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道路工程设计技术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道路工程设计技术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道路工程设计技术探讨

摘要:当前道路设计主要以交通运输为主,建立交通联络线的同时保证路面车辆行驶安全。本文以道路工程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道路工程设计和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两方面出发,阐述路基地基、钢板桩基坑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技术要点

城市化发展进程下,随着交通量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道路规划、设计及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安全、适用、经济、美观为设计的基本原则,为避免道路设计出现不合理,设计应结合设计规范、工程设计经验及项目实际情况合理编制设计施工图,确保工程顺利完成施工。

1工程概况

海沧CBD片区建设进程中,泰地海西中心、航运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轨道二号线预计2019年底建成通车,海沧内湖护岸整治工作正在同步开展。CBD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CBD规划设计修编国际方案征集的成果,在控规层面提出调整修改方案。东屿东路是CBD片区内部沟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轨道建设中及站点建成后需进一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5月东屿东路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中,东屿东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及海绵方案施工图设计工作正式开展。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内容,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管线及给排水工程、海绵工程、照明工程和绿化工程。

2道路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2.1道路工程设计要点。以海沧CBD片区建设东屿东路道路工程为案例,分析工程设计要点,具体如下:(1)平面设计:按照《东屿东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提出的要求展开道路平面设计,东屿东路东起于现状海沧大道,设计起点K0+000,向西与东屿南路、滨湖路相交,终点至东屿北路,设计终点K0+608.269。道路长度为608.269m,红线宽度为22m。(2)纵断面设计:设计结合控规、沿线地形及两侧地块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市政管线埋深和覆土深度。K0+000.00设计标高为6.232m,坡度1.338%;K0+013.75设计标高6.048m,坡度0.572%;K0+608.269设计标高为5.356m,坡度0.378%。(3)横断面设计:按照工程设计要求,东屿东路道路工程横断面设计如下:22m=2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3m(下凹式绿化带)+7m(机动车道)+3m(下凹式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其中机动车路拱采用直线型人字坡设计方式,坡度1.5%;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属于单面坡,坡度2.0%。(4)路基设计:路基设计标高具体为道路路面设计标高与路面结构层厚度之差,路基地基宽度与道路红线宽度相同。施工前应对路基地基展开临时排水,在两侧设置纵向排水装置,拦截地表水,起到排除路基地基水的作用,避免路基地基基底部分被水浸泡。填方路段的边坡值1:1.5。路基基底为耕地草地或荒地时,必须先清除地表耕质土或不符合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地表土后方可填筑。对于半填半挖路基,为了减少路基纵向、横向的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压实度,在靠近填挖交界的挖方路基一侧,对路槽超挖80cm后加砂垫层及土工格栅回填并加盲沟排水。路基纵向填挖交界处超挖处理渐变长度不小于10m。对于新老路基搭接处应先挖除老路基边坡防护,并对老路基开挖宽2米、内倾2%的台阶,再按规范要求进行分层碾压填筑路基。填料最大粒径、CBR值及填筑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5)路堑设计:K0+190~K0+320路段为挖方段,坡高约4m。路段南侧为公园规划用地,北侧用地暂未开发,路基两侧排水采用40cm×40cm浆砌块石边沟。考虑到本工程堑坡为临时边坡,为节约工程投资,按1:1放坡后采用绿色土工格网并喷播植草防护。(6)路面结构设计:以沥青混凝土为路面结构,设计轴载为BZZ-100。首先,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路面总厚度66cm,其中包含4cmAC-13C与6cmAC-20C的细粒式沥青砼和中粒式沥青砼、1cm稀浆封层透层沥青、20cm路面5%与3%水泥稳定碎石、15cm碎石。其次,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总厚度38cm。包含4cmPAC-13C细粒式改性透水沥青砼、7cmPAC-16C中粒式改性透水沥青砼、15cmC20无砂透水混凝土基层、12cm厚级配碎石。最后,人行道路面结构设计,路面总厚度38cm。其中包含50cm×25cm×8cm透水砖、3cm中粗砂、15cmC20无砂透水混凝土基层、12cm级配碎石[1]。2.2道路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2.2.1路基处理。为保证工后路面平顺度,需控制工后沉降平稳过渡,对路堤与结构体连接区域设置过渡段,防止道路后期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导致路面开裂及行车安全。同时应做好路面及路基排水,为道路工程确立科学完善的排水体系,避免路基地基与道路路面出现积水问题[2]。本项目的特殊地基处理主要采用了两种的方式。地基处理的顺序为“先深层再浅层”,即先施工水泥搅拌桩,再进行换填处理。两种地基处理方式的交界处,先行施工的水泥搅拌桩可代替钢板桩支护,方便地基的开挖换填。浅层特殊路基地基即道路桩号K0+130~K0+220段,地表主要以人工填土为主,路面设计标高为7m,当前地面标高6.3-11m。道路两侧征地拆迁没有完成,放坡空间有限,使用钢板桩支护后,挖除路面设计线之下3m的杂填土,采用25KJ冲击压路机对底层土碾压10遍,将填料分层碾压回填到设计标高。深层特殊路基地基即道路桩号K0+020~K0+130段、桩号K0+450~K0+587.27段,路面设计标高5.3-6.7m,表层由杂填土与素填土组成,之下是软弱土淤泥层。路基地基处理时以道路设计标高以下2.5m作为施工平台,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正三角布置,桩间距1.1m,桩径0.5m,桩端进入粉质黏土层或者砂质黏土层≥1.0米,且最小桩长≥5.0米,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0kPa。2.2.2钢板桩基坑围护设计。由于周边建筑没有完全拆迁,为减少对红线建筑外的影响,有必要展开钢板桩围护设计。采用新型拉森钢板桩,保持基坑护壁板桩平面整齐,没有不规则转角,按照板桩准备、围檩支架安装、板桩打设、偏差纠正、拔桩的顺序进行施工。采用两点吊的方式装卸钢板桩,选择平坦且坚固的位置堆放钢板桩。分析钢板桩支护施工要点,具体如下:(1)安装导架。采用单层双面的形式设置导架,围檩桩的间距为2.5~3.5m,使用经纬仪调整导梁位置,导梁尽量垂直,避免与板桩发生碰撞。(2)板桩施打。用履带吊机带振锤施打板桩,施工前需了解地下管线布置情况和构筑物情况,放出支护桩中线。插打时测量桩的倾斜度,避免超过2%,可采用拉齐方法调整。屏风式施打板桩,打入精度较高,容易封闭合拢。将10根板桩插入导架,使板桩呈现出屏风状,将屏风墙两端的一组板桩打至设计标高或一定深度,并严格控制垂直度,用电焊固定在围檩上,然后在中间按顺序分三分之一板桩高度打入。板桩轴线偏差允许有公差10cm;桩顶标高允许公差10cm;板桩垂直度允许公差1%[3]。2.2.3交叉口管线保护设计。东屿东路与海沧大道交叉口处现状有给水管道、电力电缆沟、交通信号电缆、路灯电缆、雨水干管、雨水预留横穿管、通信预留横穿管、,燃气预留横穿管。交叉口管线保护施工要点如下:(1)实地探测管线,明确管线位置、管道覆土,做好标识工作。(2)路灯电缆和交通信号电缆可随道路建设同步改造施工。交通信号电缆与路灯电缆破除重建长度为56m和52m。(3)覆土深度0.7m以上的管线建议对路面和管道进行加固。(4)东屿东路雨水管道建成后,废除d500雨水横穿管。

3总结

总之,通过对东屿东路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为工程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也为路基地基处理、钢板桩基坑围护施工、交叉口管线保护施工工序的展开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黄湛宇.道路工程路基地基路面规划设计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7):122-123.

[2]郭采丰,王诗扬.道路工程中路线布设与路基地基设计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167-169.

[3]马力雄.考虑环保要求的道路工程设计方法与要点[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14(02):92-94.

作者:范益忠 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