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矿山岩土工程施工措施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矿山岩土工程施工措施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矿山岩土工程施工措施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因矿山岩土工程地理情况复杂,急需开展地质勘探工作方可有效推进工程建设。而综合的勘探技术可在岩土工程中的勘探中发挥广泛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综合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勘查中的应用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关键词:矿山;岩土工程;勘查技术

1综合勘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现阶段所用的勘探技术几乎都是较为综合的勘查技术。近些年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矿山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基于市场急切需求,勘探技术需进一步提高,将综合勘查技术在现阶段的矿山岩土工程中应用,随着市场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技术发展的需要。换句话说,综合勘查技术为行业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根本源泉。

2综合勘探技术的岩土勘探应用

2.1勘探过程

地质勘探工作困难大、复杂,不同工程对勘探标准与要求也竟不相同,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勘探,并按照现有的标准和规定,才能制定出科学、符合实际的勘探方案。(1)勘探方法选择。勘探方法较多,主要为坑探、钻探、物探等,但具体应用何种勘探方法应与当地地质环境条件结合选用科学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物探研究岩矿的物质差异,使用相关设备与物理方法探究,推测地质结构。常见方法有重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等,钻探和坑探所花费成本低,其中钻探应用最广泛。(2)实际监测与检验。在矿山岩土勘测全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的有力保障和基础,而且还可与勘探设计工作一并开展,共同组成矿山岩土工程的完整框架。第一步是实际检验,通常情况下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勘探结果的检测与施工工程质量控制,并进一步核实与重新检测勘探结果,若检测出问题可及时重新实施勘探快速解决问题。

2.2地质条件和矿物特征

首先,要对现场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具备的地质条件进行考察,对矿山施工现场环境湿度,年平均的降水量进行取样考察。再者,对附近的岩层分布,不同岩层厚度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对矿区现场植被分布的情况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的考察,根据以上的查询情况来判断这块区域能否满足施工所必需的地理条件。在勘探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勘探方法。

3综合勘查技术在来华大桥的实际应用

3.1工程概况

为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政府规划新建河西和来华两个矿山勘探区。河西和来华工业区分别位于来宾市一桥西面约2.5km处的南北两岸,为缩短两工业区之间的交通距离,故拟建来华大桥(又称来宾四桥)。

3.2勘探方法

本次勘查的主要手段有:锤击钻进、取样、现场原位测试、地质调查及室内岩、土试验等。岩层采用锤击钻进,基岩采用清水回转钻进,取土器为厚壁敞口式取样器,以锤击击入获取。钻孔经验收合格后,以黏性土等材料进行回填。勘探点的测放工作由专职测量技术人员利用GPS完成,坐标系统为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

3.3桥位区工程地质条件

(1)水文及地形地貌。红水河自西向东流经矿区,雨季时桥位区河面宽约196m,旱季时宽约162m,水深一般超过8m,水流平缓,流量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各支流补给,历年最高洪水位为85.44m(1968年7月17日),多年平均水位为63.79m,20年一遇洪水位为81.50m。(2)特殊性岩土。本次勘查于桥位区,揭示的特殊性岩土主要为残积成因形成的红黏土,依据相关规范要求本次勘查对所揭示的红黏岩层均采取原状矿样进行室内检测试验,各矿区岩层的复浸水特性及膨胀性参数统计。(3)不良工程地质作用。据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矿区内未发现地质构造破碎带,矿区不良工程地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岩溶塌陷;二是发育于灰岩浅部的溶洞(隙)、溶槽(沟)。为了安全起见,对该岩溶塌陷区进行了物探勘探,采取高密度电阻率法资料结合前期的勘探资料,推断出各测线的岩溶(溶洞、溶隙、岩溶发育带等)发育区和覆盖层厚度。

3.4勘探成果及建议

根据物探及矿山岩土勘探资料得出:岩溶塌陷区,原设计Z2(K0+410m)墩位处于最不利地段,K0+415m~K0+420m下部岩溶情况相对塌陷区其他地段较好,其岩溶发育深度一般为13m~25m。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桥位区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区,场区及附近无活动性断裂,区域稳定性好,适宜修建拟建桥梁。桥位区岩溶较发育,地基稳定性较差,需将桩端置于下伏完整微风化燧石条带(结核)灰岩中加以规避。

4结语

综合勘探技术在矿山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矿山岩土工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及价值,是一种高质量、高水平的勘探技术,要不断发展综合勘探技术,从而提升勘探技术水平,确保勘探精准、全面。在不同的实际地质条件下提供了全面、多样化的勘探技术,根据当地地质条件及具体施工情况以此完成勘探任务,保证勘探结果更有效、更精确。

作者:石科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 核工业柳州工程勘察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