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思想政治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思想政治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思想政治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摘要]大学生就业教育作为一项实践型很强的教育工作,对人才培养具有特殊作用,就业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将就业创业理念融入高校教育体系中,突破就业创业的理论范畴,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认识、理解、掌握、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方式,将其全面融入思政育人工作中,最大效能地发挥就业创业教育作用,为思政育人工作带来新动能。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在观念上具有相通性,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方法上具有互促性,为前者融入后者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就业教育共同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关键词]双创;思政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随着近些年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909万。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办学育人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入手,在“双创”背景下,为确保思政育人工作成效、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效以及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结合起来,探索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创业工作的关系,在观念、内容、方法、人员、途径等多个方面协调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对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问题突出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日俱增,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大,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突出原因就是就业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另外,高校大学毕业生多为应届毕业生,缺少实践和工作经验,就业能力欠缺,不能有效满足用人岗位的需求。国际经济大循环效能弱化,各行各业岗位需求大量减少,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行业更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社会需求的人才层次不断变化,导致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1]。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为当前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亟需加以解决的重点社会问题之一。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的需要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生机与危机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理想与诱惑同在的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新的就业形态,并呈现出新要求,新时代如何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命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全球交流沟通的畅通,中西方思想的碰撞,社会思想呈现多元、多样、多变、复杂的特点,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面临多重挑战和考验。同时,西方势力通过互联网等途径不断向我国散播西方价值观念,表面上在提倡高校大学生主动创新、倡导自由、释放天性、强调个性,实际上导致一些大学生目标模糊、信念动摇,严重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就业工作的引领作用愈发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另外,高校大学生存在择业时自我认识不足、基层就业意识淡薄、社会奉献精神缺失,存在盲从心理等问题,需要从思政工作层面给予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内容[2]。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能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最直接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建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在任何情况下,大学生都需把自身的思想品德作为修养的基础,到工作岗位上把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创业工作相互促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创业教育工作联系紧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表面上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的,实际上同样担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功能,结合“双创”提出的时代背景,其蕴含“自由、创造、富民、强国”的时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育人工程,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通过育人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建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树立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大学生未来事业的成功夯实基础,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推动其生涯目标的实现、人生事业的建立起着积极作用;有坚定信念的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会以自信、积极的态度,主动应对,及时行动,积极融入社会,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划生涯目标任务,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4]。职业意识是大学生进行职业活动的主观条件,就业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职业意识教育,在就业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职业意识与创新意识,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意识,实现人生价值。

二、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在目标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大学生就业观是指自己对未来就业方面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而这种稳定的看法和认识不是先天存在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校学习期间培养的,不同的专业教育和个人爱好,会让大学生形成思想形式、观念内容多样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就业、择业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内心对职业好坏、就业得失有一定的评价。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才需求的矛盾,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方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必须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其就业能力。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属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外因,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则是内因,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5],面对社会经济发展新态势,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提升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跟上时代发展的客观形势,才能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和满意就业,破解就业难题。站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角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里和课堂上营造积极向上的“双创”舆论氛围,杜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帮助大学生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走向基层就业,提倡发挥专长自主创业,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在方法上,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新途径

现行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开展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指导讲座、个体咨询等。但存在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就业教育的途径匮乏、内容不够丰富,就业教育人员的水平和队伍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这对学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就业创业教育的方式、内容都希望更加丰富。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职业规划的相关课程或流于形式,对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缺乏创业的相关教育。就业创业教育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课程,不仅注重能力的培养,更有价值的引领,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紧密衔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不断优化课程建设,充分挖掘课程的德育功能。在课堂上,挖掘工匠精神内涵,邀请知名创业者、优秀校友进入课堂,通过典型案例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课堂外,走进专业领域相关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寻找答案。在校园招聘会上,突破原来的“宣讲—投递简历—笔试/面试”等传统招聘方式,融入素质拓展,集中开展企业开放日,探索开发参与式、沉浸式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客观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学生职业规划、就业引导社团,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朋辈引导力量,在党日学习、团日教育、班级活动、主题教育中融入“双创”教育,将就业创业教育寓教于学生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常态化和全覆盖。

(三)在人员上,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在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中,高校辅导员担任重要角色,承担了主要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帮助学生解读就业形势政策,收集招聘信息,协助学校就业指导单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因此,设置就业创业教育专职辅导员,专门负责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成为就业创业教育领域中的“行家里手”,拓展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路径,调动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科技创新加速,人才培养滞后性导致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脱节问题更加严重,把就业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加强相关专业课程建设,考虑到大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增强课程针对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建立健全多层次、立体化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挖掘其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学生对专业课程等育人效果评价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指标体系,建立稳定的、专业的就业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构建全员参与的“大思政”体系。

(四)在过程上,坚持思政教育伴随就业指导全过程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三全育人”工作要求指导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有针对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大学生涯,推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全程化,从而解决好大学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在一年级、二年级侧重职业规划教育,以德施教,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职业规划,建立大学奋斗目标。在三年级、四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现阶段的学生面临职业规划选择,针对学生现阶段个人特点做好客观分析,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中。

三、结语

在“双创”背景下,社会经济出现新常态,就业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创业教育,开展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目标,把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教育体现在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各个方面,不断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丽红.顶格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慢就业”的应对之策[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1(4):83-92.

[2]王尚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创业工作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1):68-70.

[3]董晓蔓.“双创”背景下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

[4]欧阳润.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5]张学亮.“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作者:王玉荣 马翔宇 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