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供电设备运行环境安全风险管理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和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这对电力企业提出了全新挑战。由于供电设备所在的运行环境较为复杂,电力企业需进一步加强对供电设备运行环境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预防和应对措施,切实保证供电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1意义和价值
对电力企业而言,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是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电力企业存在的价值主要包括满足社会基本用电需求和追求经济利润,二者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同时均会受到客观因素所造成的风险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完善安全风险体系并有效运用。安全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将风险数值降到最低并切实降低损失,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安全风险管理有利于强化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促使其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实现既定的经营发展目标。而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来看,当前电力企业把社会服务职能放在首位,必须确保供电的可靠性,但又必须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盈利需求,而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帮助电力企业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更能够创造出具有保障性的发展环境[1]。
2影响供电设备运行环境的主要因素及供电设备运行管理的问题
2.1影响供电设备运行环境的主要因素
主观风险因素。指的是由于人为操作失误所造成的供电设备运行问题。供电设备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目的是对运营管理人员形成约束力,确保运营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可满足规范化操作的要求,避免因严重操作失误影响到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2]。为规避主观风险因素,电力企业不仅需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监督体系,还需根据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预防和应急措施,将风险控制关口往前移,将大多数风险消除在萌芽阶段,同时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客观风险因素。包括供电设备自身和外界环境两方面的风险。设备本身的安全包括设计阶段带来的设备本身的本质安全状况,另外从运行过程角度来看,供电设备是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运行状态与供电需求间着一定的联系性,当供电设备长期处于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状态时出现故障的概率也就相对较高[3]。而从外界因素角度来看,供电系统所在的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室内供电设备容易设置全方面的监控和保障措施,安全性相对较高,而电力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如供电线路、杆塔等则需长期在自然环境中工作,外界不可抗力的出现会对其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供电中断和电网的崩溃。
2.2供电设备运行管理的问题
风险管理的本质在于通过特定的方法对风险问题进行研究,最终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处理措施以保证供电设备的运行安全性。作为配电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供电设备的安全性将决定整个配电网络的稳定性。风险识别不全面。由于客观因素和规划、投资的影响,供电网络的设备具有多样性,每样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性能不同、运行环境不同、带来的风险不同,由于未能系统全面的识别存在的风险,带来管控不到位;数据运用分析不到位,预防不足。对设备运行数据分析不足,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变化不了解,未能提前采取措施、未能优化运行方式和进行干预,导致故障扩大或者加重。缺乏完善的故障应对体系。导致配电网络及供电设备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但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其出现故障问题。我国电力企业在构建故障应对体系时一般会从传统经验出发,主要针对常见问题和高频问题构建应对措施,措施一般只针对故障本身、未能系统的预防,应对措施的有效性不足,电力企业后续应不断优化故障应对体系,切实提高故障应对体系的全面性和有效性[4];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随着配电网络系统趋向于智能化发展,电网及供电设备的管理难度逐步上升。但多数电力企业并未针对电网规模的扩大和智能化的增加而对监管机制进行完善,从而导致整个配电网络的安全管控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影响到电力供给的稳定性。
3供电设备运行环境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完善风险管控制度。首先,需针对配电网络及供电设备的运行环境对现有的风险管控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要充分考虑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力度,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达到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效果。实践证明,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证配电网络及供电设备运行安全的前提条件,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根据设备面临的风险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其次,需加强对运营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约束,定期对供电设备的运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查看运行数据、检查工作质量,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效果。加强技术改造力度。当前阶段老旧的供电设备和技术将成为引发电网事故的主要因素,网架的不完善成为制约电网安全运行的瓶颈[5]。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加强对老旧线路、老旧设备的改造工作,积极推动新型的供电设备和线路的投入使用,提高配电网络的硬件条件,完善网络构架。提升人员素质和技能。人为操作失误是威胁配电网络和供电设备安全的主要问题,且这一现象在任何一个环节均有出现的可能性,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要强化针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和监督力度,更要从技术角度对人为操作失误进行防治。一方面可通过现代化科技手段对人为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如远程监督系统、无人机巡视、带电警报装置等;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由自动化技术来替代部分人为操作环节,最终实现本质安全。加强运行环境管理。为减少客观因素对于供电设备及配电线路的影响,需在供电设备运行场所构建实时监控体系,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威胁。同时需提升自动化故障检测技术手段,确保在线路出现故障问题时可及时向运维单位进行反馈,并自动对故障线路进行隔离处理,避免故障影响范围的扩大化。
4结语
为满足社会各界对于电力供给的个性化需求,我国的电力企业需不断加大供电网络投入力度,通过技术优化、系统优化等多种方式促使强化供电设备的运行安全性。而在市场经济化体制持续深入的大背景之下,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是电力企业现阶段必须开展的工作,其将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职能以及未来发展高度。
参考文献
[1]黄立杰.浅谈供电设备运行环境安全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5.
[2]张涛.FMEA法在电力设备设施运行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安全,2018,11.
[3]张拥军,程永.电网调控运行全过程风险管控的分析与应用[J].硅谷,2014,21.
[4]胡鹏.电力企业调度安全风险管理与运行机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5.
[5]陈陈,陈娜.大运行背景下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理[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9.
作者:林竹君 单位:广东电网梅州平远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