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高层建筑整体性能和安全性。以某高层建筑工程为例,探讨了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与放线、框架柱模板支设、梁柱节点钢筋捆扎、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等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质量控制

引言

框架结构在现代高层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满足高层建筑工程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计算,合理确定框架结构,使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刚度、强度以及抗裂度等都满足规范要求,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的成本[1]。

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结构整体形式为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13705.77m2(阳台按一半面积653.76m2计入),地上建筑面积12146.14m2,地下建筑面积1559.63m2,基底面积为730.03m2,地下2层,地上18层,建筑高度52.65m(室外地坪至大屋面结构板)。住宅总户数108户。建筑设计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25m。地上1层为物业管理用房和商业营业网点,2层以上为住宅。

2高层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测量与放线

(1)标准层施工控制网的设置。在工程主体施工过程中,应当在第一个标准层结构中重新设置轴网,并应用内外双控轴线来同时开展内部与外部测量工作,利用轴线的特性实现传递。(2)引测控制线。在上部施工过程中,可以在内控点上直接设10cm宽的方形观测孔。在投测上部结构轴线的过程中,应当将激光铅垂设备架设在内控点位置上开展转点,然后用经纬仪设备进行二次测量,复核完成后才能开展控制线与轴线投测工作。

2.2框架柱模板支设

本工程柱模板采用定型模板,在加工场地加工后运至操作层安装。其中柱模板定位采用Ф14mm定位钢筋,根据柱截面尺寸焊在柱纵筋上,通过公司在多项施工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见图1所示。(1)柱模板的支设。①在方柱部位采用厚度为1.8cm的夹板,竖楞采用规格为5cm×10cm的木制楞,其间距控制在30cm以内。柱箍采用规格为Ф48mm×3.5mm的钢制管材,间距控制在60cm,用扣件锁紧。如果柱高大于80cm则应当加设规格为Ф12mm的穿柱螺栓,并套上Ф20PVC管材,用3字扣件拧紧于钢箍上。如为圆柱模板,则应用两片定型钢制工具模,并用螺栓来固定。②本项目中,柱与梁板混凝土采用分开浇筑,因而出于满足工程整体浇筑的需要,可以在柱模板底部与梁模板底部各开2个100mm×100mm的清理口,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再封闭。③在楼板部位的浇筑过程中,在距离柱模板2.5m位置埋设φ8mm“Ω”型钢筋,可以在安装斜撑过程中起到加固效果。在距离柱筋四角位置的5cm处,埋设深度为2cm的小木块,实现加固与定位效果。④在柱模板安装前,首先将中心线与四边线弹出,并钉上定位板,保证定位准确性。在立模板完成后,对相对两个面进行校正,保证结构垂直后再进行加固。(2)梁模板施工。①在梁底、梁侧模以及板模部位都采用厚度为1.8cm的七夹板,梁侧横档部位与斜支撑部位可用尺寸为5cm×10cm的楞木,梁底部位支撑用钢管双排架,与钢管撑结构实现共同应力。板底支撑用钢管满堂架上铺设5cm×10cm楞木作为受力分布楞。本项目跨度较大,框架模板采用早拆体系模板的施工方式,在施工完毕后18d方可拆模。②在框架梁结构板底部位,可以布设规格为5cm×10cm的木楞,间距控制在45cm。支撑板模板底木楞的横向钢管间距900mm,板底钢管立杆间距850mm。梁底横杆为50mm×100mm木楞,间距400mm,梁底托楞纵向钢管间距为梁宽b+300mm,梁底立杆钢管纵向间距为900mm。梁高大于800mm时,在梁侧中部应加的穿梁螺栓,并用双钢管作纵向受力楞,以防止梁侧涨模。③沿钢管垂直支撑架结构的横、竖方向均设数道水平连系杆,杆间距控制在180cm内,形成一个立体性的支撑结构,并且适当控制立杆长度,让该支撑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保证。在正常情况下,第一道水平连系杆距地面距离控制在90cm内,而面板下的第一道杆的位置一般在120cm内。④采用板底楞木作为梁侧模顶部的侧向支撑,在底部用纵向楞钉牢于5cm×10cm的横档上。在进行梁模板的安装工作前,首先架设满堂,并且在柱上部位定出梁的中心线与梁底部位的标高,之后再进行底模板的标高,并对底模板的标高进行调整,确定起拱高度。采用钢丝网片来实现对施工缝位置的分隔,在梁底部位设置规格为10cm×10cm的清理口,并在浇筑施工前进行封堵。(3)剪力墙模板施工。①墙体模板采用1.8cm厚的板材,以规格5cm×10cm楞木作为竖楞结构,横楞结构采用双钢管结构,起到加固效果。Φ12mm止水螺栓进行穿墙处理,并采用钢管支设于墙平面结构外。②各部件间距控制情况如下:竖楞结构间距保持在35cm内,横杆纵向间距为45cm,穿墙螺栓间距控制在70cm并呈45cm×70cm矩形布置。墙模板安装工作可以分两个步骤,分别是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安装。首先将中心、两侧线弹出,在完成内侧模板的安装后安装钢筋,之后进行清扫。完成上述步骤后,再进行外测模板的施工,进行紧固。在墙体底部每隔10m留设一个清理口,在浇筑施工前进行全面冲洗,并进行封堵。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当对模板平整度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在于确定安装垂直度与支撑系统的可靠性。

2.3梁柱节点钢筋绑扎要点

梁柱节点有超过四个方向的梁穿过时,为了稳固节点,往往会导致其保护层厚度过厚,给梁造成极大的负担。这时应与设计人员沟通,重新计算梁的承载力。按梁面筋的实际位置确定梁箍筋高,施工过程中将梁柱纵向的钢筋和横隔板位置的钢筋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对中横隔板与另外一侧梁底纵筋位置进行同一水平面的调整,按照施工要求在钢梁上设置螺旋孔,以达到连接阻尼器和预制梁的目的。

2.4螺纹套筒连接

(1)施工流程。螺纹套筒的连接主要分为以下流程:①验收材料,确定质量,对钢筋进行切头处理,将断头部位压圆。②在材料直径的确定上,可以采用外径卡尺测量,之后将端头部位的滚丝压平,检查螺纹。③将保险套套紧后即可采用扳手进行拧合安装,并查验是否拧合到位。(2)控制要点。①保证钢筋端头部位压圆,详细检查钢筋质量,保证材料合格后,方可放置于砂轮切割机设备上处理。②按照工程相关规定进行钢筋选型,将尺寸调整为最适宜本项目开展的状态。在压圆操作中,将钢筋端头放置在模腔结构中,并调节泵压力进行压圆。(3)钢筋滚丝螺纹的制作与保护。以钢筋规格为基础选择滚丝轮,将钢筋端头插入到滚丝机上,在确定将钢筋夹紧后,开动电机,即可自动将螺纹滚压完毕。在完成螺纹的滚压后,把钢筋端部加工好的螺纹套上塑料保护套,然后按规格分别堆放。(4)钢筋现场安装。对于螺纹制备完毕的钢筋,需要采取旋转拧合的方式安装。首先将保护套取下,按照相应的规格分别准备螺纹套筒,装套在钢筋端头并用管钳以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拧紧,之后用另一根钢筋对准套筒,顺时针旋转,拧紧。(5)螺纹套筒的旋转拧合安装。该方法适用于弯曲钢筋及其他施工中要求钢筋不能旋转的相互连接上。把待连接的两根钢筋的端头分别制成右旋螺纹及左旋螺纹,同样将连接用螺套内部一半加工为右旋内螺纹,另一半加工为左旋内螺纹的双向螺套。安装时把有右旋内螺纹的螺套一端对准有右旋外螺纹的钢筋端头,并旋进1~2牙,把有左旋外螺纹的钢筋对准双向螺套的另一端。用管钳转动螺套到定位,两端钢筋就会拧紧(如图2所示)。

2.5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本工程较为复杂,各部位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都有相应的要求,柱与梁、剪力墙部位采分别进行浇筑,部分部位由于强度差过大或连接密实性出现问题会导致出现结构裂缝,因此本项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1)施工过程中,合理布置布料杆的走向,具体情况应结合混凝土输送泵的泵送速度、强度等级与凝结时间计算,不可按照既有施工经验随意决定。(2)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全面落实各项施工质量监管责任,保证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对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都有明确的了解和掌握。(3)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交接班管理,及时交代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人为操作失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证前方与后方之间、楼面与地面间的联络。(4)本项目的部分相邻节点混凝土强度差距较大时,应采用以下措施:应先进行较高等级混凝土的浇筑,之后再进行较低等级混凝土的浇筑,在接合部位设置金属网。将柱(墙)等混凝土竖向构件应包裹土工布保湿养护;对于强度等级低的采用人工浇水自然养护,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节点位置难以用材料包裹覆盖到位的,应采用喷涂养护剂等措施进行养护。

3总结

现代化工程技术对建筑物的质量、外观、舒适度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使得施工的质量能够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杜绝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建筑工程项目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研究[J].居舍,2019(03):198.

[2]安兆华.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33+236.

[3张新峰.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01):81.

作者:黄尧 单位:宁德市宏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