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浇筑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加以论述和分析,具体介绍了梁板浇筑技术、剪力墙浇筑技术、位置浇筑、混凝土浇筑捣实,旨在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概述
在诸多的建筑材料中,混凝土材料属于一种混合型的材料,具体由砂石、外加剂以及水泥等构成。其中,混凝土中的水泥具有胶凝材料的作用,通过对其加以合理应用,可以使得混凝土中的多种材料有效的凝合在一起,随后便可以经由搅拌混凝土的方式,制作出基本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浇筑施工主要指的是,将已经处理过的混凝土材料浇筑于建筑结构的模板中,随后促使其塑化固定,进而制作出一个具备较高完整性的建筑结构[1]。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梁板浇筑技术
在将该技术具体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时,需要依照相应建筑的梁板,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实施合理选择,其中,倘若需要对肋形楼板实施浇筑操作,可以采取的浇筑方法为赶浆法,具体而言,依据阶梯式分布,对梁板实施分层浇筑操作,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到达所规定的浇筑位置以后,再实施具体的梁板浇筑施工[2]。同时,在浇筑楼板的过程中,应使得梁板的厚底适当小于虚铺厚度,并应确保振捣的方向和浇筑的方向相同,在实施振捣操作的过程中,应依照具体的施工情况,实时移动标志,有助于对混凝土的板厚实施有效控制。在实施完振捣施工以后,可以应用刮尺等方式,进行找平操作,确保浇筑后混凝土的表面具有较高的光滑性。最后,在对墙、柱连接位置处的梁板或者梁体实施浇筑施工时,需要注意的是,实施相应浇筑操作的具体时间应为实施完柱体或者墙体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的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左右,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混凝土浇筑效果。
2.2剪力墙浇筑技术
在利用该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较常应用的方式为长条性流水线方式,即,第一,于相应位置处缓慢、均匀的浇筑出一层厚度大致为5cm的混凝土模板,并以该模板为基础,对剪力墙实施各环节的浇筑施工,同时,基于依照此流程实施剪力墙浇筑施工,会产生一定的施工缝隙,所以,也应注重对缝隙的位置进行有效了解和掌握,判断其具体应在门洞上还是帘洞上。第二,在对剪力墙实施浇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即不应随意中断施工。第三,在剪力墙接口处实施振捣操作时,应重视控制力度,确保其可以满足相应的振捣要求,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促使其可以与接口加以合理结合。第四,应确保孔洞的位置和洞口周边混凝土的高度一致,并促使对墙体以及内外墙墙柱实施的混凝土浇筑操作均可以于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完。实施振捣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振捣棒和洞口间的距离控制在30cm以上,对洞口两边位置实施的振捣操作应一同进行,有助于降低基于振捣力度影响而造成的洞口变形问题产生。同时,为了有效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降低浇筑流程可对剪力墙结构产生的影响,应于实施具体的剪力墙浇筑施工时,确保钢筋固定操作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并应对各环节浇筑施工中产生的各种情况以及问题等加以实时关注,有助于及时的针对相应的情况以及问题,采取多种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后期各环节施工顺利进行。
2.3位置浇筑
合理设置钢筋,对促进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在实施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理应对钢筋的安装位置等予以充分的关注以及有效的控制,有助于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性。其中,倘若钢筋的位置存在偏移的情况,则应立即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对其进行处理,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以及牢固性。
2.4混凝土浇筑捣实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对捣实施工高度重视,确保其质量,有助于提升相关各环节施工的整体质量。具体而言,施工人员需要基于具体的施工情况,合理择选振捣器,其中,针对面积、深度较大的混凝土浇筑构件,应择选表面振捣器。在进行振捣操作时,基于机械振捣方式以及人工振捣方式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应依照具体的施工情况对其加以科学选择和应用。倘若选择应用人工振捣,则应重视将重力作用实效性发挥出来,且应实施高质量的水泥浆分布以及填充操作,有助于后期各环节施工更顺利的开展和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确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并促使所应用技术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对提升相应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后期使用效果意义重大。基于此,应在遵循所设计施工流程的基础上,择选出最为适宜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并对其进行有效落实,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吴世斌,罗刚,沈杰.白鹤滩水电站高速水流泄洪洞衬砌低坍落度混凝土施工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2017,48(S2):97-100.
[2]陈景,王雅雯.黄联关风电场“八爪型”预应力锚栓板梁式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工艺分析[J].四川水力发电,2017,36(S1):71-73+133.
作者:吴小成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