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耦合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耦合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耦合模式

摘要:工程造价专业采用校企合作耦合模式,有利于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工程造价人才,促使高校教学体系更具实用性和先进性。在实际的校企合作交流过程中,存在着人才评价制度不完善、师资力量匮乏以及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等问题,阻碍着培养高质量的工程造价人才。就此可以从校企双方共同改革评价制度、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及共同培育双师型教师三个方面改进,以此推进校企合作交流。

关键词:工程造价;校企合作;大学生就业

1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工程造价人才。工程造价专业作为建筑专业重要的学科,由于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企业对于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由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校接受的理论教育较多,而毕业后主要从事实践技能型工作岗位,所以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强化专业技能,以此满足企业人才要求。校企合作耦合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帮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实践应用能力,有效地解决了高校理论教育和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2)促使高校教学体系更具实用性和先进性。校企合作耦合模式顺应了新时代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发展形势。学校跟企业加强合作交流,一方面可以共同培养工程造价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完善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校企合作耦合模式能够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高校方面可以了解企业的新工艺、新知识及新技术,及时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使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更具实用性和先进性。

2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耦合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评价制度不完善。工程造价专业实行校企合作耦合模式,是共同培育工程造价专业高质量人才的新要求,企业对于学生有什么要求,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回答,而不是仅凭毕业证书说话。校企合作中,大多数高校将学生最后的实习成绩作为人才评价标准,而企业只注重学生最后的项目质量,缺乏精细化的评价。所以其人才评价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此促使学生成为实践为重、一专多能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2)师资力量匮乏。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师资力量匮乏是目前很多高校工程造价专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工程造价专业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起步较晚,而且大多数专业教师是从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等其他专业转岗而来,部分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够充足。师资力量匮乏及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不利于高质量培养工程造价人才,也不利于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和共同交流。3)高校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随着现代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推进,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现阶段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并且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的运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在在工程造价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内容还存在着部分问题。从当下教学现状分析,其教材内容相对落后,不能将先进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教材中,缺乏先进性;教学内容多涉及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应用性。导致使学生理论知识跟不上实践应用发展速度,无法满足工程造价工作过程对于实践应用能力的需求。

3优化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的路径

高校教育中采用校企合作耦合模式是现代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创新举措,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具体表现,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重要方式。在工程造价专业进行校企合作耦合模式,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校企双方共同改革评价制度。虽然大多数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教学,但是其评价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校企双方共同改革评价制度,能够促使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育出高质量的工程造价人才。学校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积极引入实习工作过程评价、实习结果等评价内容,让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拥有一定的发言权;企业应该对学生实践应用表现进行实时评价,以此促进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2)校企双方共同组织教育教学。校企双方应该共同参与教学课程内容的建设和改革,共同制订或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探索与建立适应工程造价课程发展、工学结合的教育体系,以此促进校企双方紧密协作,将项目教学、仿真教学等教学方式融入到工程造价课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实践性教学;教学内容应该紧密联系企业实践,将从企业了解到的新知识、新工艺,及时引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以此促使高校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企业需求和发展要求。3)校企双方共同培育双师型教师。培育双师型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学院教师参与到企业实践,既能够为学生寻找教学实例,同时又能够为企业带去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完善校企合作耦合模式,应该着力打造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并鼓励其校企双向任职。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引进企业中优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壮大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健全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实践制度,以此帮助专业教师了解行业最新趋势,强化自身专业技能水平。

4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专业采用校企合作耦合模式是现代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创新举措,能够帮助高校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实践应用能力,帮助企业挖掘和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但是现阶段仍旧存在着部分问题,阻碍着校企合作的有效进行。因此应该不断改进和优化校企合作路径,以此培养出更多优质工程造价人才,实现校企双方双赢。

参考文献:

[1]徐静.校企合作模式的工程造价实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18(20):160-161

[2]郭喜庚.校企共建造价工作室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8(10):47-50.

[3]陈德义,李军红,王学通.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价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6):46-48.

[4]楼晓雯.职校工程造价专业校企合作建设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2,25(10):147-148.

[5]杨爱珍.校企合作下工程造价专业的文化建设[J].职教通讯,2013(32):41-42.

作者:李泰 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