学学时为360,理论教学学时为1832,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所占比例为34%;(3)专业方向培养中引入与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和标准规范相关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课程设置体现出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应用性。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可概述为:“一条主线,两个方向,三个能力,四个基础”。即以环境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以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环保项目运营与管理为两个方向,以环境监测与评价、污染物控制技术应用和环境工程设计与运营管理为三个能力,以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工程学为四个基础。

4.3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可概述为:“3+0.5+0.5”。3指前三年学生主修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0.5指第四学年上学期主修专业选修课程、综合试验及实训内容;另一个0.5指第四学年下学期主要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5结束语

构建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逐步完善的动态过程,其方案设置必须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环保产业调整的内在需求,不断更新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使其能够更好的契合地方环保产业的发展特征,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环保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统一,刘延鹏,陈芳艳,等.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环境工程培养方案的特色化构建———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J].高师理科学刊,2018,38(10):84-88,91.

[2]杨国丽,李润玲,代学民,等.浅析工程教育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43):10-11.

[3]李宝,王昌稳,焦伟.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临沂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233-235.

[4]李宝,焦伟,王昌稳.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探讨———以临沂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17):117-118.

作者:李辉 曲洋 王小庆 田文杰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