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际广场基坑工程设计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际广场基坑工程设计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国际广场基坑工程设计实践

1工程概况

常州万博国际广场位于常州市钟楼区怀德路、延陵西路、早科坊路、西直街所围地块。该项目地上部分为5栋30~35层高层住宅、办公楼及4~6层商业,地下部分一般为三层,中间局部地下四层,总建筑面积约29.2万m2。其主楼主要为框剪、框筒、框架结构形式,采用桩筏基础;地库为框架结构形式,采用抗拔桩基础。该项目基坑呈不规则多边形,周长约700m,开挖面积约28000m2。地下三层部分基坑挖深13.2m(局部15.1m),中间地下四层部分挖深16.8m;地下四层与三层间高差3.6m。

2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位于常武地区,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相对稳定地带。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涉及到的土层以软粘土和粉土为主。本工程场地内淤泥质土层起伏较大,根据第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分布情况,可分为A、B、C、D、E五个区,详见图1。其中“好土区”(A、B区)分布在场地北侧,占场地约50%,基本无第②层分布,第③层粘土下分布第④、⑤、⑥层深厚粉土;“差土区”(C、D、E)分布在场地南侧,占场地约50%,分布厚达18m多的第②层,粉土层较薄,该些区域坑底位于第②层内。场地内潜水赋存于第①层中,由大气降水、市河及生活用水等补给,以蒸发、渗流等方式排泄,水位随季节变化;勘察期间测得潜水稳定水位一般为地面下0.2~1.8m,相当于黄海标高2.6m左右,水位变化幅度约为±1.0m。承压水分为第Ⅰ层和第Ⅱ层承压水,其中第Ⅰ层埋藏于第④~⑥及⑧、⑨1层粉土、粉砂中,第Ⅱ层主要埋藏于深度70m以下的第(11)层砂土中。第Ⅰ层水头埋深为1.7m左右,综合渗透系数K=1.83m/d,经计算本基坑工程需考虑第Ⅰ层承压水的影响。基坑的设计与施工中应针对上述地质条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3周边环境

本项目拟建场地主要位于常州市中心老城区,原有建筑及民宅较多,场地内有大量的旧基础及大块建筑垃圾。市河从场地中间穿过,将场地一分为二,在市河南、北两端均有防洪闸及其管理用房。位于本场地范围内的市河在建设施工期间将截断,待工程建成后再贯通(利用地下二层空间建设一个涵管)。场地四周均为城市主次干道,交通繁忙,环境相当复杂,地下管线众多。

4总体设计方案

4.1基坑特点

从基坑工程的规模、主体结构的特点、周围环境条件及土层地质条件等分析,本工程基坑特点显著。

(1)场地位于闹市区,周边分布较多的建构筑物,路下管线众多,周围环境复杂,即整个施工过程中,需保护的对象较多。

(2)场地内填土厚度较大,局部存在地下障碍物,给围护结构施工前的清障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为确保围护桩的施工质量,前期清障需到位。

(3)场地地层条件复杂,土层分布不均匀。好土区域分布有较厚的粉土层,基坑止水体系至关重要;差土区域分布较厚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土性较差,对控制基坑变形不利;同时基坑设计与施工需考虑承压含水层的影响。

(4)基坑开挖面积大,影响范围广,开挖深度深,需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引起围护及周边环境的变形。

(5)基坑在中心市区,开挖出土速度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故施工周期控制比较困难,同时该基坑土方量十分可观,而且工程工期目标苛刻,应选取一种适合加快施工速度的基坑支护方案。

(6)基坑中部市河穿过,河道在施工前的处理问题也是本基坑工程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因素。

4.2总体设计

根据本基坑工程上述的几个特点分析,结合长三角地区类似工程的实践经验,经与业主方、施工方及其他各相关参建方的讨论,最终确定本基坑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挡土,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同时竖向设置二道钢筋混凝土圆环水平支撑。根据场地浅层土分布及基坑深度,好土区采用850、950灌注桩,插入比1:0.62;差土区采用1000、1100灌注桩,插入比1:1.03;基坑外圈采用单排850@12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作止水帷幕。坑内地下三、四层高差部分(高差3.8m)采用了竖向结合水平土钉的支护结构,剖面图见图2、3。

4.3承压水处理

对承压水的处理对策一般有隔断和降压两种选择,考虑到本基坑对变形控制的要求较为严格,设计对此处承压水采取了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隔断、坑内疏干的处理措施。该场地内第Ⅰ承压含水层相对较浅,相对隔水层第⑦层粉质粘土、第⑨层粉质粘土普遍较薄,隔断止水帷幕的平面范围及深度需根据承压水层及隔水层的具体分布确定,止水帷幕深度以穿透承压水层进入相对不透水层(具有一定厚度且稳定)为原则。由于局部区域的承压水层层底埋深较深,故止水帷幕最深需达到37m。

4.4大直径圆环支撑设计

对于该基坑工程,合理采用圆环支撑体系,可确保整个工程的综合效益,本工程圆环支撑内圆直径122m,外圆直径142m。

(1)结构受力性能合理。该基坑面积较大,单边边长约210m。采用以水平受压为主的圆环支撑形式,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其他支撑布置形式中超长支撑杆件的出现,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优越的受压特性,而且具有刚度大和变形小的特点。

(2)加快土方开挖速度。采用圆环支撑布置形式,基坑内无支撑面积大,便于土方开挖,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3)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圆环支撑体系,用料节省,与各类支撑结构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4)设计施工需具有丰富和完善的经验。大直径圆环支撑体系平面外失稳也是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圆环支撑对不均匀荷载比较敏感,由于圆环结构的固有受力特性,分布分区开挖又必然引起圆环的不均匀受荷,使支撑受力处于不利状态。故对于设计,适当加深立柱桩的长度,同时选择较好的桩端持力层,从而达到更为严格地控制基坑实施过程中立柱竖向沉降量或隆起量;对于施工,要求土方开挖流程应确保圆环支撑受力的均匀性,圆环四周坑边应土方均匀、对称开挖,同时要求土方开挖必须在上道支撑完全形成后进行,因此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与技术能力要求相对更高。

4.5场地内部市河处理

由于场地内市河南北贯通,故施工前需在两端隔断河水,且隔断位置要与围护体保持一定的距离,隔断区内河道需将河水抽净、河道两边驳岸体拆除,同时采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土进行回填;为防止市河两端处支护结构外侧临空,使支撑体系受力均匀,保证基坑围护安全,坑外市河回填区一定要严格确保回填范围及回填土质量。

5施工主要问题处理

基坑围护施工应从施工图设计、围护结构施工到基坑开挖实行全过程风险控制,规避工程风险。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几个特殊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下。

(1)南侧围护桩施工时遇原有建筑物6根预制方桩,无法清除。采用围护桩位调整,增大或减小桩径和桩位调整后围护桩间空隙较大处采用700高压旋喷桩,内插12m长28#槽钢进行处理。

(2)本基坑东北角马路对面,某基坑西侧靠近本场地区域,距离约25m,挖深约10.5m,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挡土、三轴搅拌桩止水、一道钢混凝土支撑,支撑位于自然地面下4m左右,上部土体采用3排复合土钉墙进行加固。本基坑三层地下室周边部位全部开挖到底时,对面基坑正在施工,其土钉墙施工全部结束,支撑系统也已浇注完毕,且其场地中部已开挖到底。两基坑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风险。采取措施为:双方对各自工期进行安排后,相互协调,以保护周边环境安全为原则;对方基坑近本基坑一侧留置一定宽度(顶宽大于10m)土体,尽量在本基坑第三层地下室结构及换撑板带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挖除;此外,对面基坑工程应采取合理的挖土及施工流程以减小对本基坑的影响;加强基坑监测,尤其不得放松对二者之间马路的监测,对面基坑开挖时应根据监测数据来决定是否采用加固措施。

6工程实施效果

该基坑工程总体施工顺利,基坑土方量约40万m3,从第一层土方开挖至开挖到基底,较常规基坑工程的施工工期提前约一个多月,充分体现了大直径圆环支撑在深大基坑工程中可大幅度加快施工速度的重大意义。工程监测结果表明,开挖过程中围护变形较大,监测数据基本呈报警值随开挖面移动的现象,变形速率超过报警值持续时间长,基本连续报警超过6d。至基础底板浇筑完成:①基坑围护体侧向变形:好土区基坑最大变形约35mm,差土区基坑最大变形约90mm;②场地南侧西吊桥(差土区)沉降量达100mm。可见南侧“差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很大。

7结语

(1)类似拆迁场地的项目,前期应充分调查其原有建筑的分布情况,围护结构施工前应提醒施工单位对围护桩区域的地下障碍物进行仔细探摸,以免对日后围护桩施工造成影响。

(2)浅层深厚的第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将整个场地分成了好土区、差土区,由监测数据可见,该淤泥层对基坑的变形影响极大。

(3)在影响基坑的承压水含水层相对较浅的情况下,采用止水帷幕进行隔断承压水对基坑的影响是很必要的。

(4)圆环支撑受力性能合理,能大大加快土方开挖速度,但要求圆环四周坑边应土方均匀、对称开挖,同时要求土方开挖必须在上道支撑完全形成后进行,因此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与施工要求相对更高;设计人员应在圆环支撑施工、土方开挖时应加强现场巡视。

作者:钟莉 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