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煤矿机电设备与供电系统保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煤矿机电设备与供电系统保护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煤矿机电设备与供电系统保护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创新型技术应用在煤矿生产中,既能极大提升机电设备的运行能力,还能为煤矿生产建立安全稳定的供电系统。煤矿在生产中需要使用不同类型以及功能的机电设备,保证机电设备正常的运行,需要做好供电系统的保护工作,避免供电系统出现问题,影响到煤矿正常的生产。本文围绕煤矿机电设备与供电系统保护展开讨论,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煤矿电气;供电系统;保护

引言

煤矿资源通常会储藏在较深的地质结构中,在开采煤矿资源过程中,煤矿企业需要建立开采通道,在通道内使用大型的开采设备,将煤炭资源输送至地面。由于井下开采环境十分复杂,会受到地下水或者塌方的影响,不仅破坏供电系统,还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做好井下供电系统的保护工作,煤矿企业应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使供电系统具备智能化、自动化运行能力,以便针对供电系统潜在的安全风险实施处理措施,保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

1.井下常见的保护类型

在井下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气设备分为两种,一种为一般型电气设备,另一种为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上述两种电气设备,只有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具备防爆功能。若按照工作电压大小区分电气设备,通常由高压电气设备和低压电气设备组成。若以电流和电压的运行方式进行区分,电气设备可分为一类负荷设备和二类负荷设备。在井下常见的保护类型中,主要包括上述使用到的电气设备,一般由漏电保护、过流保护、断相保护以及接地保护组成。(1)漏电保护在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不仅会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性能,还会受到漏电的影响,导致电气设备在短路状态下缩短使用寿命,若未能及时控制出现的短路问题,线路出现短路时,产生的火星会与井下的瓦斯或者煤尘接触,在狭小的空间极有可能引发爆炸。此外线路内会出现杂散的电流,出现杂散的电流在侵蚀金属管道和电缆保护层同时,会破坏管道和保护层的防护性能。所以在井下线路中,一定要做好漏电保护,并且在线路上配置漏电保护装置,以便线路在出现漏电时,借助漏电保护以及补偿电流的方式,避免漏电情况引发爆炸等安全事故。现阶段漏电保护按照功能进行划分,一种为无选择性漏电保护,另一种为有选择性漏电保护。①有选择性漏电保护。有选择性漏电保护,依照零序电流保护原理,零序电流互感器在获得零序电流信号后,可根据信号判断电路是否发生漏电。若电路保持在安全的状态下,根据一次侧三相电流对称结果,可判断出电路内电流相量保持在零的状态,而二次侧未出现电流输出情况。若电路出现漏电情况,此时一次侧三相电流会保持在不对称状态,并且电流相量无法保持在零的状态,二次侧出现电流输出的情况。有选择性漏电保护,既能快速确定线路出现漏电的位置,控制分路开关,避免漏电范围不断扩大,还能避免电路出现大范围停电,保证供电系统正常运行。②无选择性漏电保护。无选择性漏电保护,依照附加直流电源保护原理,在检测对地绝缘电阻过程中,可确定回路中存在的直流电源,同时还能对直流电流的变化状态实施监测措施。在电路出现漏电情况时,此时都在对地绝缘处可探明电压的放电状态,此时大地与电压端连接处,在存在电压下降情况的同时,还会出现电流,并且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电压压降方向、电流方向相同,并且与不平衡电压信号保持在相同方向。在出现上述情况时,电路存在漏电情况。与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相比,一旦线路漏电,无法确定漏电位置,导致漏电范围不断扩大,但是无选择性漏电保护操作简单。(2)过流保护供电系统出现电火,并引发火灾事故时,通常是由于电网无法承载过量的电流。一旦电网内出现过电流,电路出现短路火灾过载较大,引发电流不断增加。在电路内配置过流保护,分为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避免电路出现过电流,导致井下出现火灾。①过载保护。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电气设备的电压和电流,超过设备额定值,一般超过在1.5倍范围内时,证明电气设备处在过载的状态。电气设备出现过载情况,是由于设备承载较大的负载,断向运行时电压不断降低。若电气设备出现过载电流,电流持续的时间既为过载保护时间,而且会将过载动作值,设定在短路保护动作值以下。若过载程度较高,过载保护动作会消耗较短的时间,延时时间较短。电气设备出现延时情况后,在继电器的承担过载职能的同时,还会使电流继电器持续运行,以便在与电器线圈连接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连通触点,从而完成过载保护动作,及时切断回路。②短路保护。短路状态下的电路,会在瞬间承受超过额定电流数十倍的压力,电路在受到破坏的同时,也会破坏电气设备,并且出现火灾。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需要及时切断线路。此外提升线路的动作值,保证短路保护发挥保护作用。(3)断相保护电气设备保持在运行状态,若电网出现故障,或者一相熔断器出现熔断情况,导致三相电源中其中一相无法正常工作,此时电气设备会降低机电设备的运转速度,而额定的定子电流保持在较高的状态,极易损坏电动机绝缘功能。为避免电气设备受到断相影响,破坏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需要通过断相保护的方式,一旦出现三相缺少一相的情况,断相保护承担缺少一相的职责,避免电气设备内部装置受到损坏。(4)接地保护接地保护主要的功能,是避免电路出现过量的电流,在通过人体时,接地保护会降低电流通过人体的极限,以防止工作人员触电引发安全事故。在接地保护中,需要配置保护装置,降低接地电阻的同时,还要降低电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在井下接地保护中,接地电阻应在2Ω以下,并且主接地级与辅助接地之间,将最小距离保持在5m以上。

2.继电保护装置

构成继电保护装置主要构件,分别为保护元件和逻辑元件,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现场信号输入部分。井下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现场信号输入会及时收集整理信号,并将信号通过前置处理装置,将信号及时准确的输送到控制系统。在对现场信号输入过程中,前置处理装置应用光电隔离技术,可有效消除信号受到的干扰。在电平转换过程中,光电隔离技术还能增强信号的强度,有效消除信号中低滤波和纹波电压。(2)测量部分。在现场信号输入过程中,电路内的信息需要经过测量环节,在测量中确定保护信息,以便设定自动保护值。在测量阶段,测量结果由0或者1代表,此时出现的0或者1,都表示逻辑信号或者电平信号,根据信号即可判定线路的保护装置是否处在最佳的运行状态。(3)逻辑判断部分。依照测量部分获取的信息值,包括信息的大小、性质以及逻辑状态等,通过逻辑关系判定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在逻辑判断部分,电力系统出现断路跳闸时,会及时发送信号,根据延时、记忆等功能确定电路存在的问题。(4)执行部分。由逻辑判断部分获得的出口信号,执行部分会根据信号内容,对电气装置实施保护措施,分别为设备的隔离、连接以及电平转换等,通过执行部分对电路进行操作,以便电气设备出现跳闸等故障时,仍能按照执行部分要求正常的运行。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主要方法

(1)加强检修管理在对出现问题的机电设备进行检修时,煤矿企业应严格遵循检修管理规定,在每个时间段内,加强检修管理,管理内容涉及到主排水、主通风、压风设备以及供电系统保护等。企业应在井下安排专业人员,对升降和混合提升系统进行检修,并执行年检制度,每三年对提升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查。在主通风装置投入使用的准备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在检修时,应完成一次性检修操作,保证电气设备正常的使用。在对主排水设备检修时,每月都应按照标准进行检修,尤其是进入到雨季,在检查主排水设备的同时,还应检查水泵、闸阀等装置,在检查期间,设备的性能以及电路连接情况,都需要工作人员仔细的核对,最后进行联合排水操作,防止检修工作出现疏漏的情况。在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应由专业人员操作,并按照机电设备管理标准,对设备运行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2)规范管理制度,提倡科学管理煤矿企业应重视员工的管理意识的培养,科学的管理理念,有助于企业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快速发展,同时对井下生产过程进行指导,以便提升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同时,还能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突显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特征。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应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并建立考核机制,给予正规操作而且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员工,提供物质奖励,不仅能有效调动员工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还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建立岗位责任制,要求每名员工在工作中,实施规范化的操作,保证每个流程都符合规范化标准,有助于提升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营造良好的供电系统运行环境。(3)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系统煤矿企业使用的机电设备,应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系统,对机电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企业进行生产过程中,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对供电系统实施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不仅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获得更多的煤炭资源,还能避免井下采煤过程出现安全事故,有助于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井下使用的供电系统保护装置,需要工作人员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强保护装置的智能化、自动化等功能,以便发现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时实施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商坤.煤矿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保护应用[J].煤矿机械,2013,(09):224-225.

[2]胡承波,林现军.论煤矿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保护[J].科技传播,2010,(19):33-33.

[3]刘海晓.试论煤矿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保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5):264.

[4]李强.煤矿井下开关监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2013-12-26T13:40:53.000+08:00,2013.

作者:郭曦 单位: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