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师范院校古代文学的课程群建设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师范院校古代文学的课程群建设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师范院校古代文学的课程群建设思考

[摘要]课程群建设是当前高校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路径。应用型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课程建设,应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强化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应用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为师范生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群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为高校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1]。应用型师范院校的汉语言专业的课程建设,在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就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作一简要论述,不足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1以课程群为抓手,推进教学改革

课程群建设是当前高校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路径,“课程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密切联系、互动有序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和整合构建的课程集合。”[2]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可将原课程体系中内容相互重复以及与人才培养目标关联度不高的课程进行删减,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适当增加新的课程,课程设置顺序可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调整,课程群的建设目标应与所属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目标保持一致,由若干个课程群,共同支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如果专业设置不合理或者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课程群建设便会失去方向,无所作为。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之前,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合肥师范学院为安徽省应用型师范院校,学校明确提出“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立足安徽、面向区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基础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会备课、会上课、会当班主任,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新型师资。”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引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课程主要由四大课程群构成:(1)文史哲基础课程群。主要有“历史通论”“中国文化概论”“美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民俗与宗教”等课程,其功能定位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与批判精神,使其具有宽广的理论视野与健康的审美情趣。(2)文学教育课程群。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核心课程,还包括一系列文学、文论类选修课(如“诗经楚辞研究”“诗论与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鲁迅研究”“现代诗歌鉴赏”“古代文论选读”“西方文论选读”等)作为核心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其功能定位为,使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外文学及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批评鉴赏能力以及初步的文学研究能力。文学教育课程群规模较大,其下又细分为三个子课程群:古代文学课程群、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课程群、文学理论课程群。(3)语言教育课程群。主要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用学”“训诂学”等课程。其功能定位为,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语言文字问题的能力。(4)教师教育课程群。主要有“语文学科教学实施”“语文学科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与教师礼仪”“语文学科教学测量与评价”等课程。其功能定位为,培养学生掌握教师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语文教育教学能力及教研能力。由以上课程群简介可看出,开展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旨在避免课程碎片、课程逻辑矛盾、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效率低下等弊端,把分散的课程串联起来,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各课程群的功能都指向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中有其明确的定位,基础性课程群突出理论素养、知识素养与人文素养;专业方向课程群突出与行业标准、基础教育的接轨。

2多维视角,贯穿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

本文探讨的古代文学课程群,是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分先秦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四段)为核心,以一系列古代文学类的专业选修课(如“诗经楚辞研究”“诗论与诗词鉴赏”“古文阅读与背诵”“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等)为拓展和补充的课程群,文体学、审美鉴赏、专题研讨等多维视角贯穿其中,群内的各门课程贯穿着诸多课程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1文体学的视角

近二十来,高校中文系通用的文学史教材,例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罗宗强等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袁世硕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上依据王朝更迭进行文学分期,将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论述,不太注意各种文体的自身特点及发展规律。任课教师大多参照教材章节次序进行讲授,这对学生从“史”的维度了解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历程较为便利,但容易忽略各类文体的文体特征及发展演变,也影响到学生对具体作家、作品乃至文学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古代文学的文体,“主要指诗、文、词、小说、戏曲五大门类。……研究古代文体的发展变迁,实质上就是研究这五大文类的发生、发展、鼎盛和终结。考察整部中国文学史,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史实际上就是这五大文类的变迁史,而文学创作上的创新与这五大文类的发展是互相推动的”[3]。我们设计古代文学课程群时,注意将文体学的视角贯穿其中。一方面,在“中国古代文学”这门大课的内容设计上,每一时段,都注意以文体学的视角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或整合。以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例,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纷繁复杂,知识点特别多,学生不易理出头绪,如果从诗歌、散文、赋与骈文、小说等各种文体发展的视角入手,就容易将复杂零乱的知识点贯穿起来,纲举目张。另一方面,“诗论与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等专业选修课,也是从文体学的角度设计的,有利于教师、学生在讲授与学习过程中建构文体学理念,将文学史与文体史融为一体。

2.2审美鉴赏的视角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已经大为压缩,许多作品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讲授,不少学生的文本解读与鉴赏能力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我们一方面开列参考书目,指导学生课后自学,另一方面,开设了“诗论与诗词鉴赏”“中国古代散文鉴赏”“中国古代小说鉴赏”“中国古代戏曲鉴赏”等一系列专业选修课给学生“补课”,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各种文体的经典名篇的认知和理解。例如“诗论与诗词鉴赏”的课程内容,涉及意象、意境、修辞手法、情感内涵、艺术技巧、审美风格等诸多方面,便于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诗论及诗词鉴赏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学习与鉴赏实践相结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鉴赏时,要注意把握不同文体的鉴赏方法的特点,如诗词鉴赏,要善于把握作品意象,品辨韵味,领略意境,领悟情趣或理趣之美;小说鉴赏,要抓住人物形象作具体剖析,把握作品的情节与结构,深入挖掘作品的主题,品鉴小说的语言特色;戏曲鉴赏,则要悉心感受戏剧冲突美,品味戏剧中人物性格美,探究戏剧结构美,等等。

2.3专题研究的视角

古代文学课程群在制定群内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时,注意优化课程内容,强化问题意识,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充分考虑行业实际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以专题的角度切入,使学生在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各阶段的文学概貌的基础上,重点具备文本解读、作品分析和文学现象研究的能力。例如,在初唐、盛唐时期的诗歌部分,设置“初盛唐诗与盛唐气象”这一专题,引导学生在学习作家、作品的时重点思考以下问题:初唐诗坛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盛唐气象”的内涵及其在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人诗歌创作中的体现;杜甫、李白等人在“安史之乱”之后的诗歌是否具有“盛唐气象”。上世纪五十年代,林庚先生首倡“盛唐气象”说(其理论源头可追溯至宋代的严羽),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盛唐气象”是唐诗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关涉到唐诗的整体评价,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因此,设置这一专题,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学界的研究成果、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动向,学生在课后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思考、讨论相关问题,提高对文学史的理解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应用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

3.1项目驱动,合作探究

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4]在开学之初,教师会将本课程需要研讨的一系列项目(或者说问题)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认领,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合作探究,并以小论文、作品赏析、读书报告等形式呈现其成果。成绩突出的小组,将在课堂上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交流。例如,古代文学3(唐宋文学),给学生提供如下问题进行研讨:李白、杜甫诗歌艺术比较;杜甫诗歌与“盛唐气象”的关系;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与艺术;“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诗歌艺术比较;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与《前赤壁赋》比较鉴赏;如何理解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苏旷辛豪”;唐宋诗歌的异同;诗体文学与词体文学的区别。以上问题,涉及到唐宋时期经典作品的鉴赏、名家艺术特征的比较、不同时代诗歌艺术的比较、不同文体的比较,是在文学史基础知识学习基础上的拓展和提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激发了学习主动性,巩固了基础知识点,夯实了基本功,增强了理论素质与实践应用能力。

3.2强化实践导向,与基础教育接轨

应用型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就业主要面向基础教育,因此古代文学课程群中的课程内容,应适当与基础教育接轨。2017年全国中小学开始使用的“部编本”人教版语文教材,古诗文篇数较以往明显增多,这对语文教师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此,古代文学课程群中设有“古文阅读与背诵”这门课,该课涉及的古文主要是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文名篇,并适当补充其他古文经典作品。课程教学从介绍古文阅读方法和背诵方法入手,要求学生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古文作品,使其熟悉经典、亲近经典。教学内容以活动为引导,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例如,将古文改写为现代散文,小组合作改编古诗文情景剧,讨论现代流行歌曲对古诗词的借鉴与化用等。该课程教学,突出掌握方法与培养能力并重的原则,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优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不少高校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采用学期论文(作业)与期末卷面考试结合的方式,这种考核操作简单,沿用至今。卷面考试便于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如考试形式单一,没有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测试手段,不便于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有些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期末才临时抱佛脚,不能体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此,古代文学课程群建立并优化了“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亦即过程评价,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目标评价,以课程标准目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能力评价,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参照标准。强化过程性学习的考核,将学生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与小组合作探究情况作为过程性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权重,古代文学课程群中的许多课程的平时成绩占到总评成绩40%以上,有的甚至占到总评成绩的60%。与此同时,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发展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以便较全面地评价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应用型师范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群建设,应根据专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强化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不过分追求学科知识体系,充分考虑行业实际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应用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为师范生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时培磊.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2):52.

[2]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110.

[3]杨旭.论“文体”涵义的四个层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8.

[4]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30.

作者:甘松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