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

[摘要]主要从后浇带施工技术概况角度出发,详细讨论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情况,论述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作用,并从沉降差异和减少温度收缩2方面进行分析,叙述了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应用的质量控制要点,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后浇带;质量控制

1后浇带施工技术概况分析

后浇带主要是为保障建筑工程能适应结构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及环境温度变化等不良因素,在建筑工程的墙体、板、梁等结构区域提前设置并预留相应宽度且后期能实施混凝土浇筑的区域,建筑工程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通常分为3部分,主要为后浇温度带、后浇收缩带及后浇沉降带,不同后浇带的作用不同,主要用于改变收缩变形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楼差异沉降量,由此可见,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进一步提升各个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为高层建筑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作用分析

2.1防止高层建筑出现沉降差异现象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其高层建筑与低层的裙房建筑属于一个施工主体,但在实际施工时往往要以断开的方式将其分为2部分,此时需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整个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建设主体发生沉降的情况基本稳定,然后利用混凝土将2部分浇筑起来,从而构成一个整体的建筑。而该类型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对施工区域的地基及建筑沉降量有所要求,要确保建筑沉降过程能在整个工程施工阶段内完成,同时对施工区域的地基土质量要求较高,综合分析,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能进一步降低高层建筑沉降差值,从而将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减少温度收缩的影响

高层建筑在施工建设时,其应用的混凝土构件在固结阶段会受到温度的干扰,导致其容易发生收缩变形情况,该过程又被称为硬结收缩现象,整个收缩过程往往需要一定时间,通常情况下会持续在30~60d之内,同时,混凝土构件在固结阶段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主要是由外界因素影响导致,若建筑混凝土最大抗拉强度小于建筑混凝土出现的温度应力,容易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问题,而通过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提前保留相应的空间,从而有效缓解建筑工程中出现的变形问题,确保混凝土构件不会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为整个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3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究

以某工程为例,该工程整体规划用地总面积为77999.1m2,实际建筑面积为228744.67m2,建筑类型为商住混用,其中主要涉及4栋商品楼,楼层均为24层,并且涉及地下室及底商。

3.1后浇带平面布置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工程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要积极遵守“以防为主,抗防兼备”的原则,从而在布置后浇带时能将其应用在结构内力比较小的区域,针对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部分要尽可能在形体变化交界区域来设计和布置后浇带,在设置超长楼面后浇带时要基于收缩应力及降低温差等条件实施有效计算,其中要合理规划后浇带的间距,针对矩形类构筑物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要将间距控制在35m左右,同时要合理控制后浇带的宽度,以便后期的操作和施工,宽度通常要根据结构构造要求来进行设计,通常情况下可控制在0.7~1m之间,从而合理布置后浇带,为整个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3.2后浇带支撑体系设计分析

在应用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要在计算完成后单独设置后浇带的支撑和模板体系,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应用上下可调支撑,从而尽可能提高整个结构受力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后浇带下扰、梁板上部裂缝及顶板下沉等现象,对此要有效把控以下几点:(1)将受荷支撑设置在后浇带两侧,设置的数量要超过两排,且排距小于1m;(2)后浇带在应用时会断开并形成相应的结构梁,对此要将早拆支撑保留下来,避免因其他类型的支撑拆除后导致受荷支撑受到影响;(3)将拉结以水平方向架设在后浇带保留的支撑上,从而促进后浇带保留支撑的稳定性,同时,要依照施工图纸来安装模板,并将轴线定位因素考虑进去,确保模板拼缝的合理化和严密性,有效规定支撑结构。

3.3后浇带钢筋处理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若想保障后期应用的质量,要依照规范化要求来处理后浇带钢筋,对此在应用钢筋处理技术时要有效把控以下几点:(1)要及时断开后浇带梁板的受力钢筋,有效贯通筏形基础底板的负荷钢筋;(2)尽可能应用焊接方式来连接受力主钢筋,而加筋数量要进行合理化控制,通常情况下要尽可能控制在原配筋率的30%以下;(3)在绑扎钢筋时,尽可能增加后浇带两边马凳及垫块的应用量,从而有效控制钢筋保护层及网片的高度,同时,一定范围内的垫块和马凳在设置过程中要进行加密处理,若应用后浇带技术时含有钢筋附加要求,则在绑扎后浇带两边钢筋过程中一并完成附加钢筋的绑扎工作。

3.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分析

该施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环节,从而为整个工程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对此要有效把控以下几点。(1)将抗渗强度试件及混凝土强度试件进行留置处理,而在实施施工时所应用的混凝土强度要进行合理化控制,尽可能应用更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来实施浇筑,如采用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来实施,并依照规范化指标来控制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2)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前要将其中存在的垃圾进行清除,尤其是出现的浮浆及松动砂石,及时进行剔除,并且实施凿毛处理,用水进行有效清洗,同时要合理控制湿润度,湿润时间不低于24h。(3)要分层捣毁墙体及底板位置的混凝土,不同层数在实施振捣时要将其控制在40cm以内,同时,收缩后浇带在施工时要依照两边混凝土浇筑完工情况来实施。通常情况下要控制在后者完工后60d实施,而沉降后浇带施工要确保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完工后15d实施浇筑处理。

4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应用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4.1加强施工人员的操作与管理控制力度

高层建筑工程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为进一步提升后浇带施工的质量,要高度重视施工从业人员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全方位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此首先要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针对后浇带施工容易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施工步骤进行全面培训,并对施工步骤及所应用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严格遵守后浇带施工技术原则及步骤,保障整个施工过程能够安全有效实施,确保各项操作步骤及环节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后期施工验收时能依照规范化标准来实施。

4.2后浇带防水预防措施控制要点分析

依照该工程实际施工过程来分析,在实施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若存在不规范和处理不当等情况,则容易导致整个建筑内部结构出现渗漏薄弱区域,导致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对此,要高度重视后浇带防水措施的实施,首先要合理应用二次振捣技术,从而促进混凝土界面结合力和混凝土密实性。其次,在施工前要及时清理接缝面区域,并实施凿毛处理,同时,后浇带浇筑环节施工要在完成混凝土收缩变形后实施,合理应用聚合物水泥浆料、膨胀止水条及外贴式止水带,并将其设置到后浇带面部区域,并依照工程的实际要求来进行规范化应用,从而有效提升高层建筑后浇带工程的防水质量和防水效果,为整个高层建筑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4.3后浇带成品保护质量质量分析

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要有效保护后浇带的成本,从而为整个后浇带质量提供保障,对此首先要有效标识后浇带在整个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位置,从而提醒现场的施工人员有效保护后浇带成品,其次,有效控制后浇带钢筋的质量,防止其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中,对此要进行防锈漆的涂刷,将塑料薄膜覆盖到钢筋上部,防止水分渗入其中。同时,在完成后浇带模板支设步骤后禁止随意调整,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可以拆模的标准后,在拆除下部架体时避免出现影响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的情况发生。最后,将砖带砌筑到后浇带上侧,并利用水泥以圆弧方式涂抹地板面和砖带的转角区域,对此要将彩条布和塑料膜覆盖到上部区域,并叠加覆盖上竹夹板,从而为提高后浇带成品质量提供保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能进一步降低高层建筑的沉降差值,从而将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提前保留相应的空间,从而有效缓解建筑工程出现的变形问题,确保混凝土构件不会受到温度应力的影响,要合理规划后浇带的间距,合理控制后浇带的宽度,依照施工图纸来安装模板,并将轴线定位因素考虑进去,确保模板拼缝的合理化和严密性,有效规定支撑结构。依照规范化指标来控制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在实施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将其中存在的垃圾进行清除,尤其是出现的浮浆及松动砂石,并实施凿毛处理,为整个高层建筑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解磊,王跃.高层建筑物后浇带的施工原理以及施工工艺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253.

[2]倪伟,侯珊珊.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后浇带侧模支护及止水施工[J].建筑,2017(13):50–52.

[3]陈文生.高层住宅膨胀加强带代替温度后浇带施工方法综述[J].四川建材,2017,43(12):135–136.

[4]刘松原.浅析后浇带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设计与施工方法[J].门窗,2017(2):132.

作者:张卫鸿 单位: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