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古代文学课程考核革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教学上重文学史轻文学作品,重教师主体轻学生个体
中国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文学作品是核心。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读,学生可以逐渐熟悉中国文字的特点、古代汉语的基本规律、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理解古代作家的创作用心、创作手法和古代文学作品不同的体裁分类及其不同的文体特点。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偏爱文学史教学,他们乐于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占用大量面授课时,向学生讲授文学史基本知识,梳理文学发展脉络;而对于作品教学,则多是把文学作品当作印证文学史的辅助材料,泛泛带过,错失了培养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居于主导地位,其讲授内容往往被视为“金科玉律”,难容质疑;学生居于被支配地位,其实际学习能力和不同兴趣诉求常常遭受漠视。课程教学很多情况下只是出于授课教师的一厢情愿,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考核上重知识轻能力,重终结性考试轻学习过程考察
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授受教学情况相对应,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也相对较为僵化刻板。其一是考核构成上存在“一考定终身”的倾向,即以期末终结性考试的成绩作为课程成绩认定的绝对标准,忽略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考核。考核结果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其二是考试内容编设较为教条。教师的命题多依据平日的教学讲义或教材,命题内容多限于文学史上的主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如建安风骨、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等,这样的问题限定性、指向性强,难以让学生开展独立评议,提出创造性的识见。其三是考核缺乏科学的评价模式。平时作业的批阅、考试试题的评阅,一般都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即便有学生参与其中,也多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来评判,从而忽视了文学评论的多元性特征和学习的个体化特点。考核完成后,则多是通报成绩了事,很少有针对性的考核分析和评价反馈。
二、地方文献对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改革的积极作用
地方文献指的是记录某一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教育、风俗等内容的地域性文献资料,具有地域性、原始性、多样性、长久性、稀缺性等特点。地方文献因其“包罗万象”的内涵,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建设、学术研究、教育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中适当引入地方文献,既可以推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加考核的学术含量,提高课程的关注度,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教学模式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
(一)树立作品教学观念和研读原典意识
地方文献汇集了某一地域长期科技文化发展的成果,内容庞杂,其中很多属于未经整理的原始文献。研读这样的地方文献,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知识,调动丰富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能够研读地方文献,教师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就必然要将教学重心从文学史转到作品上,通过作品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地方文献多是第一手的资料,将其引入考核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研读原典的意识和不从俗众、唯己是信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对于教师而言,地方文献的原始性特点也可以督促他们积极关注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科研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二)深化课程考核改革,克服学习功利化倾向
近年来,基于高校过于注重实用的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以分数为核心的较为单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脱离学生学习实际的教材编设等多重因素,很多大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力,在学习上越来越功利化。中国古代文学所面临的学习功利化现象更加严重,“陈旧无聊”、“脱离实际”之类的评价甚嚣尘上。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中引入地方文献,可以在内容上增加课程考核的深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归属感和成就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克服功利化倾向。如针对浙江嘉兴地区的学生可以根据《万历嘉兴府志》、《光绪桐乡县志》等地方志的相关记载编设关于明清时期嘉兴地区佛寺兴废、民间兴学等方面考题;针对杭州地区的学生则可以根据《湖山便览》、《西湖志》等地方文献编设诸如西湖的历史沿革、西湖历代名人题记等方面的考题,让考题充分体现出地域特色,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期待。
三、地方文献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改革中的具体应用
将地方文献应用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并不是仅仅集中在课程终结性考试上,而是要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从日常课程教学中的随堂考核到专题性实践教学活动,再到终结性考试,都应当有所安排。随堂考核即在日常教学中适时引入地方文献材料,供学生开展独立评议研讨,以检查学生内化古代文学知识的程度和水平。一般来说,随堂考核引入的地方文献材料要与所授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供学生拓展提高之用。如在讲授《浣纱记》后,引入《长兴县志》中“范蠡庙”条所录卫琨诗“爱向烟波学钓篷,我来野庙拜高风。红颜终是国家祸,乌喙难教安乐同。一树声稠群鸟乱,五湖影落万山空。至今俎豆有常主,文种当年恨不穷”[1],要求学生结合梁辰鱼《浣纱记》故事,谈谈对诗歌思想主题的看法。问题的设置来源于教材,又跳离教材之外。学生既要学习原剧,理解作者寄寓在剧中的深沉思考,又要能明确卫琨诗的意旨,并结合相关历史材料,才能对诗歌的思想主题进行正确评价。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其中的地方文献材料在内容上并不强调与课程教学的内在关联性。教师可着重做好实践教学的计划、指导、组织、材料评价与归档等工作。其一是开设专题课,定期交流,培养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其二是与学生共同议定实践教学内容,要结合地方文献,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内容可以涉及文学、文化、历史、经济等多个方面。如“陈霸先与长兴”、“清代湖州的养蚕习俗”、“苏堤的修缮与历代题咏”等。其三是指导学生在文献搜集与实地调研基础上撰写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经师生共同评议后以文本的形式存档。
终结性考试中引入地方文献可以利用考试形式的多样化特点来不拘体例、分类安排。如传统的卷面考试,答题时间紧张,教师可以多安排一些日常教学中曾经研讨过的地方文献材料,变换提问的角度,供学生作答;基于网络的考试,可以开放考试时间,增设一些资料搜集整理类的试题,考察学生的文献材料搜集、阅读与处理能力;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考试,则可以安排一些诸如文献点校与地方文化推介相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试题,让试题能尽可能与社会实践和应用产生关联,实现“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地方文献虽然对推进中国古代文学考核改革起着积极作用,但它只是辅助者,不能弱化甚至取代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本体地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中若过分突出地方文献,则未免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