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机井供水工程设计在饮水工程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机井供水工程设计在饮水工程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机井供水工程设计在饮水工程的应用

【摘要】饮水安全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地较为分散,导致供水、检测水质等方面十分落后,因此,农村安全供水工程的实施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工程。为了更好地实现供水安全,本文着重讲述了机井供水工程的设计内容,并与雨水集储工程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其结果显示机井供水工程所输出的水质要比雨水集储工程等的水质好,且该工程的管理简单方便,后期运行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机井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应用策略

饮水安全是社会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人口集中的城镇区域,一旦饮水安全出现问题,极大可能引起社会的恐慌和动荡。虽然说农村的人口居住较零散,人口数量远远小于城镇人口,但是农村的饮水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过于分散,导致无法做到饮水被时时检测中,因此,反而更为容易出现饮水安全。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时代新型农村建设,讲述了机井供水工程设计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应用。在机井供水工程中,其总体设计关乎整个工程的质量高低。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使用者的安全、便利,还要重点进行整体规划,确保设计、管理及施工能得到最大的保障。对于农村饮用水来说,不仅需要保证水源充足,还需确保水质无污染等。

1水源方面

在机井供水工程的设计中,水源方面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主要包括了管井的设计、水泵的选型、机井管理站的设计、消毒器的选型等四个部分[1]。在管井的设计方面,需要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成井条件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确保管井能够保障水源的正常使用。例如在某管井的设计中,某新型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地新打水井一口,通过水文地质观测可以得出,该处的含水层层位约为58~70m深处,其含水层厚度约在70~145m,该处总体来水赋水性和含水性较好。结合井口标高1645.2m可知,该区域的初始水位约在1575.2m,涌水量可达80m3/h,可以满足村民每日最大用水量,因此,在成井的设计过程中,其深度在100m左右,井蹦的安装位置约为1570.2m的深度处,在正常的取水时,保持20m3/h的流量。在水泵的选型方面,需要考虑具体的设计流量、水泵的扬程。需要根据具体的计算公式进行设计和规划。以实际调查的数据作为基础依据,根据当地村民的实际最大用水量等作为重要的参考数据进行相关参数的计算。在机井管理站的设计方面,一般情况下,一个机井必须保证一座机井站,且管理站的具体规模也有明确规定,即长为34米,宽为20米,占地面积为680平方米。在站内也需要一座砖混结构的管理房,其长为17米,宽为6.5米,建面为110.5平方米。净水间和配电间各一座,长宽均为6.5米,建面为42.25平方米。在消毒器的选型方面,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普通二氧化氯发生器,其型号一般是HJH-50。消毒剂采用的是液态的、稳定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或固态的、稳定的二氧化氯消毒剂。

2输配水方面

输配水中包括了输水管道、蓄水池、配水管网等三个部分。1)在输水管道方面,一般需要保证机井到蓄水池均为输水管道,根据水量的大小分别选择不同内径、不同桩号的钢管,不同内径的PE管和镀锌钢管。其长度则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总体安排,以确保输水管道能够顺利到达使用区域。2)在蓄水池方面,这样的机井供水工程需要保证全天候的供水需求,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输水管道的末端进行一定的处理,建立一座可以满足村民日最大用水量的蓄水池,进而保证长时间的用水需求,实现集中供水。在配水管网方面,需要将蓄水池出口进行干管分支,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配水管,以保障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用水需求。同时,在配水管道的末端需要增加5.0米以上的服务水头,保障正常的用水需求[2]。一般来说,供水管道埋设在地下1.4m深处以下部位,该深度可以有效的降低路面重载车辆的挤压,重载车辆附加于地面的重力载荷对地下管道的作用十分微弱,有利于供水管道的长久使用。在管床开挖时,必需保证两侧的坡度均匀,否则容易使得管道因受力不均匀而弯曲、破裂、断裂。此外,对于管底一般要做夯实处理,可采用就地的砂砾石、沙土等,但一定要将管底的碎石块、硬块砾石和其他棱角分明的突出物清除掉,以便于保护管道。我国北方常用的供水管道直径一般是固定的,因此管槽的下口直径宽约0.4m,上口直径宽约0.8m,管槽深度一般大于1.4m,以2m左右为佳。此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季常出现结冰的现象,因此也做好防冻处理措施,保证村民冬季用水正常。

3附属设施工程

机井供水工程设计合理与否,不仅仅与水源方面、输配水方面有关,而且与附属设施工程的合理与否有直接关系。常见的附属设施工程一般包括了减压井、水井和阀门井等几个部分,其中水井的设计数量应根据建设区域的最大用水量进行计算,以实际最大用水量与单口井出水量做比值取其整数,即为设计的水井数量;减压井根据水井的数量的分布位置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临近的六七座水井可共用一个减压井;阀门井根据村民的需求实际情况制定,原则上一户一个阀门井,以方便村民生活需要为基本原则,阀门井一般直接与居民的入户管道相互连接[3]。

4结束语

农村机井供水工程因村民居住较为分散,导致供水工程量明显增大,因此不利于集中供水工程的铺开。随着新型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使得原来过于分散居住的农民搬迁至政府统一规划的居住范围内。这种相对集中的居住环境,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便于集中供水、供暖等措施,还可以降低这些惠民工程的成本投入,也便于检测供水水质等问题。此外,机井供水工程所输出的水质要比雨水集储工程等的水质好,且该工程的管理简单方便,后期运行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简介:张桥星,1985年生,男,苗族,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海浬.机井供水工程设计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应用[J].甘肃农业,2012,(08):84-85.

[2]戴向前,刘昌明,李丽娟.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J].地理学报,2007,(09):907-916.

[3]李晶,岳恒,王建平,王丽艳.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水利,2006,(11):26-29.

作者:张桥星 单位:贵州省丹寨县水务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