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古代文学中石榴意象探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古代文学中石榴意象探思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古代文学中石榴意象探思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石榴题材虽然不像桃花题材、杨柳题材、菊花题材被广泛运用到文学创作中,但以石榴为题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其实在数量上也是数不胜数的,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同桃花题材、杨柳题材等文学创作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是也有很多古代文学家在文章诗词中热衷于描写石榴。身处环境不同,石榴所带来的意境也不尽相同。本文探讨石榴在古代文学中的不同情境下,所包含的不同情感及其魅力。

关键词:古代文学;石榴意象;思考

石榴在古代文学中虽然没有像桃花、杨柳、菊花等被文人墨客广泛应用于文学中,但是石榴自身的魅力,也让古代文人热衷于借物寓情。身处环境不同,在用石榴做文学意象时,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也不甚相同。虽然石榴题材相较于其他花卉植物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多,但也流传下很多以石榴为题材的不朽诗篇。

一、古代文学中石榴文学的发展

自张骞出使西域将石榴的种植技术引入中原后,到了隋唐五代,石榴已经不再是王公贵族才能拥有的珍品。随着石榴种植技术的广泛传播,到老百姓手中之后,石榴逐渐被植到了祖国大江南北。据《封氏闻见记》记载:“汉代张骞自西域得石榴苜蓿之种,今海内遍有之。”唐代著作也详尽地介绍了石榴的种植方法,使得石榴栽种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典籍中“南诏石榴味绝于洛中”的记载,也对石榴在春秋开花也得到了相对的佐证。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石榴花在古代也已经作为了一种常用药材,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就多次提及许多古代开花石榴的特殊性和药用价值。在古代已经开花后的石榴也会被女人用来做成胭脂,唐朝公主就曾经用石榴花做成了胭脂膏,《北户录》中有句为证:“人生能几?我昔初笄,尝为烟支,弃其子,今成树阴,映琐闼人,岂不老乎?”更融入了公主对于世道沧桑,物是人非的感叹。这也说明了石榴文化在古代文学发展的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如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百花行》中的“唯有安石榴,当轩慰寂寞”就如实描写了虽然百花都已经凋零,但还留下了一朵石榴花独自向外开放,作者不由得心中发起了一番感叹,同时也以石榴花开来比喻自己也就如同这里的石榴花一样,孤寂一人,对石榴花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感,以石榴花来慰藉自己。

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石榴题材与意象研究

(一)石榴意象的情感寓意

在这里分享一两篇关于石榴的诗词描写。如唐代诗人于兰的《千叶石榴花》:“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若教移在香闺畔,定与佳人艳态同。”我们将其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只是一朵花儿难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一缕春风。古人若将仙教移在香榭深闺畔,定与宫女侍人窗前艳态尽不相同。”这首诗在写作过程就把石榴的娇艳喻成了古代的美女。通过这种手法,从意境上能够感觉到,文中的古代女子的必然不是凡俗之物。唐代诗仙李白有一首《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写了石榴的别样之美:“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这句抒情诗所主要描写的一个是鲁女与海石榴的交融相映的美,一个富有情感的美丽少女,一个是明艳照人的美丽植物。“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这两句则充分描写了石榴如蓝色珊瑚一般明艳,没有任何花朵的艳丽光辉能够与之相配和比拟。诗中用珊瑚、绿水、光辉这三个形容词充分衬托了石榴的明艳动人,使得诗中所描写的意境更加体现出了石榴的色彩美。“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这两句说明了诗中石榴的色泽美,香气迷人,让很多人对海石榴的喜欢更甚[1]。“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诗人由于太过于喜爱诗中所写的鲁女,想变成东南向的石榴枝,去轻拂鲁女的罗衣。可见这份爱意对于作者来说是强烈的。可惜的是,诗人想要化成石榴枝与鲁女共折石榴枝的梦破灭后,留下的只是无尽遗憾。才有了“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的感叹。这首诗带给人们多么美好的意境啊,在人们的思绪中构建了一幅色彩美好的画卷。古代文学中,文人墨客最常用方法的就是借物抒情,以物喻事,以史讽刺来表达文人心中的真实情感和对当时背景下的些许无奈。石榴同样如此,在古代文学中,以石榴借景抒情,以石榴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少之又少,但是以石榴作为寄托纯美爱情的情感是普遍的。

(二)石榴题材与意象的分析

尽管石榴题材在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体现,但是石榴题材的广泛运用一般都体现在描写男女之间的纯洁爱情中。以乐府诗与唐诗为例,在许多古代作品中也充分体现出了石榴题材与意象之间的联系。第一,在唐诗中许多诗人就用石榴来体现纯洁唯美的爱情。我们还是以李白的《咏邻女东窗海石榴》为例,“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从中深刻感受到作者借着同折石榴枝,表现出了对鲁女的深深倾慕之意,诗人想化作东南向的一根石榴枝,低低地把头垂下,时时都在牵拂鲁女的一身罗衣。遗憾的是他没有任何机会与鲁女一起共折石榴枝,诗人只能伸长脖子抬头望向他在诗中写的鲁女所在闺房描着金边的门窗。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在诗中遇到鲁女的闺房时候特意写出的,也借着同折石榴枝来表达了他对闺中鲁女的深深爱恋和倾慕之意。另外,这首古体诗也充分采用了一语双关的书写手法。一方面,在诗人的心中,诗中所描写的鲁女如同石榴般美艳;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对鲁女的爱慕之情,以石榴隐喻对鲁女的倾慕,同时也因为现实而倍感无奈的失落之感。第二,石榴在古代也象征着富贵、繁荣、吉祥,有着多子多福、团圆幸福的美好寓意。关于石榴花神的由来有一种的传说是因为钟馗:“五月花神丑钟馗,唐王不点状元魁。艾叶如旗征百服,苍蒲似剑如刀斩,锋杀妖魔。雄黄酒,饮数杯,阵阵清风拂面吹。”因为钟馗相貌丑陋,传闻是捉鬼的道士,加上他性情暴烈,却十分正直。所以在钟馗死后,家家每逢端午为了家人安康,纷纷贴钟馗像。加上石榴五月开花,色彩艳如炎山烈火,所以古时人们都尊奉钟馗为石榴花神。当然石榴中包含许多的石榴果实,古代人也经常以石榴为子孙满堂、阖家团圆幸福的精神寄托。在我阅读了许多古诗词中赫然发现,大多除桃花为题材之外,许多以石榴为题的,几乎都是象征了纯真的爱情。石榴既是关于生命的一曲挽歌同时也可以是关于爱情的悼亡诗。李商隐《石榴》一诗中“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充分歌颂了石榴的娇艳和石榴果实的丰富,将榴红与桃红相比较,暗示他心中所爱的女子是多么美丽。能够与王母瑶池的碧桃树相比较,可见它是多么娇艳。可是再美的石榴都不能与瑶池的仙桃一样能够红上一千多年。也表明了诗人逝去红颜的悲痛[2]。

三、石榴意象的艺术表现

(一)精心选材,突出主题

从石榴意象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看,选材的合理性在古代文章的创作之下是重中之重,文学创作选材选得好,更能够表现出某个以物为题材所带出的情感体现。不同的物所写出的文章,作者想表达出的情感是不同的,如选取的题材是以桃花为主体,写出的文章,除了对美好的爱情的心之向往以及在时代背景下用桃花隐喻对战争的厌恶、对当时时代所处在黑暗背景下,想拥有一片世外桃源来躲避外界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政治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所处时代少战乱,和朝代盛世,执政清明的一种向往。而石榴,更多的寓意是以子孙满堂,团圆美满,富贵、繁荣、吉祥的一种精神依托。同时红石榴也认为是对珍贵生命的深情挽歌和对真挚爱情的惊魂悼亡的史诗。更是象征着古代纯洁的爱情。在隋唐时期,石榴也是隐喻当时的年轻女子和年轻男子之间的感情。古时候文人选的题材为石榴时大多描绘的诗篇描绘的是石榴花的美艳,从诗文中表达作者对石榴的喜欢,有的诗人选石榴为题材和意境主要所描绘的是借物抒情,诗词通常以明写石榴暗喻作者对年轻漂亮女子的爱慕之情或是对自己所爱的红颜知己逝去后借以石榴来悼念逝者。石榴在不同的情况下也有不同的寓意。在五月初五端阳节,这时石榴花正开,颜色鲜红,这时若以石榴为意境,那么所写的诗词则大多数寓意子孙安康,阖家团圆之意。若出门在外,远离故土,诗人在写离别诗的时候,以石榴为题,则所带给人的意境便是以石榴暗喻作者思念亲人故土的思乡之情。

(二)妙用修辞,生动形象

许多文人为了表达石榴的美,通常也会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使得石榴更加生动形象。如宋代著名词人王沂孙所作的《庆清朝·榴花》:“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熏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我们可以很醒目地看到,作者将石榴花多处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将枝头色喻作舞裙色来对其进行修饰,蜡珠作蒂将石榴花的花蒂比作蜡珠。将石榴花的美艳完美地衬托出来。虽多处借鉴前人的诗句,但也把石榴的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读者读了仿佛眼前能够看到艳丽生动的石榴花一般。因此,熟读古代文学,或是曲赋,或是诗词,能够清晰地看到古人在以物抒情之时,重视妙用修辞手法来对文章进行润色,同时通过润色能够很好地将诗文中的景色,通过意象浮现在众人面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把石榴作为意象以及题材的文章,相较于桃花、杨柳、菊花等意象题材的诗词还是较少的。石榴所自带的魅力,能让古代文人热衷于借物寓情。身处环境的不同,在用石榴做文学意象时,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也不甚相同。石榴在古代所带给文人的意象是纯洁的爱情和生命的礼赞以及悼亡。但不论怎样,石榴在古代文人名篇中都留下了它的身影。今后的文学研究过程中应着力探究石榴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苏文娟.中国古代文学中芦苇意象和题材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1):2.

[2]邵美玲.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J].牡丹,2019(11).

作者:姜兴选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