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古代文学教学确立学生对母语的信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边缘化的背景之下,古代文学教学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重大。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情感,是古代文学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和判断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打破唯分数论的评价机制,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母语知识。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母语信念
目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边缘化的现象十分明显。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规模逐年减少,教学课时严重压缩。一些高校文学院与其他学院合并,甚至被撤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热情消退,对古代文学课程日渐疏离、陌生。笔者所在的高校中,每年都有不少文学院的学生转入一些“热门”院系和专业学习,文学院各专业都受到各方面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古代文学安排课时最多,教学任务最重,承担传统文化的责任最大,其所受到的影响也最深。本文旨在分析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上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确立学生对母语的信念。
一、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笔者在高校担任古代文学专业教学十余年,深切感受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边缘化的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严重挑战。首先,学生的古代文学基础薄弱,对古代文学学习缺乏兴趣。十多年前笔者刚进入高校的时候,担任“大学语文”课程教师,当时还是全校必修课程,其中文言文占有重要部分。“大学语文”可谓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集合,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有裨益。但开课不到两年就取消了,学生缺乏兴趣是重要原因之一。后来“大学语文”变成全校选修课,由学生自由选课,到现在选修课也难以为继,原因是学生选课不多。很多学生在中学时代,以文言文为第二外语,对文言文有恐惧感。绝大部分学生只在大学时代才开始接触《论语》《孟子》,少数基础好的学生,也仅仅背诵过一些唐诗宋词,遥远的先秦两汉文学对他们来说如读天书。尤其学生进入高校前,基本没有接触繁体字,进入高校后阅读古文障碍很大,老师有时要从最基本的“识字”开始教学。有的学生一学期古代文学课程结束,还不认识一些常见的繁体字。这样基本的学习任务都难以完成,更不用说让他们自己阅读古书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究竟要学习什么,他们只是为了考试和学分而被动地学习。等到大学毕业后,古代文学可能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丝毫痕迹了。其次,网络语言和外语文化对传统母语的双重挤压。随着网络在社会尤其是高校的普及,网络语言对社会和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MM、菜鸟、恐龙、粉丝、BT……,就是在网络聊天室和论坛里经常看到的语言。网络语言正悄然冲击着校园,成为不少青年学生的口头禅,并不时出现在学生的周记、作文、毕业留言甚至班级墙报中。虽然网络语言的利与弊还有待研究,但它对传统古代文学来说,显然是一种消解与不恭。笔者曾经加入学生微信群,群里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娴熟和他们在古代文学课上的表现,形成鲜明反差。网络语言在很大的程度上,挤压了传统母语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外语文化也对传统母语形成另一重挤压。首先课时安排上,外语占用的时间比较多,每年两次的四六级考试,更是让学生废寝忘食。为了练习口语和听力,学生们上英语角,听英文歌曲,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报刊,上英文辅导班。学生每天早晨的晨读,基本上都是在读英语,甚至有学生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学习英语。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多次呼吁,不要让英语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尤其不要挤占专业课学习的时间。目前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各项改革试点已经从中学开始,但旧的问题在大学可能还要存续一段时间,这对本就边缘化的汉语言文学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后,古代文学教学很容易枯燥无味。比如随着网络系统的提升,当前知识传播和获取的途径便捷,很多知识学生可以从“百度”里迅速找到答案。如果古代文学教学仅仅传授“知识”,学生很可能失去兴趣。学生对一门课程的爱好与否,与教师教学有极大的关系,这甚至关乎学生对未来的选择。学富五车的老教授,很有可能让课堂沉闷无比;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也有可能让课堂充满生气。针对目前汉语言文学边缘化及古代文学专业所面临的挑战,我们的教学尚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情感
兴趣和情感是最好的老师,古代文学教学,既要有知识含量,课堂又不能乏味,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情感,是古代文学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结合地方文化。学生对地域文化具有天然的亲近感。自古读《庄》易,读《骚》难,讲解楚辞更难,如何让学生走近楚辞、阅读楚辞、最后理解楚辞,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笔者尝试以清初方人杰《〈楚辞〉读本》为蓝本进行解读。方人杰为新安人,生前为教书先生,此著为其自著课本,比较适合学生阅读,尤其引唐诗注楚辞值得称道。方人杰为皖地乡贤,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以清初“私塾课本”为蓝本,学生可以窥探古乡贤如何治学,如何课书。这种讲解取得了明显的课堂效果,有学生毕业多年后,还记得老师当年讲解的《离骚》。笔者也由此受到启发,在讲解专业选修课《〈诗经〉研究》的时候,刻意寻找唐诗注《诗经》的例子,《诗经》中一些艰深难解的词语,用唐诗来讲解就很容易理解了,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其次,结合典故和成语。古代文学作品中,包含有大量的典故,它们包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内容,积累了许多传统文化的信息。如庾信《〈哀江南赋〉序》,全文不过五六百字,几乎句句用典。这些典故就蕴含大量的历史与文化的信息。对它们的了解与掌握,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文学典故的讲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比如李商隐的诗歌有丰富的典故,这些典故常常直接构成李商隐诗歌的意象,如果不懂得其中的用典,就很难欣赏到李商隐诗歌的内蕴之美和意境之妙。成语是我们母语精华的凝结,在今天也有极为广泛的运用。比如《韩非子》中的著名成语:滥竽充数、买椟还珠、郢书燕说、郑人买履、自相矛盾、老马识途、守株待兔,等等。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教学过程中,疏通这些成语的来龙去脉,讲解它们丰富的内蕴,使学生了解母语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无与伦比的美妙,从而确立学生对母语的信念。第三,结合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老师要了解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情况,在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当代小说、诗歌、散文乃至网络文学,拉近古代文学与现实的距离。比如“汉赋”,其作品内容冗长而枯燥,讲解直接进入很难有效果。笔者从光明日报社举办的“百城赋”创作、安徽省教育厅举办的“安徽名校赋”创作入手,介绍安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创作的《花津赋》,以及我校老师创作的《安庆师范学院赋》,这些内容和学生比较贴近,容易引发学生的内心共鸣,然后再回到“汉赋”学习中,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升。古代教学融入现当代文学,既能调节课堂气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汉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语言层面来说,汉语具有丰富的音韵美;从文学层面来说,它又具有丰富的艺术美;从表达内涵来说,它又具有丰富的意蕴美。从书法层面来说,它又具有丰富的视觉美。在汉语言文学边缘化的背景下,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核心内容,对固守传统文化的阵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
中学文言文思想内容加艺术特色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也延续到了大学。学生认为只要和中学时代一样,老师讲授正确答案,学生熟读背诵,然后就可以通过考试了。被动填鸭的后果,是使学生完全丧失了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学强调学习知识,需要正确答案;大学培养学习能力,需要分析研究。古代文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第一,加强作家作品导读。作家作品的导读,是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1]可见要真正了解作品的内容,必须建立在对作家的真正了解之上。作家作品的导读,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深入的挖掘和深刻的分析,抓住作家和作品的精髓,培养学生学习和欣赏古典文学的能力和素养。作家独特的人格特征和魅力,也会对青年学生的人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屈子问天,贾谊论政,马迁谤书,扬雄美新,孔融文采飞扬却不能持论,蔡邕文坛领袖却论文平庸,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导读”来寻求答案。作品导读并非教师满堂灌,而是教师循循善诱,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走进古代先哲的内心世界,感知他们的精神境界,领略他们的人性魅力,并由此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他们的血脉。第二,使用古汉语字典。对于字典的使用,有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小学生查《新华字典》,中学生查成语字典,大学生只查阅英文词典,似乎到了大学就不需要汉语字典了,这是极端错误的。我们知道学习英语要经常翻阅词典,这样很多单词的用法就掌握了。学习古代文学,也必须经常翻阅古汉语字典,翻看使用多了,古汉语知识就积累起来。所以笔者上古代文学课程,要求学生必备王力主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此部字典还有一个好处,它所举例子都是从古书中引出,对学生阅读古文很有帮助。如“茹”字解释:1.吃。《诗经•大雅•烝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萧统《文选序》:“茹毛饮血之世。”2.蔬菜的总称。枚乘《七发》:“白露之茹”。3.柔软。《韩非子•亡征》:“柔茹而寡断。”4.度量,估计。《诗经•小雅•六月》:“狁匪茹。”又,猜测,猜想。《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5.腐臭。《吕氏春秋•功名》:“以茹鱼去绳,绳愈至不可禁。”我们上课鼓励学生经常这样查阅字典,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又掌握了知识,积累多了,学生的知识底蕴就厚了。比如笔者在上《〈诗经〉研究》课程时候,有个学生发现《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鉴,不可以茹。”字典解释为“猜想”,他认为是错误的,应该解释为“包含”。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查阅很多资料,写出了一篇很有见地的论文。在当今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经常查阅《古汉语字典》无疑是学习古代文学的一个良好习惯。第三,以科研促教学。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可以成为教学内容改革的先导。并可源源不断地为教学提供新鲜的、创造性的内容。古代文学教学中,老师应该站在学术的制高点,有效地讲解学术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比如笔者担纲的专业选修课“《史记》名篇赏析”,首先给学生讲述司马迁坎坷的人生和炽热的内心世界,然后介绍“中国《史记》研究会”这一全国性的学术团体的情况,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记》研究中心”的情况,以及渭南师范学院建立的“中国《史记》研究网”,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学生就可以大致了解《史记》研究的情况,最后解读《史记》具体篇目。讲解的内容是笔者研读的成果,近年来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笔者有意在不久的将来整理出版。正是通过这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授课教师身体力行的实践,以教师的知识修养、人格魅力来感染和引导学生,客观上也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打破唯分数论的评价机制
老师上课满堂灌,学生期末一张卷,高分者优秀,不及格者重修,这是古代文学教学和评价的传统模式。分数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参考,但并不是万全的法宝,高分低能的现象就是在这一僵化的评价机制下产生。新的时代对人才也提出新的要求。2016年4月9日,陕西省委书记在西安交大校庆典礼上呼吁:“期待在我们三秦大地能培养出更多的像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以及像马云、马化腾这样的引领时展的企业家。”[2]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清朝诗人龚自珍尚能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我们这样一个大发展与大变革的时代,作为人文渊薮的高校,更应该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提供价值支撑。除了考试外,还可以以论文和创作来评价,包括话剧创作、舞台表演、教学比赛、诗词大赛等等,这些都可以代替学分,促进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比如笔者担纲的专业选修课“《诗经》研究”和“《史记》名篇赏析”,以写小学术论文来代替考试,效果不错,每年都有学生写出比较优秀的论文;又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在校园创业成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主持学校大型晚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参加诗词大赛获奖,等等,这些都证明了他们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对他们的评价就不宜唯分数而论。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甚至涉及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当然,时代和社会的影响是造成不良现象的重要因素,但我们不能一味抱怨而无所作为,教育本来应该走在时代和社会的前列,我们教学本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教改出于对某种背景的功利的迎合,其实丢失了古代文学的内涵与本质,更加速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边缘化。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必须确立学生对母语的信念,只要古代文学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就不会中断。即使在短时间无法阻挡汉语言文学专业边缘化的趋势,也可以固守传统文化的阵地,培养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登孝.孟子导读[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255.
[2]娄勤俭.西安交大建校120年讲话[N].三秦都市报,2016-04-09.
作者:谢模楷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