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域性教学古代文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文学即人学,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挖掘传统文化的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既能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而地域文化的引入,一方面深化了教学改革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另则也培养了学生的乡土意识,为地方文化的弘扬作出积极的贡献。下面我们以安徽文化为例,谈谈古代文学地域性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策略。首先,地域文化“小传统”氛围的营造。安徽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延续性、交融性及多样性的特征。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时期,皖地文化在哲学、史学、文学以及其他艺术领域皆是环环相扣、阶段相接,形成完整的文化链。在南北的文化交融中,安徽文化处于南北过渡地带呈现出多元开放的特点,具有一种通变的精神。在古代文学的教与学的环节中,既要从宏观整体的层面把握皖地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又不宜面面俱到,过于庞杂。应有所侧重,以点带面,通过专题的形式了解地域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体系。如对明清文学的讲授可以适时增加桐城文化及徽文化的相关内容,将《桐城文学渊源考》《桐城耆旧传》《新安文献志》《新安名族志》等书籍介绍给学生,这既深化了教学内容,也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徽皖文化作全面地了解。其次,充分利用地域文献,重点介绍皖地文学家及其作品。明清时期,安徽经济发达,文化鼎盛一时,乡邦文献非常丰富,我们可以通过对相关典籍的整理学习作为了解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如清代安徽地域诗歌集就有《龙眠风雅》《皖雅初集》《枞阳诗选》《合肥三家诗录》《皖江三家诗钞》等。这些诗集,在选录标准上,以诗存人,以人存诗,保留了大量的诗歌文本,其中陈诗《皖雅初集》起顺治迄宣统,共一千二百余家,分为四十卷,又近人诗二卷,名宦诗二卷。这些诗歌文本为我们全面地梳理、分析明清时期皖地诗歌发展状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另外,有的诗歌选本往往通过序跋、评点和诗话的形式,展现皖地的文学传统,并形成批评的价值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创作风气和审美趣味。如光绪年间谭献《合肥三家诗录》评徐子苓曰:“学太白骨干甚坚”;评戴家麟曰“脱胎韦、柳,取材鲍、谢,名家品味,高步跻矣”;评王尚辰曰“又似坡公,贤者固不可测”,“沉郁源于杜陵”等[2]。这些评点言简意赅,诗学祈向折中唐宋,与晚清诗学潮流相吻合。如果能引导学生接触皖地诗学,将边缘的文学现象纳入主流的发展,并展现地域性的诗学传统与特色,这不仅是教学相长,对明清诗文的地域研究也是一种促进。另外,地域文献中尚有大量的方志与家谱,在这些乡邦文献中往往能钩稽出皖地或宦游皖地文学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情况。对原始文史资料的发掘利用,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学术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为皖地传统文化的弘扬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再者,地域文化内容复杂,覆盖面广,如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组织好地域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这涉及教学方法与途径的改善。总体来看,学生知识面较单薄,问题意识不强,学习兴趣的侧重点因人而异,所以,教师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应区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古代文学的必修课,重点在于文学本位的研究,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同时也兼及文学批评、鉴赏等内容。在保证全面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余,教师可以适当增补地域文学知识,而在专题选修课程的设置时,则可实现地域文学多元化的拓展,如桐城派专题研究分为桐城文化渊源论、桐城派诗歌研究、桐城派与中国近代文学关系探略以及方苞、姚鼐等著名文学家的专题研究等。这些课程的教学,既补充了文学史的内容,又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整合学术资源,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当然,地域文学的教学属于拓展性的方向,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实践性,所以课外的实践考察及读书兴趣小组的成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讲授《孔雀东南飞》时,可以组织学生前往潜山县焦家畈考察孔雀台、焦家园以孔雀坟等遗址,并进一步了解当地民俗文化中的爱情内涵等。讲授近代文学中《桐城派的新趋向》的相关内容时,也可带领同学参观考察桐城六尺巷、方以智故居、姚莹故居等。这些地方文化的遗址,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及学习的热情。除了实地考察外,教师也有必要带领读书兴趣小组的成员前往安庆图书馆、桐城市图书馆查阅本地文学家的诗歌集或书信手札及家谱等文献资料,并对其作初步的整理,这种学术锻炼,加深了学生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大大地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二、地域性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地域性的乡土知识,具有一定的引领文化的功能,也是实施多元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增强古代文学当下性的人文关怀。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大文化与小传统的辩证统一。如果说文学史中大文化的背景侧重于整体或宏观的考量,以经典的作家及文本形成的精英文学为其典型,那么,地域性的小传统则多表现为乡土化。仅就古代文学的教学而言,国家课程的设置注重主流知识传承的体系,而地方性的乡土文学多反映区域文学的发展嬗变,两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教师在讲授乡土文学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过于强调或热爱“局部”的内容,忽略了整体框架的完整性与多样性,甚至顾此失彼,将两者割裂开来。如明清时期,桐城派古文影响甚巨,但桐城诗学,虽以流派称之,但若以“海峰出而大振,惜抱起而继之,然后诗道大昌,盖汉魏六朝三唐两宋以及元明诸大家之美无一不备”,而认为“桐城诗派所取得的成就和所产生的影响是超过桐城文派的”[3]341。这是值得商榷的。另外,地域乡土知识与主流文学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我们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传承地域知识,保护传统文化,但也要将其融入国家课程体系中来,在价值观与审美情趣方面与国家主体精神保持一致。
第二,客观性与层次性的结合。地域文学的教与学,必须重视对原始文献资料的整理与解读,特别是对一些方志、族谱、舆图、地方诗文集等乡邦文献的考订与分析,能将底层文学创作的生态真实地展现出来,这也往往会涉及评价的客观性等问题。一些著述基于对乡贤的尊崇而标榜文化的渊源,有时会失之公允。如王昶《湖海诗传》论芜湖韦谦恒诗云:“皖桐诗派,前推圣俞,后数愚山,以啴缓和平为主。约轩承其乡先生之学,故不以驰骋见长。六一居士序《宛陵集》谓‘古雅纯粹’,汪尧峰序愚山诗谓‘简切淡远’,举似约轩,可谓得其法乳者。”细读韦谦恒诗作,与梅尧臣、施闰章相异甚远。又李绂推崇傅占衡的古文为海内第一,这种过于褒扬的态度应源自乡曲之私。另虞山二冯对钱谦益的失节之愆的回避辨析,则有为尊者讳的道德渊源。总体而言,通过对传统的体认提升乡邦文化在主流文化圈的地位,其情可以理解,但我们在整理乡邦文献时,对一些文学现象应予以客观的、真实的辨析,对他们的价值判断也应该有更为理性的认知。层次性是指对地域文学雅、俗不同层面的考察,其中雅文学多以士大夫、文人的创作为代表,反映的是地方精英阶层的文化需求与审美情趣。而俗文学则集中地体现为民间歌谣、曲艺表演等方面,这些底层的群体创作虽然“鄙俗浅近”,但发之于性情,真实地展现了市井风情。以明清时期皖地文学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指引学生关注复社、几社中方以智、钱澄之及桐城诸大家的创作,也应留意桐城歌、黄梅戏、文南词和岳西高腔等内容。前者体现了皖地诗文对主流文学的引导与附和,后者则侧重于底层民众的文化消费与艺术取向,所以,如果要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皖地文学的多样性,这两者皆应予以更多的关注。
第三,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完善。一般而言,地域乡土性的教学多以课堂专题讲授和课外实践为主,其中课堂专题有必修与选修之分,而课外实践则以兴趣小组为基础,内容丰富,教与学的形式更为自由。当然,这种兴趣小组,可视为提升学生科研能力的一个切入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建立地方文化资源专题库,对原始的地域文化资料进行积累,并分成年谱传记类、舆地方志类、诗文词集类等类型。对这些资料的汇编整理,其意义无疑是巨大的。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拓展途径,实行多元化教学,如教学模式中图文声像的互补,地域文化有自然的因素,也受人文传统的制约,一些图表、舆志版图及节日风俗的绘画,皆能予以学生更直观的印象,介绍民间曲艺的时候,也可以运用一些戏剧表演的影视资料来展现生、旦、净、丑的角色形象以及剧情的发展变化。这既丰富了人物形象,又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另外,地域乡土知识的普及,课堂讲授之余,也可以通过画报、宣传栏及主题沙龙的形式定期宣传地域文化,展现了家乡的人文风景,这不仅丰富大学校园的精神资源,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也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古代文学的教学,是教师、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对乡土知识的讲授,既丰富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也能激发学生的乡贤崇拜与地域自豪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引入地方文化资源,也同样具有当下关怀的时代意义,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指导。因此,古代文学教学的地域性策略,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新途径,也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需求。
作者:童岳敏 单位:安庆师范学院