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高密度电法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高密度电法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高密度电法应用

摘要:高密度电法可以应用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然后针对部分路段地质勘察难度较大的问题,以实际工程概况为例,使用高密度电法进行勘察,以期提高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精确度,保障现代公路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建设;高密度电法;电阻;勘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础实施的完善,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但是,由于人们购买能力的提升,目前道路交通建设情况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导致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频发,因此要进行公路扩建。在实际公路工程建设中,要综合考虑车流量和车载重,严格控制公路质量问题。勘察工作是后续工程开展的基础和保障,会对公路最终施工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公路勘察方法必须科学严谨,而高密度电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收集数据,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1]。

1高密度电法简介

1.1高密度电法基本原理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工作效率较高的探测方法,通过调整电阻率,增加测量中的测点密度,并借助电场作用,分析不同岩层的电场异常现象,得出施工线路中岩层、地质构造等方面的问题。高密度电法的排列组合参数多种多样,电极转换灵活,可以实现地质纵向和横向的二维探测,收集目标区域的地质数据,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有效的地质信息[2-3]。

1.2设备组成

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系统由3部分组成,即主机、电路电极转换器、电极系统。测量系统具体流程分为三部分:开始前,将线接入多路电极自动转换系统,同时连接电法仪,使电极在采集过程中自动转换;测量时,利用单片机使其自动检查、自动控制位置变化、自动记录数据并存储电法仪中;测量后,数据在微机中得到处理,最后得到形象的数据图。测量系统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1.3高密度电法的优势

相比传统的电阻率勘察法,高密度电法有其特有的优势。一是根据实际应用可以具体地进行排列扫描,使得到的地质信息更为准确。二是电极的布置可以一次性完成,降低了再布置的烦琐性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三是高密度电法在采集数据时可以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勘测,避免了人为失误。

1.4高密度电法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注意接地电阻和电极布置的问题。受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接地电阻和电极布置的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在设计布置接地电阻和电极时,尽可能选择湿泥土区域,以水作为导电体,以保证高密度电法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在确定电极极距时要保证其精确度,确定好排列装置,同时应该多方位地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在实地勘测中,工作人员应注意以上与勘测相应的事项,努力降低人为原因造成数据错误或不准确的可能性。

2实际应用

2.1工程概况

以长为425.69km的某公路为例,该公路经过P、Q、M、N四处,地质问题导致当地交通不便。因此,这四处计划修建桥梁。其间需要通过科学严谨的计算来获得地质信息,以保证其准确性。一旦出现偏差或是失误,将会严重影响施工。因此,本工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布置了5条高密度电法剖面。通过查阅该区域地质构造可知,变质岩是工程施工现场裸露的主要岩石,河床内都是剖面。大理岩和麻岩则存在于P、Q两处的地层,同时伴随大量的砂石。

2.2工程实地考察

2.2.1P处电测剖面的勘测数值。剖面长度为182.5m,极距长度为2.0m。电性均匀地分布在断层上,其电阻率较低,但有一个电阻为1200~1600Ω•m的区域分布在15.5~25.6m范围内。该地电阻率较高,原因可能是大量完整的片麻岩存在于该区域下部,相较于上部,下部的电性分布比较均匀,下部的电阻率也低于上部电阻率。

2.2.2Q处电测剖面的勘测数值。Q处选择两个剖面。一个剖面长度为148.2m,极距长度为3.0m。Q处西部共分为3层:上层厚度为10.0m,主要是砂、卵石层,含水量丰富;中部主要是风化基岩;下层则主要是基岩。该区域东侧发生基岩裸露现象。另一个剖面长度接近148.6m,极距约为3.0m,同样地层分为三个部分:上层以砾石、卵石为主;中层以风化基岩为主;下层以基岩为主。

2.2.3M处电测剖面的勘测数值。剖面长度为195.3m,极距长度为5.0m。用电性层测量该区域,得到的具体测量数值为:该区域的上部电阻率较小,大约为400Ω•m,因为其主要是卵石和砂石结构,导致电性分布不均匀。如果得到低于300Ω•m的电阻率,就可以认为砾石层是该区域的主要成分。

2.2.4N处电测剖面的勘测数值。剖面长度为218.2m,极距长度为5.0m。以卵石、碎砂为主的石层中,测试电阻率超过500Ω•m。而含水量低且以砾石为主的石层,电阻率主要分布在300~500Ω•m。当电阻率小于300Ω•m时,地层的主要结构则是砾岩层,并且含水量相对丰富。

2.3工程勘察结果分析

为了保证P、Q、M、N四处桥梁工程的顺利建成,人们在实际应用中使用高密度电法,探测该区域的基岩状况,在勘探过程中,人们发现2条隐伏断层,具体表现如下:M、N两处基岩平缓,并呈现向东倾斜的趋势,M处基岩在东部埋藏较深,约为14.5m,N处基岩在东部埋藏较浅,约为7.5m;Q处存在较多砂石地层,厚度约为10.0m;P处断层结构较多,断层呈现不均匀性。

3结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公路勘测技术不断进步,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公路工程应用高密度电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勘探出断层、破碎带、基岩界线以及溶洞等地质构造。因此,在公路施工中,人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采取相关措施,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实际工程应用表明,高密度电法准确有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春旭.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高密度电法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3):240.

[2]朱兆荣,杨永鹏,韩龙武.高密度电法在G21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4(3):174-179.

[3]黄凡,谭大龙,杨德龙,等.高密度电法在公路工程不良地质体勘察中的研究与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1(6):601-605.

作者:常晓蕾 单位:南阳通途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