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程教育认证下电工学教学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程教育认证下电工学教学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程教育认证下电工学教学思考

一、注重引导学生由已知推未知,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已知推未知,学会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不断地引导学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在讲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时,如何分析三极管这个元器件,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在分析电阻这样的线性元件时,我们利用的是欧姆定律,这里能否用欧姆定律分析呢?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欧姆定律分析呢?可以引导学生从晶体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曲线来看:如果在静态工作点附近取一块非常小的范围,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看出线性变化。所以这种取一个非常小的变化量来分析的方法就叫微变等效变量法。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由已知推未知,启发学生去分析问题,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讨论式教学,实现一题多解,拓展思路

讨论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适应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设计、引导系列问题,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教学方法。它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探讨的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讲授电路分析方法这一章时,可以设计讨论式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实施了这种方法,同学们反响不错。在这一章中,我们可以找一个典型的题目,要求同学分组,用学习过的5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去讨论,并通过ppt演示,最后由一个同学总结这5种方法用在此题目中各有什么优缺点。通过分组讨论可发现同学们思路非常发散,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立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变“教”为“学”;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地查阅资料,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抒发自己的意见,更好地锻炼表达能力;在做PPT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利用PPT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总结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优缺点时,一方面锻炼学生总结信息及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方法既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教师的思维,做到教学相长。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启迪,拓宽解题思路。

三、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入最新科研动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的知识大部分是知识点,并未将知识整合成一个系统,更别说明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这种情况对学生提高其学习能力非常不利。因此,需要不断地引导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将知识系统化,学会分析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1)在讲绪论课时,适当地讲述电工学的发展史: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进程中,电工学飞速发展。在讲解中,让学生明白各自然科学之间的紧密关系,它们是互相渗透,交错发展的。电工学发展依赖于物理学知识的发展,反过来电工学的发展也促进了物理学的进步。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电工学知识、原理和规律变得熟悉。学生在更好地理解电工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科学思想、科研方法、科学素养的熏陶。让学生学会将知识系统化,学会在不同学科进行应用,进而开拓其思维,体会到知识并不是孤立的,进而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应用紧密结合。(2)高等数学知识在学科中的应用。高等数学中微分、积分、微分方程等是自然科学的语言,能够简单而又明确地表达信息。所以高等数学是大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单独做数学题目学生会做,但是高等数学和电工学结合起来时,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解题也不知道从何入手。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原因是学生在学习时将这两者分离了,没在这两者之间建立关系。在讲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时,我们是由经典的解微分方程的方法去总结一阶线性电路的三要素的表达式,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中,为了简便,我们用复数表示正弦量,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尽管复数的概念也理解,正弦交流电也理解,但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却就理解困难,原因是未能很好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两者分离了。(3)前沿性问题。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前全球化的两大问题。电动汽车有望成为解决这两大问题的一个关键。但是迄今为止,电动汽车的表现和进程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设计合适的能量储存设备已成为电动汽车实用化的绊脚石。学生作为未来工程师,可以接受这一挑战,为人类开发安全环保、轻松转化电能的能量存储提供,再由此引入锂离子电池。由此为学生介绍前沿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并且引导学生明白无论是哪种解决汽车污染问题的方法,都可以预见其将包含电气工程原理、化学、制造、机械、建筑工程等各方面紧密结合的知识,都将是交叉、综合知识的运用。

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跟实际生活相联系

很多学生对电工学不感兴趣,因为它不是专业课,并且包含的内容又比较多,难度比较大,又不知道学了它有何用处。所以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如在学习功率因数时,在跟学生讲解功率因数的产生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后,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很多家用电器中都有电感存在,所以必然有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的存在。那么,在住宅小区如何实现功率因数的提高?可以让学生去做一个调查,住宅小区里面是怎样实现无功补偿的,具体的做法是什么?一般功率因数会补偿到多少?为什么不是补偿到1呢?这个时候就会引入另外一个问题的思考,那就是经济效益的问题,需要他们学会考虑经济效益。如果学生调查存在困难,也可以找这方面的视频给学生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引导学生遇到问题要全面考虑。

结语

传统电工学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新的工程教育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电工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也在以上几点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并能够自主发现事物本质,逐渐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能够提出问题,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期为电工学构建适合高等教育体系,并且培养学生能够将电工电子学的基本知识融入自己的专业中的能力,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顾雯雯.基于专业导向模式的少学时《电工技术》教学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150-152.

[2]朱志峰,朱峰,戚大波.电工学课程中电路理论的教学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9-71.

[3]郑睿,郑晖.提高电工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108-109.

[4]徐纯辉.电工学中三电路“五步”教学法[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3):70-73.

作者:徐进霞 张鹏 梅菲 周远明 刘晓静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