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习而学工程教育思想启发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设计专家,他对我国桥梁工程建设事业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同时他还是我国技术教育的开拓者。他针对那时旧体制下的工程教育总结了四个弊端:①它是广而不精,以培养“通才”为目的。②它是以理论为前提,来便利学生选科选系的。③它是以理论为基础,施行工程教育的。④它是以实习来帮助理论,不是以理论来贯通实习的。显然这些都需要改革,于是茅以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并用具体的办法来说明。为了训练桥梁工程师,设立桥梁工程系,招收高中毕业生于秋季及春季入校:第一年级新生,先在造桥工地实习半年,后在桥梁工厂实习半年。同时实习测量、地质、工程材料、石工等课程。晚间阅读课本(包括政治科目及劳动法令等),练习绘图。第一学年修完可担任技术工人。第二年级前半年在学校读与桥梁有直接关系的理论课程,如结构学、基础学、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等。后半年在现场实习木桥、钢桥、钢筋混凝土桥的施工方法,运用器材等技术,同时实习测量、地质、材料、铁路等课程。晚间读书及绘图。第二学年修完可担任技术员。第三年级前半年在学校读较为基本的理论课程,如工程力学、土壤力学、电机、机械、冶金等工程。后半年在现场实习,负责施工、管理及没计等项目,同时实习测量、房屋建筑、铁路公路等课程。晚间读书及绘图。第三学年修完可担任技师。第四年级,全年在校学习,读基本科学如微积分、物理、化学、机械学、高等力学、经济学等课程,并在实验室做材料试验、水力试验、机械及电机试验等。在四年级完毕时,学生即可毕业,可任正式的桥梁工务员,以后按级升任工程师。(其他工程系,视其性质,可定为三年或五年或三年半毕业)。可以看出,茅以升的“习而学”的教育思想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然后再回到“感性认识”,循环发展,是对传统的先学后习的教育思想的彻底改革,学和习自然结合起来。他对课程体系的安排是基于工作任务的。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学校和现场共同来完成。
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方向
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所谓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具有一定技术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相对于工程类高职院校是实务型工程师或技术师。根据简明大不列颠百科的权威表述,其中工程师可以分为四种:研究工程师、发展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生产工程师),操作工程师(管理工程师)。显然,高职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后面两种,即生产工程师和管理工程师。习而学的教育思想培养的是“专才”,是由专而通,是加强专的;毕业生如是专才,他便能立即服务。由此可见习而学的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方向中提到了“高端专门人才”的要求,其方针也符合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方针。
三、“习而学”在路桥专业教育
教学改革中是值得借鉴的。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原有的中专教育教学的理念、文化和管理模式多数被传承下来,虽然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诸如旧体制的弊端或多或少仍存在。现在路桥专业高职教育仍有不少的教育是“填鸭式”的教育,培养的学生多半是“纸上谈工”,甚至一些学校里学的理论是陈腐不适用的;多半是“半生不熟”的通才,无法达到实际工程上的“专”;学习不跟工程结合,学生忙于“及格”、“补考”、“重修”等。显然“习而学”的思想能有效根除上述弊端,使高职教育改革更进一步。
四、结论
由此可见“习而学”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是值得借鉴的,尤其对路桥专业教学来说是量身定制的一种教育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茅以升.茅以升文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48.
[2]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作者:钱树波 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