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眼神运用在古典舞蹈表演中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眼神运用在古典舞蹈表演中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眼神运用在古典舞蹈表演中重要性

【摘要】中国古典舞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过程中,主要强调人物的神韵和内涵。由于中国艺术不仅注重形似,而且重视人物情感的表达,所以中国古典舞者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表现力,通过合理运用眼神,向观众表达人物内心思想,让观众深刻感受古典舞独特的魅力。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中国古典舞蹈表演中眼神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策略,以供相关舞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眼神;中国古典舞;表演

中国古典舞是一门以演员为主要媒介,向观众传递人物感情的独特艺术,其中蕴含着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古典舞表演过程中,舞者不仅要运用灵活的身法展现动作美感,还要合理利用眼神传达舞蹈中心思想,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此来增强观众对节目的认同感。因此,舞者要想更好地运用眼神巧妙展现中国古典舞蹈作品的精髓,就要加强日常训练力度,通过反复实践练习,从而更好地向观众传递古典舞不同层次的意境。

一、中国古典舞中眼神运用的具体含义

“眼神”即眼睛动态神情,是人们含蓄、巧妙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眼神变化是一个人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对于中国古典舞来说,眼睛是舞者传递角色情感、展现舞蹈作品内涵的重要媒介。眼神可以将人物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促使中国古典舞更加生动、形象。另外,在古典舞表演过程中,舞者通过眼神表达的方式[1],赋予肢体动作深邃内涵,以此确保其艺术感染力不断增强。如果舞者在古典舞表演中不能让眼神随着舞蹈情节随意变化,就无法与观众进行精神交流,所展现的艺术形象不能与观众内心产生共鸣,使得广大群众观看舞蹈表演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因此,眼神在中国古典舞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灵活运用眼神不仅能增强舞者自身表现力,还能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视觉盛宴。

二、眼神运用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的重要性

在中国古典舞表演过程中,眼神运用能够更好地展现作品丰富多样的情感,还能营造良好的舞台氛围,有助于舞者向观众传达自身独特的感受,将观众带进舞蹈意境中,让其充分感受中国古典舞独特之处。

(一)有助于构筑舞蹈意境

近年来,随着中国古典舞不断发展,其创作题材与表现形式逐渐朝着多样化方向迈进,从而对舞蹈意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舞者在古典舞表演过程中,要正确认识眼神运用的重要意义[2],通过熟练转变自己的表情,以此来增强舞蹈的吸引力。另外,合理运用眼神能够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看体验,帮助观众深入了解人物内心情感。同时,通过眼神运用可以营造良好氛围,构筑舞蹈意境。

(二)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大多数古典舞作品素材来源于神话故事或历史传说,相较于其他舞台表演而言,具有较强的情节性,舞者将眼神动态有效运用到中国古典舞表演中,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物角色形象,展现人物个性特点,帮助观众理解作品表达的含义,以此来提高观众的积极性[3]。另外,眼神运用方式不同,所表现出的情感有所差异,舞者通过眼神展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等情感,从而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三)有助于传递情感

眼神在各类舞蹈表演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体现出人物情感的细致变化。优秀的舞者在古典舞表演中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表情和眼神,表达各种类型作品角色不同的思想情感,让受众在观看舞蹈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优美的动作技巧,更加深入认识舞蹈意蕴内涵,以此来提高观众审美能力。

(四)有助于展现舞蹈艺术风格

舞者只有合理运用眼神技巧,才能凸显古典舞独特的风格。例如:《点绛唇》这一舞蹈作品,主要源自李清照的词,其中描述的是少女闺阁待嫁时,复杂的心理活动,专业舞者只能通过熟练掌握作品历史渊源,充分把握人物内心情感[4],并且让眼神和动作密切配合,准确传达和演绎该舞蹈作品,才能生动、灵活地向观众展示少女青涩、微妙的复杂情感。另外,中国古典舞者在表演中让自己的眼神和表情高度协调,可以加强舞蹈立体感,体现人物角色灵魂,让观众在获得优质观看体验的同时,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古典舞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眼神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的运用策略

现阶段,我国舞蹈行业为了有效提高中国古典舞表演质量和表演效率,要加强对眼神运用的重视程度,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展现眼神运用技巧。这样有助于舞者正确运用眼神向观众传达自身真情实感,以此来激发受众观看的兴趣,促使中国古典舞长期稳定发展。

(一)“聚”的运用方式

在一些古典舞表演中,舞者时常会将目光汇集到一点上,并保持视线、精神高度集中,这样的眼神运用状态被称为“聚”。该方式主要用于人物满心满眼关注某物、某人或回忆过去时。比如,在中国《扇舞丹青》古典舞蹈中,舞者借助扇子道具,通过合理运用身法技巧[5],借助手中扇来延长手臂、体现自身动作表现力,为观众营造出一种“舞中有画”的舞蹈意境,在表演过程中,舞者目光自始至终凝聚在扇子上,通过合理运用“聚”的表演方式,将观众带进独特的艺术空间中,让其产生无限遐想,从而充分展现中国古典舞蹈文化独特的意境。

(二)“放”的运用方式

古典舞者在表演时,目光偶尔会向四周扫视,并在一个较为宽广的范围来回观望,这种表演形式被称为“放”。其主要运用到表达角色情绪活动中,促使舞者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例如:中国古典舞《桃夭》塑造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女形象,整体表演时刻洋溢着青春欢快的气息,舞者通过轻盈的肢体动作[6],将眼神“放”到高处,以此来向观众展现少女积极乐观、单纯无邪的心态,让观众从中深刻感受中国古典艺术的动人之处。

(三)“收”的运用方式

“收”的眼神运用方式在古典舞中较为常见,其是舞者传递真情实感的重要环节。“收”即中国古典舞者在表演过程中,跟随音乐节奏,将眼神丢出去,并聚集在某一处上,而后通过扭腰、回头、转身等动作技巧将眼神收回来。舞者在舞蹈表演最精彩之处,可以先将目光望向观众,而后随着背景音乐将眼神收回,以此来达到与观众互动交流的目的。“收”的眼神交流方式可以作用于舞伴之间,凸显彼此之间变幻莫测、若即若离的关系状态,以此来提高舞蹈整体表演的质量。比如,在中国《梁祝》古典双人舞中,女舞者和男舞者通过合理运用“收”的表演方式,加强了眼神之间的沟通交流。女舞者先是含情脉脉地注视男舞者,而后根据实际表演要求收回眼神,但余光仍旧停留在男舞者身上,从而营造出一种生离死别之际深情、悲伤的舞台效果。

(四)“凝”的运用方式

表演者在面临无实物或需要借助道具表演中国古典舞蹈的情况时,一般需要应用“凝”的眼神交流方式。与“聚”的强烈注视不同,“凝”是以柔和、温柔的目光关注某物或某人,往往需要与柔和的肢体动作配合使用。另外,“凝”的眼神运用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现舞蹈角色内心情绪变化[7],从而在中国古典舞中广泛应用。例如:中国《踏歌》古典舞具有强烈的韵律感,该舞蹈形式主要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时,要身姿摇曳,踏地而歌,目光要和双手动作保持一致,眼神柔和且高度集中,淋漓尽致地向观众展现南国佳人春日结伴游玩的惬意情怀。

(五)点与线完美融合

人类的眼睛可以传递多种情绪和情感,能够表达语言无法表明的思想理念。通常情况下,舞者在舞蹈表演中,只能通过眼神提高舞台表演质量。因此,表演者要想充分展现自己的眼神效果,就要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加强眼神训练难度,以此来更好地满足中国古典舞表演要求。其中,“点”在眼神中指某一时间点舞者眼神瞬间的变化,虽然这一时间较短,但具有十分明显的增益效果。比如,“亮相”是古典舞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亮相效果好坏会直接影响舞蹈整体质量,由于亮相动作十分简短,所以需要舞者运用眼神技巧增加表演效果[8],将舞者自身情感全部展现出来。“线”指眼神的视线,线与点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视线作为运动路线,能够有效贯穿整个舞台表演过程,视线表现主要强调眼睛运用以及头部运动,并与肢体动作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基本目的,通过点与线完美配合,以此来提高中国古典舞表演水平与效率。另外,专业舞者不仅仅要训练自身肌体协调性,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点与线的眼神技术,以此来展现各种情绪变化,从而引起观众共鸣,真正实现感动观众的根本目标。总的来说,眼神是舞蹈的先导,更是舞蹈动作的必要补充,只有切实保障点线完美融合,才能达到中国古典舞最佳表演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眼神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真实表达舞者内心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引起舞者感受、呼吸以及肢体动作的一系列变化,以此来展现中国古典舞艺术底蕴,促使舞者神、形高度协调。因此,在古典舞表演过程中,舞者要熟练运用眼神技巧,让人物内心情感根据故事走向不断变化,促使古典舞艺术感染力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展现中国古典舞真正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明嫒.形有尽而意无穷——探析中国古典舞表演中“眼神”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20,(07):153.

[2]李舒婷,曹海滨.论眼神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以〈点绛唇〉为例[J].戏剧之家,2020,(03):94-95.

[3]马俊杰.浅论眼神在中国古典舞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8,38(07):234-235.

[4]车红连.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眼神的作用及训练方法[J].文教资料,2018,(22):57-58.

[5]陈春华.浅析眼神在古典舞创作中的重要性[J].剧作家,2018,(05):136-137.

[6]姚佩.眼神运用在中国古典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20,(24):111-112.

[7]李歆莹.浅谈戏曲舞蹈与中国古典舞在表演与教学中的联系[J].新一代,2021,25(14):281.

[8]张钰铨.浅谈中国当代舞对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借鉴[J].文渊(小学版),2020,(7):433.

作者:刘胤宏 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