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回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回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回顾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回顾

引言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年龄在18至55周岁,学历在初中及以上,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职业,专业技能水平较高,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农业技能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支撑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新型职业农民可以说是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象征。从广义上讲,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的手段。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从人力资源角度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所以,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生活的一项工作。因而,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从职业意义上看,是指长期居住农村,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且要符合以下4个条件:一是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二是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三是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四是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

1黑山县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情况

黑山县从2014年开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培育的类型有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到2019年已经是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的第六个年头。六年来,黑山共培训学员3011人,输送到上级培训的青年农场主40人。3011人中有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技能服务型农民,培训时间有7天,也有15天的。本人从项目实施之初一直承担项目实施工作,既是管理者,也是具体工作人员。六年来与农民培训打交道,与农民打交道,对农民培训遇到各种难题以及取得的成绩,为了保持培训连续性,经常周六、周日加班,付出了很多辛苦,既有心酸也有荣誉。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只能在中心领导的指挥下自己摸索一切。从零开始,向外县借鉴经验,寻找工作方法。做了一个月的准备工作,2014年12月,开启了黑山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培训工作。

2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项目的成效

2.1农民了解了种植不是简单地播种、施肥、收获

培训后给农民带来了种植业的新技术观念上的改变。培训后让农民知道,科学种田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大上”的事情,种田就是要利用高科技机械,这样既能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也可以节省人工投入。时代在进步,农民种地也与时俱进了,现在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农民们正在广泛应用。

2.2改变了自古以来农民靠天吃饭的观念

现在北方很多地区建设了温室大棚,用来种植水果、蔬菜,冬天都能吃到西瓜,草莓等新鲜蔬菜、水果,不像以前冬天只能吃萝卜、白菜、土豆、干菜。技术不懂利用手机App可以直接向本行业专家请教,没有资金可以依靠政府扶持政策找银行给贷款。现在农村出行老百姓也能做到脚不粘泥了,好多村村里条条路都是新修的水泥路,一些主路基本都是柏油路。培训后学员们都写出了心得体会,优秀学员上台发表了培训感言,普遍感觉都是培训没白参加,培训后想法不一样了,觉悟提高了,要做新型农民,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培训开不了这样的眼界,不像刚开始一说培训,以为就是走过场,给人捧场才来的。培训后学员没有这种顾虑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拿使用智能手机来说,现在很多年纪大的对抖音、微信之类的功能使用的都比较明白,学员在学习《农民手机应用》那堂课时,明显注意力比较集中,跟着学的劲头儿也比较足,这就说明做他们感兴趣的事,学习兴趣就会浓。

2.3拓展农产品的销路

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种出来的农产品顺当卖出去,而且还要卖个好价钱,这样收入应该会好一些。以前老百姓卖农产品都是等着商贩儿上门收购的,价格和行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等问题,但现在信息渠道都是开放的,很容易获得,为农民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服务:比如《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这堂课,刘立民老师列举了许多案例来教授学员如何售出自己的农产品。通过这些案例学员们知道了自己生产的优质农产品经过包装、网上销售等措施可以销售到全国各地。学员们可以依靠农业政策、新闻、知识、经验等资讯,主动成为电商在农村的网点,在网上销售自己周边的特色农产品。

2.4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素养与农业发展理念

老师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学员收获很大。专家教授的参与式互动式和实训教学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让学员食之有味,回味无穷。授课专家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学员授课解惑,使书本知识与具体工作相结合。专家讲授惠农政策、专业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农业、农业风险防范及家庭理财与创业指导的课程,使学员大开眼界。培训后,学员懂得了仅仅依靠几十亩地大田收入是很微薄的,没有出路。回去后要扩大生产、流转更多的土地,成立合作社,把所学技能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带动更多的乡亲追求财富、服务社会,从思想上从一名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使学员从思想上认识深刻,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理清了思路,不仅学习了更多理论知识,而且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

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几点感悟

五年来的农民培训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农民培训是一个长期工程,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要热心这项事业,本着为农民着想的思路,在党和政府的有力支持下,一定会做好这项工作。从2014年项目实施之初,到2020年项目改为高素质农民培育,这六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实施,项目实施从头干到尾,一些细微的工作也入手,项目管理、工作一手抓。培训工作做了六年,从培训部门角度,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服务意识要强化,服务能力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就是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促进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3.1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要成立以县里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工作办公室要研究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怎样制定出切实可行培训计划、怎样统筹规划好培训、怎样综合协调好培训时间、怎样设置好培训专业和对课程设置的审核、怎样落实好培训教材、怎样做好经费管理、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整理、做好汇总上报工作、监管部门要做好监督检查、怎样保证培训质量;二是制定好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三是聘请优秀教师,建立师资库;四是选择合适的教材;五是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六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3.2以人为本,创新农民教育培训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关键是以人为本,调查阻碍农民增收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农民对培训的需求,从农民角度想问题,急农民之所急,从培训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贴近农民、农业和农村。了解了农民的需求和农业生产特点,我们就利用农闲做培训;要理论培训与实训相结合;要课堂教学与观摩相结合;专家讲授要图文并茂;走出去、请进来的组织观摩交流,让农民开拓视野;文字,教材,音像资料要通俗易懂,使农民学了就会,会了就能用。

3.3做农业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

只有各地党委、政府出台各类的政策支持和借助政府平台宣传牵线搭桥,农民培训做起来才会更加顺畅。几年培训觉得农民还是小农意识,没有制约条件让他们主动找我们来培训,少之又少。但是政府出台政策,他们就会想借政策之风发展自己的产业,会主动找我们培训,积极性是不一样的。

3.4统筹兼顾,科学整合农民培训资源

农民培训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很多方面,只有统筹兼顾,科学整合培训资源才能做出实效。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要起到职能作用,农广校要担负起“培养新型农民、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职责,农广校是农民科技培训主渠道和主阵地,要科学整合农业职业院校、农业推广、科研机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农业科技培训资源和师资力量,打破行业之间界限,资源共享,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本职工作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4结语

职业农民应该具有新理念,新技能,区别于普通农民。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观念问题,然后是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一是要触及思想,让学员懂得谁来种地,破除“泥腿子、没出路”的想法,就要从思想上根除这种错误观念。因此,把新型职业农民素养作为第一课,让学员先改变观念。因为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二是分段培训,让农民在农闲时参加培训,这样会让农民学起来更加踏实;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师授课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不填鸭式,带动学员积极性;四是走出去,开眼界,学经验。课堂教学完成后,带领学员异地交流,感受不一样的农村气象,找差距,激发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刘天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3,(9):7-10.

作者:刘凤英 夏志刚 单位:黑山县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